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几多哀,今朝荒废亦加栖。一场艰苦卓绝的生产运动,让诞生于那陕北黄土高原的红军家园摆脱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窘境。这不仅仅是一个缓解物资短缺的举措,更蕴含着坚持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革命精神。而毛主席在末路中亲临视察,并执意带走鸡架、半只烧鸡的小举动,则彰显了他对艰苦岁月的珍视与反思。这般小事虽小,却道出一种大道理——物力维艰,吃一口饭都比登天还难,更何况谋一个家国天下?我们是否也应当为之省思:当前安逸生活来之不易,豪情万丈不应荡然无存?
想必大家对塞上江南还是有些陌生的,这正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解决温饱问题的根据地所在。别小看那里,可是块好地方!虽青黄不接的高原地貌,气候干旱严酷,土地贫瘠,但党中央一声令下,群情激昂的红军将士就奋勇杀出了一条血路!
话说那1939年蒋家王朝对我党连年经济封锁,嘴上说是不准进物资,实则就是要饿死咱们。可您瞧,革命军民哪是被吓大的料?不吃皇粮也得吃陕北馍啊!于是,毛泽东主席下达了大生产战略决策,人人当农,兵农一体。讲究行动力,对吧?顷刻间,延安就热火朝天。那时候人家大户人家,都羡慕不来咱们根据地散工时放假,尽情舒适些日子。
可就在大伙儿巴巴开荒垦地之际,党中央突然忧心地发现了一个大麻烦!老根源地旁边的南泥湾地板不错,遍地是肥田,当地人却不敢惹,据说水源不干净,会得大脖子病。好家伙,中枢选择了派出一个"考察团",充分调查南泥湾的地质水文环境。
由朱德亲自率队,前后连赶了几路。结果怎样?他们发现根本没啥水土不服,只是枯枝败叶腐积过多。一个开辟大地的浪漫主义计划几乎就此夭折了,还好有党中央的慧眼识珠,亲自点将出马,部署开垦南泥湾大策。总参谋部找到了王震师长,嘱咐这刀口一定要咬牢、扎实开展,为打下江山、吃够干粮奋斗。
就这样,王震师长一下子扛起了场战役的功架。他召开了连番动员会,亲自脱下戎装,和弟兄们披麻穿粗布,咬牙开始造地了。百年荒凉之地的重开发,实乃一番九牛二虎之力。没住处就搭窝棚,没工具自己铸造,没粮食就打米赢来——实在太过艰辛!但没人半句怨言,度过了艰难的一年,竟已累计开垦过万亩肥田。大家的固守和拼搏换来了一大片望不到边的广袤良田,再加上随处是牛羊鸡鹅的自给自足景象。直到战后,干部们回忆那心酸情景,方才痛哭流涕呐!
说到毛主席视察南泥湾那回事,耐人寻味,令人感佩。那是1943年的事儿了,战争已持续6年有余,而我党在延安扎根发展,虽已步入正轨,但困难重重,生活质素仍旧清贫。南泥湾农场被视为解决温饱的大本营,一旦建设有成,就能确保打游击的将士们气饱饱。
当毛主席踏上那片红土之时,过去一年多南泥湾的沧桑巨变让他几乎目瞪口呆。前不久还是一望无际的荒芜之地,如今却已是郁郁葱葱的稻浪,到处洋溢着喜人的生机。更令他惊喜万分的,是工作人员谈及这里竟已养殖起家禽家畜,还预备为将士们做些补品。
吃一口肉啊!在那种年月能吃上一口,比上了天可难多了。毛主席脑际闪过了自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处境,当时靠吃树皮度日如何艰难,又何尝不是丢掉小命的节奏?如今能喝上肉汤,这自是一大福分。为此,主席当即寻思嘉奖下属,让他们从此地再不食旃之忧。
待上了席,桌上可是齐备了,光彩夺目的烧鸡随着白切肉、香菇炖蛋等一应佳肴摆了一大桌。顿时点醒主席曾经在井干山的饥饿岁月,心中对这一切滋味充满了无限感慨。他用心品尝了每一道菜肴,细细回味,回味着南泥湾的艰辛历程。
"同志们的付出实在是太不易了!"毛主席由衷赞叹。他饱含深情地细数了南泥湾将士们的孤苦卓绝,从无处居住到自打农具,从怎禾下种到开凿窑洞,一干件件堪比地狱。听到有个张占奎战士一人一天就能开垦四亩有余,主席几乎要喝彩。
而当他听闻原先南泥湾附近的村民对这里敬而远之,视为罪地,不料现在反过来向红军请教农事时,主席心中五味陆陆。他想起自己曾坚持让朱德反复派人考察这片区域,生怕环境不利、水源受污染而误了同志们。如今这一切艰辛努力换来新的家园,实在是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