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貌美女星冯喆搭档因得罪领导遭雪藏有戏也不让演61岁郁郁而终

花生看娱乐 2025-02-11 10:09:06

在娱乐圈的长河中,有无数闪耀过的明星,他们或留下了传世经典,或带着遗憾隐没于时光。今天要讲的束夷,便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女演员。她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波折,在追寻演艺梦想的道路上,遭遇了诸多坎坷,却始终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令人心生感慨。

束夷于 1921 年 4 月 26 日出生在江苏丹阳。丹阳这座小城,有着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也孕育了束夷的灵动气质。她的父亲是个电影爱好者,闲暇时总喜欢带着年幼的束夷走进电影院。那时候的电影院,虽然没有如今的豪华设施,但每当灯光熄灭,大银幕上亮起光影,束夷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沉浸其中。银幕上演员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让她对表演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一颗热爱表演的种子,就这样在她心底悄然种下。

中学时期,束夷进入 “正责女子职业学校”,学习蚕桑养殖专业。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的艰难时期,战火纷飞,山河破碎。年轻的束夷虽身处校园,却心系国家命运。当抗日的浪潮席卷而来,她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敌机轰炸时,别的同学都吓得纷纷跑回家躲避,束夷却像个勇敢的战士,迎着炮火,毅然前往湖北沙市,加入了抗日宣传队。

在沙市的日子里,宣传队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常常要在简陋的场地进行演出,没有华丽的舞台布景,也没有专业的服装道具。但束夷毫无怨言,她和队友们一起,自编自演了许多抗日题材的短剧。为了演好角色,束夷每天都刻苦练习台词,反复琢磨人物的神态动作。她的嗓音清亮,在街头巷尾的演出中,总能用激昂的声音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

后来,束夷辗转于重庆和昆明等地,在多个剧团中穿梭。她先后在重庆北碚的实验演剧队、昆明的西南运输处剧团、华山剧团、昆明空军航校大鹏剧社、重庆璧山演剧十一队、中华剧艺社等担任演员。这些剧团里,有好几个都属于国军的演出队,而这段经历,也在不经意间,为她日后的人生埋下了不幸的伏笔。

在剧团里,束夷凭借高挑苗条的身材、漂亮的容貌、清亮的嗓音和流利的普通话,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在经典剧目《雷雨》中,她饰演的繁漪令人印象深刻。她把繁漪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次皱眉、每一个眼神,都传递出繁漪的痛苦、挣扎与不甘,让观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个被困在封建家庭中的悲剧女性。

1948 年,束夷回到上海,迎来了她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她加入了国泰影片公司,成为了公司力捧的花旦之一。国泰公司看中她与上官云珠相似的气质和戏路,一心想把她打造成 “银幕美人专业户”,还经常安排英俊小生冯喆与她搭档。

在电影《凶手》的拍摄现场,束夷和冯喆默契十足。束夷穿上剧中角色的服装,精心化好妆,站在镜头前,瞬间就进入了角色状态。她的一抬手、一投足,都充满了戏味。和冯喆对戏时,两人的眼神交流、情感互动,让整个画面都生动起来。这部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束夷也因此声名大噪。此后,她又陆续主演了《平步青云》《痴男怨女》《几番风雨》《十二小时的奇迹》等电影,成为上海滩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走在上海的街头,她会被影迷们认出,收到无数鲜花和赞美,那是她演艺生涯中最璀璨的时光。

也是在国泰影业拍戏期间,束夷遇到了演员温锡莹,两人因戏生情,很快便结为夫妻。婚后,他们一同进入华东革命大学学习,积极提升自己,之后又一起加入新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幸福安稳地过下去,可命运却开始对她露出了残酷的一面。

进入上影厂后,束夷面临着事业和情感的双重挑战。当时的电影行业正处于转型期,演员们需要适应新的表演风格和角色类型。束夷很聪明,她迅速摒弃了过去那种 “软绵绵” 的表演方式,尝试以朴实流畅的表演风格塑造角色。在电影《胜利重逢》中,她和老搭档冯喆一起,成功塑造了翻身做主人的农村妇女形象。她穿着朴素的农家衣服,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把农村妇女的勤劳、坚韧展现得十分到位,比张瑞芳在《南征北战》中扮演赵玉敏还要更早地在银幕上出演 “工农兵形象”。

然而,上影厂演员众多,可分配的角色却很少。束夷心直口快,对于机会少的现状,她不像其他演员那样默默等待,而是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一次剧组讨论会上,束夷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很努力,可这样下去,很多演员都没有机会展现自己,难道就不能多给我们一些机会吗?” 她的这番话,虽然说出了很多演员的心声,却也得罪了某些领导。

与此同时,她的感情生活也出现了问题。50 年代初,她和温锡莹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之后,她在拍摄《胜利重逢》时,认识了演员张捷,两人很快结为伴侣。张捷是华东军区文工团转业到上影厂的演员,不过他对做编导更感兴趣,出演完《胜利重逢》中的小熊后,就选择了改行。

束夷的再婚引来了一些风言风语,可她性格刚强,根本不怕这些闲言碎语,有人在背后议论,她就直接怼回去。但这样一来,她在上影厂的处境更加艰难,上戏的机会越来越少。

1958 年,全国大办电影厂,人员调配频繁。上影厂借着这个机会,把束夷调往新成立的武汉电影制片厂,不久后又调入山东电影制片厂,她参演了电影《敢想敢做的人》。但山东电影厂很快就下马了,束夷又随着大批人员被调配到珠江电影制片厂。短短几年间,她辗转多地,生活和事业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珠影厂,束夷渴望在表演上再次闯出一片天地,她主动去寻找合适的角色。每次有新剧本出来,她都会第一时间去争取。然而,珠影厂同样存在 “僧多粥少” 的问题,而且她直言不讳的性格,又让她在新单位得罪了个别领导。有一次,她对剧本的一些修改意见直接提给了导演,没有通过中间的领导,这让领导觉得她不给面子。从此,即使有合适的角色,也很少轮到她。在珠影厂的 20 多年里,她仅仅出演了五六部电影,而且基本都是配角。这对于一心想成为主角、渴望在演艺事业上大放光彩的束夷来说,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

1966 年,特殊年代的到来,让束夷的人生陷入了更深的黑暗。她解放前曾参加过国军演出队的经历,成了她最大的 “罪状”。她先是被剥夺了演戏的资格,从舞台和银幕前被拉到置景车间当工人。置景车间的工作又苦又累,每天要搬运沉重的道具,还要在刺鼻的油漆味中工作,但束夷没有抱怨,她依然期待着能重回舞台。

可厄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她,后来她又被拉到清远的英德农场进行劳改。在农场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每天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然而,更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她的丈夫张捷在农场劳累而亡。束夷和张捷感情深厚,无论走到哪里都相互扶持。丈夫的离世,让她悲痛欲绝,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但束夷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依然咬牙坚持着,因为她心中还有一个梦想 —— 重回舞台演戏。

1977 年,随着时代的变化,身边的同事陆续得到平反,束夷也终于迎来了 “解放”。她被安排在刘晓庆主演的电影《同志,感谢你》中,出演殷碧君,一个反对女儿当清洁工的 “落后” 母亲。接到这个角色时,束夷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认真揣摩角色的心理,把殷碧君的固执、偏见演绎得十分生动。此后,她又在《海外赤子》《十天》《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翔》等电影中出演角色。

虽然有了这些演出机会,但束夷并不满足。她渴望像以前一样,忙碌地穿梭在各个剧组之间,不断挑战不同的角色。然而,命运再次和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她被查出患上了癌症。这个消息对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她依然没有放弃。躺在病床上,她还在想着演戏,珠影厂的领导来医院探望她时,她流着泪说:“我想演戏。” 这简单的四个字,饱含了她对表演一生的热爱与执着。

1982 年 6 月 8 日,61 岁的束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未完成的梦想,郁郁而终。束夷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遗憾,但她在银幕上留下的那些鲜活角色,却成为了永恒的记忆。她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对表演的热爱与坚持,即使命运不公,也从未放弃过追求梦想。

0 阅读:13

花生看娱乐

简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