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战局,从军事角度而言,日本的彻底失败已不可避免。战略轰炸早已将日本支持战争的潜力摧毁殆尽,只要继续保持轰炸压力,即使不对日本本土实施登陆,也足以迫使其投降。那么美国为何仍旧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早在1944年12月,罗斯福的首席科学顾问萨克斯,就是力促罗斯福研制原子弹的人,就坚决反对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甚至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等人均反对在实战中使用原子弹。为此,杜鲁门总统在白宫会议室召开了对日最后作战方针的讨论,会上对于如何使用原子弹出现了的激烈争论。
1945年7月25日,杜鲁门作出了最重要的决定,如果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就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美国为何不顾科学家的反对,执意使用原子弹呢?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以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震慑日本国民,削弱其抵抗意志,达到不实施本土登陆就能尽快结束战争的目的。
在长期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和顽固军国主义者的鼓动下,日本在本土集结了5800余架特攻飞机和2800余架普通飞机,2500余艘自杀艇和人操鱼雷,250万地面部队,声称一亿国民玉碎。考虑到登陆作战,美军伤亡估计达百万之众,因此使用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成了理想的选择。
二,美国为研制原子弹耗资巨大,如果不在实战中使用,如何向国会和民众交代花费巨资研制原子弹的意义和价值?
三,这对美国来说,其实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政治上,美国不愿意看到日本在苏联参战后放下武器,让苏联仅付出较小的代价就在太平洋战争中赢得较大利益。
虽然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不惜以外蒙古,中国东北和千岛群岛的权益为代价换取苏联对日作战。但随着时局变化,至1945年8月,美国已意识到不需要苏联参战也可以迅速结束对日作战。于是美国要尽量降低苏联的参战影响,提高美国在战胜日本中的地位和作用,最佳的办法就是原子弹扔在日本,实际发挥作用却在苏联。
四,使用原子弹还带有实验性质,在实战中检验它的威力和效果,以便进一步发展核武器,在战后确立其优势地位。
正是以上四点原因,美国决定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进行原子弹轰炸。在原子弹的巨大威慑下,日本最终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