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总共有464位皇帝,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留下太多未解之谜,这其中,有大家熟悉的秦始皇是否求仙成功之谜,有徐福徐福到底是不是瀛洲始祖之谜,有墓葬中飞出金雁斗转星移飞了几百年之谜等等。
今天,我们说的是50万秦军消失之谜。而这个谜团被广东一个村子,解开了。
秦始皇统一后,并没有停止征伐的步伐:
北征匈奴,他派出了大将蒙恬率领30万,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到::“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南征“百越”,他派赵佗辅佐主将任嚣,率50万大军南下。《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平定百越后,秦始皇设南海郡(今广东)、象郡(今越南北部)、桂林郡(今广西)三郡,同时,根据任嚣、赵佗建议,发配50万人的六国罪徒迁至岭南地区。《史记·南越列传》记载:,“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
但是,史书中没有记载的,当初南下的50万大军,究竟去了哪里?在历史长河中,他们消失了,成了谜团。
很多学者分析认为:当年这些征战的军士,绝大部分在战争中死亡了,剩下的并不多。但是,这种解释却缺乏史料支撑。
千百年来,人们寻找的答案,在一个村子里发现了。
佗城村,位于广东河源龙川县佗城镇中心位置,东江和雷公河在村西南方交汇,形成绝佳风水宝地。
佗城村建于公元前前214年,在村史中记载:当年赵佗于该村立县,并任龙川首任县令。在之后的2000多年中,这个村子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并在五代南汉至宋元时期,成分为循州(路)治所。
这个村子并不是很大,有2400人左右,但是,村子里的姓氏却有140个。我国汉族人口常用姓氏有3000个,《百家姓》收集了438个姓氏,佗城村占到了三分之一,这种情况全国少见。逐渐有了“中华姓氏第一村”的称号。
而把范围扩大一下,在佗城镇,更有179个姓。镇子里,分布着37座姓氏宗祠遗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专家们挨家挨户专项调查后发现:这里,就是当年南下秦军在此驻扎处,战争过后,来自广袤千里的中原大地的将士们就地安置,解甲归田。
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农耕方式,他们与当地人通婚,发展了岭南经济。但是,他们也想念远方的家乡。对乡愁最好的记忆,就是保留下自己的姓氏。
而佗城,也成为岭南最早客家先民聚集之地。
走进佗城,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客家风格浓郁的建筑毗邻,边走边品尝酿豆腐,耳边是好听却听不懂的客家话,还可以在街巷拐角看到原汁原味的木偶戏,这就是佗城特有的古韵悠长。
而在不足500米百岁街,几步一座的祠堂,挂着鲜艳的花灯,让你徜徉在历史中,感受古城底蕴。
最好看的就是客家阿妹,身材苗条,满脸绽放清澈的笑,翠花衣衫和天蓝色裤子,两束美发被一条翠绿的客家头巾披挂在肩上,就那么静静地站着,成了风景。
那首词忽然涌了出来: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的美好!
五十万大军到现在就发展到一个村吗?
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的很
客家基本上就是那时传下的人
几步一祠堂?
2400人140个姓?平均一个姓20个人?2千多年没一姓氏人口超增长?我一个祖宗到现在也就4五百年人口超700,在本村的就500多人般到别的村子的应该有2百多!
客家语在那时候就是官话。
现在的中原一讲历史都是心酸血泪,没一块是净土,文化变了,语言变了,习俗变了
这样说秦朝时是说客家话的?
客家话难听死了,觉得客家人是胡人跑来中原地区冒充自己是汉族
秦时50万军队,繁衍到现在的起码有2亿多人口[鼓掌][得瑟]
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