王朔开炮:侯耀华家族是装阔,他们到底啥来头?

史纪奇闻 2025-02-22 16:18:54

开篇:

“要说这相声界啊,门道可深了!

台上嘻嘻哈哈,台下可都是人情世故。

有人说侯家是相声界的半壁江山,但也有人说,这侯家啊,就是从要饭的出身,装什么豪门?

”这话听着刺耳,却出自京圈“老炮儿”王朔之口,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侯家这几代人的故事,再次被摆上了台面。

侯家“黑历史”曝光!

要说这侯家,确实有点故事。

相声界讲究师承,侯家从侯宝林先生开始,那是一代一代往下传,如今第三代也在圈里混,确实可以说影响了半个相声界。

像马季、师胜杰,那都是侯宝林先生的得意门生,再到现在的德云社郭德纲,那也是侯宝林的三儿子侯耀文的徒弟。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风光无限的家族,却被王朔评价为“装阔”,说白了就是嫌弃他们忘本。

这话从何说起呢?

这就得从侯家的根儿说起了。

侯宝林:从乞丐到大师?

王朔说的也并非空穴来风。

相声这行,在过去确实是“下九流”,也就是社会地位比较低的行业。

那时候,正经人家谁愿意让孩子说相声啊?

都是生活所迫,才会走上这条路。

侯宝林先生的童年,那更是苦。

他从小就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被人带到北京,送到了姓侯的人家当义子,这才有了“侯宝林”这个名字。

可没过多久,养父也失业了,小小的侯宝林就得为生计发愁。

没上过几天学,他就开始学京剧,学了三个月就开始在街头卖艺。

为了活命,他跟着师父在天桥底下卖艺,晚上还得背着残疾的师父去妓院里卖艺。

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受过。

可以说,侯宝林先生是真正从底层一步步爬起来的。

小时候,他的师父性格暴躁,动不动就打骂他。

侯宝林也曾想过逃跑,但养父为了钱,还是把他抓了回去。

后来,师父去了太原,侯宝林才摆脱了那个噩梦般的日子。

15岁那年,养母去世,侯宝林彻底成了孤儿。

没钱交房租,他被房东赶了出去,只能跟着戏班子混日子。

在戏班子里,他感到既无聊又清苦。

但也是在那里,他接触到了相声这门艺术。

侯宝林发现,相声比京剧更接地气,更能吸引路人。

比起京剧那种需要一定欣赏门槛的艺术,相声更适合当时的大众。

于是,他在表演京剧之余,也开始学习相声,还拜了个师父叫常宝臣。

但这个举动引起了戏班班主的不满,侯宝林再次失去了住所,还被赶出了西单商场,只能回到天桥演出。

可也是相声,改变了他的一生。

后来,他开始跟人搭档,不仅打响了名声,还正式拜师学习,和朱阔泉一起去戏院里表演,慢慢地,名气越来越大。

侯宝林先生是个很有能力也爱钻研的人。

相声之外,京剧、京戏、滑稽二黄等街头表演艺术他都游刃有余。

后来的他,再也不用去街头巷尾卖艺了,他可以固定去戏园子表演,甚至还签约在天津、北京地区巡回演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侯宝林先生还成了第一批给毛主席和周总理表演的相声演员,彻底打响了自己的名头!

这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也成了国内大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再也不是“下九流”的艺术。

侯宝林先生不仅自己努力,还非常提携后辈。

像马季,就是他一手提携起来的。

1954年,20岁的马季自己创作相声《伟大的祖国》登台表演,但反响平平。

侯宝林先生看到了他的努力和天赋,将他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工作,并亲自指导他。

当时的文工团领导给马季定了四个师父,其中除了侯宝林外还有另一位相声泰斗刘宝瑞,侯刘二人的明争暗斗也曾让马季难以为继。

后来马季确认的自己的责任师父就是侯宝林。

也是在侯宝林的建议之下,马季才有了这个艺名。

他原本名叫马树槐,侯宝林觉得做艺人还是名字不仅要出口响亮,并且还要笔画少好记。

改了名字,确实马季被更多的人知晓,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季后来能有这一切鼎盛繁华,其中多少有侯宝林的功劳。

侯宝林先生收了很多徒弟,可以说桃李满天下。

他的几个孩子,也几乎都走上了相声这条路,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侯耀华和侯耀文。

侯耀文:英年早逝的相声天才!

侯耀文先生在相声圈里那是出了名的,人人都夸他是正统的侯家传人。

他为人开明豁达,又爱仗义执言,因此结交了众多圈内好友。

在相声专业方面,他也是一个推陈出新,走在父亲的老路上却不守旧,能够结合新式思潮迎合市场与观众的关键人物。

郭德纲的崛起,就离不开侯耀文先生的提携。

如果没有侯耀文先生领他进门,郭德纲甚至一直都被排挤在主流相声圈之外。

可惜的是,这位相声界的英才却英年早逝,在2007年59岁的时候就因病离世。

好在侯家一直都有人在传承着相声这门艺术。

侯耀文先生的侄子,侯宝林先生的长孙侯震就一直坚持说相声。

也是因为侯耀文先生结下的善缘,所以郭德纲也愿意提携侯震,并将他留在了德云社。

按理说,侯家都是在往上走的,那为什么还会被王朔痛骂呢?

这就得说到侯家的另一个儿子侯耀华了。

侯耀华“晚节不保”?

都说“好竹出歹笋”,侯耀华先生和他弟弟侯耀文先生,那真是天壤之别。

弟弟在相声界有多受人尊敬,哥哥就有多让人诟病。

侯耀文先生去世后,侯耀华先生非但没有悲伤,反倒第一时间开始和弟妹、侄女几个人争夺弟弟的家产。

要知道,当时侯耀文先生已经和妻子离婚,侯耀华先生就觉得他应该分一杯羹。

弟弟刚过世,侯耀华先生就带着亲戚开始瓜分他的财产。

要不是侄女把他告上了法庭,可能都没人知道这事。

而且,当时的侯耀华先生早已经是吃喝不愁,据说还是资产过亿的富豪。

那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呢?

有网友扒出,2000年之后,电视上流行那种虚假访谈类的广告,而侯耀华先生就是给这些广告站台的常客。

五花八门的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他都来者不拒,就靠着自己侯宝林儿子、侯家传人的身份敛财。

后来,他被国家工商总局点名通报过一次,才开始渐渐收敛。

在金钱上没有底线,四处敛财。

在个人私生活问题上,他也是问题频出。

2017年,一个名叫安娜金的女子晒出自己和侯耀华先生的亲密照片,并配文说自己是侯耀华的徒弟。

侯耀华先生还给安娜金送上了价值不菲的名牌包包。

安娜金在社交平台上一刻不停地炫耀,结果被眼尖的网友发现,这包不对劲,是个仿冒品。

甚至还有卖家发文说,自己知道侯耀华先生的包就是在皮具城买的仿冒品,价格并不贵。

一时间,全网都在疯狂调侃安娜金和侯耀华先生。

王朔的这番奚落,也是在这个时候发出来的。

即便侯耀华先生第一时间发消息否认了师徒关系,但是亲密合照却骗不了人。

出了这件事之后,侯耀华先生在幕前销声匿迹了很久。

他可能还做梦,只要时间够久,大家就会淡忘他曾经做过的事。

他还是依旧可以借着父亲和弟弟的名气,做他的相声界“活招牌”。

可本性难移,他始终改不了那份俗气和戾气。

2021年一次出行,侯耀华先生飞机落地,还有粉丝给他接机。

这排场已经很可以了,像他这么大岁数的艺术家很少有出门这么轰动的,还等着别人送花。

可是他依旧不满足,拿到花的第一句话是“这个机场怎么这么小呀!

”一时间,因为这句话,他又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甚至这些还不是侯耀华先生的所有罪状。

他还曾因为自己的资历得罪了很多人。

比如郭德纲,他有个徒弟叫何云伟,因为一些事情和郭德纲闹翻被逐出师门了。

这事本来和侯耀华先生没什么关系,作为郭德纲师叔的他本可以不沾染这件事。

但不知道怎么地,侯耀华先生就要恶心郭德纲一下,还给何云伟抬辈分收他为徒,这么一来,何云伟就和郭德纲成了平辈。

也是因此,郭德纲对侯耀华先生也是颇有微词。

不只是郭德纲,几乎所有相声演员对侯耀华先生的评价都不算好。

人人都对他敬而远之,连带着侯家曾经的助力,只怕看到他这个样子也是要三思而后行。

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句话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在家族发展之中也确实是硬道理。

因为侯耀华先生的胡乱作风,导致侯家三代的基业都差点功亏一篑,甚至连和他们家没关系的人都指名道姓地骂他,可见这样的人对一个家族的破坏有多大!

结尾:

所以说,王朔这句“侯家搁曾经就是要饭的,侯耀华如今在这装什么豪门?

”看似刻薄,实则也点出了一个现实:人不能忘本。

侯宝林先生从底层一路走来,将相声这门艺术发扬光大,这固然值得尊敬。

但侯耀华先生却仗着父辈的荣耀,胡作非为,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也让侯家蒙羞。

这不禁让人思考:家族的荣耀,是用来传承和发扬的,而不是用来挥霍和炫耀的。

真正的大师,不是看他有多么显赫的身世,而是看他能为这个社会留下什么。

0 阅读:228

史纪奇闻

简介:李俊豪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