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法】轻则治安处罚,重则处刑罚!袭警后果为何很严重?

天眼新闻 2025-04-04 00:01:23

4月3日,清明节前,公安部公布数据显示: 2024年共有208名民警、174名辅警因公牺牲、共有4743名民警、3710名辅警因公负伤。

人民警察是法律的执行者、捍卫者,配合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仍有法律意识淡薄者在民警执法时进行阻碍甚至暴力袭警,袭警最终必受法律制裁。那么,袭警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

正在执行任务的贵州民警

我们来看清明节前夕毕节市织金县检察院公诉的一起袭警案,在法院公开审理后袭警者的结局。

【案情回放】

张某某曾因多次家暴被公安机关多次行政处罚。2025年1月10日晚,张某某酒后与其妻子发生争吵,张某某之孙因无法劝阻便拨打110报警,派出所接到警情后立即指派民警带着辅警到达现场处置。其间张某某以暴力抗拒执法民警执行职务,持斧头将处警民警头部砍伤。经鉴定,执法民警头部损伤程度为轻伤一级。

警察执法权威不容挑战,要予以支持并积极配合

【依法公诉】

织金县检察院在审查案件后,依法对袭警者张某某提起公诉。

公诉指控:张某某妨害社会秩序管理,使用斧头暴力袭击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致民警头部损伤为轻伤一级,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之规定,应当以袭警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依法提起公诉。

漫画:暴力袭警

【袭警者获刑】

近日,织金县法院经公开审理,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予以确认,结合张某某袭警犯罪情节、性质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归案后的认罪悔罪态度,依法以犯袭警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四年。

【检察官说法】

承办张某某袭警案的织金县检察院刑事检察部检察官表示,人民警察肩负着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责使命,配合人民警察执法,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张某某袭警获刑四年,是结合他的犯罪情节、性质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归案后的认罪悔罪态度依法判处的。”检察官提醒广大群众,在面对警察执法时,要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要积极配合,敬畏法律,尊重执法者。法律尊严不容挑战,执法权威不容亵渎,任何无理取闹、谩骂侮辱以及暴力侵袭人民警察执行公务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轻则治安处罚,重则处以刑罚。”

2025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袭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明确袭警罪为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实施撕咬、掌掴、踢打、抱摔、投掷物品等行为,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的;实施打砸、毁坏、抢夺人民警察乘坐的车辆、使用的警械等行为,足以危及人身安全的。

解释同时明确,实施袭警犯罪,造成人民警察轻伤的,致使人民警察不能正常执行职务,造成他人伤亡、犯罪嫌疑人脱逃、关键证据灭失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纠集或者煽动多人袭警的,袭击人民警察二人以上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从重处罚。

“与人民警察发生轻微肢体冲突,或者为摆脱抓捕、约束实施甩手、挣脱、蹬腿等一般性抗拒行为,危害不大的,或者仅实施辱骂、讽刺等言语攻击行为的,不属于袭警罪,但也要承担法律后果,按照治安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检察官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华

编辑 喻辉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