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阵阵蝉鸣,郭洞村口的树荫下,一个熟悉的竹编摊位仿佛定格了时光。
金丝灯笼
小箩筐小畚箕
……
摊位上一件件精巧的
竹编微缩农具
唤起了不少人的儿时回忆
“都是我们小时候有的东西,看到很亲切,这个师傅手艺真好。”来自永康的李女士和几个朋友一起来郭洞游玩,“来这里好多次了,这个村环境好,走走很舒服。”
传统手艺迎来转型契机
从前的郭洞村就跟很多村庄一样,家家户户都干农活。1975年,15岁的何文良拜师学习竹编手艺,学了五年出师后,便开始在村里编实用农具,卖给农户们。
原本十几年如一日做着老本行,何文良没有想过自己的手艺还有另一种可能。
直到1998年,郭洞村开始开发旅游项目,来村里做旅游规划的专家和学者看到了他制作的竹编作品。
“那时候清华大学的教授带着一群学生过来实习,教授还跟他的学生开玩笑,说一群大学生还不如我这个做手艺的小学生。”
聊起往事,何文良感慨道,当年多亏了县里的工作组和专家学者给的建议,“他们说,搞旅游开发,旅游产品一定要跟上去,用微缩工艺制作农具肯定会吸引人。”
何文良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起了小东西。“每天都很多游客,周末的时候我们经常没时间吃饭。年纪大一点的,下乡过的知青,他们认识农具,对我做的这些东西很感兴趣。”何文良说,零几年的时候,还有很多来自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游客,自己的小摊位每天能有稳定的收入。
从田间到央和村庄一起声名远扬
作为武义较早开始制作竹编微缩农具的手艺人,何文良不仅吃到了旅游的红利,也逐渐进入媒体视野,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从2005年开始接受媒体采访至今,何文良和他的竹编作品先后四次登上央视、四次登上人民日报,各省市县级媒体报道次数更是数不胜数。
“有一天大早上,我还没起床,就有个人在我家门口敲门,说专门过来找我学手艺。”何文良说,2008年,这位来自大连的游客,在《中国日报》上看到竹编的报道后,坐了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赶过来,“他以为只要两三个月就能学成的,我跟他说起码得两三年,他就吓跑了。”何文良哭笑不得。
那几年,不断有大批游客涌入郭洞,“永康有个老板来我这里买了四五次,每次买回去放在客厅,就被上门做客的朋友拿走。”何文良说,“当年清华大学的那个学生后来也回来过,那个姓郑的先生,一家四口都对这些小东西很感兴趣,买走了一些,走的时候还说要送我一幅画。”
“村里又开始堵车了”
何文良在这个摊位上守了二十多年,看过村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也经历过零零散散的冷清。除了摆摊,他已经在古竹小学教了12年的竹编课。随着非遗进校园热度的提升,现在还有永康和杭州的学校也相继聘请他去上课。
何文良又开始忙碌起来了,而这个村也开始热闹回来了。
这几年,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常年坐在村口的他,明显感觉到今年来玩的游客多了起来,“现在暑假过来玩水的人特别多,经常堵车。”话音刚落,又来了几个游客:“老板,这个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