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约许世友下棋,一步棋一句话让许世友愿意调任广州

回首千秋月 2025-04-11 17:39:44

【前言:】

1973年的时候,毛主席召集了政治局的人开会,他提出了个新点子,就是要把八大军区的司令换个位置。这个主意可不是毛主席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他考虑了很久。你想啊,到1973年那会儿,咱们全军有11个大军区,好多司令都在一个地方干了10到20年,周围全是老面孔、老战友,这样下去工作可咋开展呢?

这个建议没多久就定下来了,只有许世友将军一个人不愿意离开原来的军区。他啊,那可是出了名的硬汉加温情。知道了这事儿,毛主席特地找许世友来下棋、拉家常。棋局一摆上,毛主席只用了一步棋,再加上一句话,许世友立刻就明白了,爽快地答应了调到广州的决定。毛主席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说实话,许世友心里头真是一百个不情愿离开南京军区。对他来说,南京军区不光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在里面。

【许世友忠于毛主席,坐镇南京军区】

1955年,许世友刚从江山岛的战火中撤下来,紧接着就被点名为南京军区的司令员。这消息一出,让不少人都挺纳闷,心想以许世友在毛主席心里的分量和他的本事,怎么着也得留在京城护驾才是。可事实却是,许世友这辈子都没在京城当过一天的官。哪怕是后来成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他也很少待在北京。

毛主席没选许世友当自己的卫戍司令,他心里是有盘算的。主席读过很多史书,他明白,忠诚的将领不一定非得留在身边。他把许世友将军调到南边,这样,就算敌人占了北方,南方也还能撑住,也不用担心南边的人会反叛。让许世友守着东南沿海,这就足以看出他在毛主席的战略里有多重要。

许世友心里明白毛主席的想法,所以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担任南京军区司令的职位。

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整整干了18个年头,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那儿,所以离开时真的很舍不得。说起南京军区,许世友常常念叨:“我在那儿当司令员那会儿,手里握着三块宝:一个是出色的好八连,一个是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还有一个就是郭兴福的教学法。”

提到南京路上那个出色的八连,许世友满脸都是满意的神情。这里的好八连,其实就是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里,特务团三营的那个第八连。

1949年上海一解放,八连就跟其他连队的战友们一块儿,担当起了守护上海的重任。他们不仅把守卫、操练还有生产这些活儿干得漂漂亮亮,而且一直保持着省吃俭用、心里装着老百姓的好习惯,这让老百姓们全都竖起了大拇指,直夸他们好。许世友看着手下有这么一群出色的兵,心里头那个美呀,别提多骄傲了,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关照得无微不至。

1962年冬天的一个日子,许世友直接跑到了八连住的地方,车一停,他就快步走进了八连的食堂。那会儿,做饭的兄弟们正忙着准备午饭,大锅里正咕嘟咕嘟煮着南瓜粥。许世友一看这情形,就问了做饭的头儿一句:“就吃这粥,能填饱肚子吗?”做饭的头儿赶紧回答:“首长,能,能吃饱。”

许世友一听就恼了,直接开腔:“瞎扯啥呢,南瓜稀饭能顶饿?吃了那玩意儿还能站好岗?”这话一出,八连连长赶紧跑了过来,连忙说明情况:“今天下午咱们休息,没啥任务,战士们就想喝点南瓜稀饭,今年南瓜收成好得很。”

一听说战士们点名想喝稀饭,许世友紧绷的脸这才放松下来,他叹了口气,喃喃自语:“这感觉,又像是回到了井冈山啊。”他心里挺不是滋味,战士们每天忙着执行警卫任务,却还惦记着那些艰苦奋斗的老传统。他赶紧跟连长说:“得把战士们照顾好,让他们吃好吃饱,才有劲儿干活儿,完成任务。”

许世友离开八连后,心里老想着他们那儿伙食不行,老吃稀饭。没过多久,他就吩咐后勤那边,给八连多送了2000斤大米过去。

1963年的时候,国防部给八连颁了个超牛的称号——“南京路上的模范八连”。许世友大将军他自己念了表扬信,还递给八连连长一面大红旗,上面就写着这个称号。他拍了拍连长的背,笑着说:“可得给我争光啊,别丢脸!”

聊到《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剧,许世友满脸都是笑容。其实啊,这部剧是根据好八连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大型话剧,它不仅是一部红色经典作品,还代表了我党我军多年来一直重视的思想教育工作。

《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电影,是60年代的一部红色老片,特别有那个年代的味道。它通过讲一些小故事,把八连的好作风给展现出来了。这部电影一放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争相观看,热度一波接一波。

周恩来总理对文艺工作满怀热情,他多次为话剧出谋划策,给出了不少改进的好点子。同时,毛主席也在中南海亲自观看了这部话剧,看完不久,他便提笔创作了一首杂言诗,名字叫做《八连颂》。

聊到郭兴福的教学法子,许世友满脸都是自豪。郭兴福啊,他是南京军区某个连队的副连长。在训练场上,他可真有一套,能让战士们练兵的热情高涨,还特别讲究教学上的民主。他把练技术、战术、还有思想和作风,都给揉到一块儿去了,整出了一套特别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962年那会儿,中央军委下达了个大任务,说要“准备打仗,整顿军队,多搞全训师的训练”。一听这话,各大军区就忙开了,训练活动一个接一个。就在这训练热潮里,南京军区的郭兴福慢慢火了起来,成了大家的焦点。

郭兴福脑子转得快,爱学习,对新东西上手特别快。在大规模军事训练那会儿,他一门心思研究怎么练兵更高效,不光继承了老一套的训练方法,还想办法把战术练习和思想动员给揉到一块儿了。他大力宣扬毛主席的思想,自己先做好榜样,用一套实在管用的教学法,在整个军队里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那时候,许世友将军身为南京军区的头儿,心里别提多自豪了。不管是大场合还是小聚会,他总爱把“好八连”、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还有那个郭兴福的教学法挂在嘴边,一个劲儿地夸赞。

在南部战区,许世友倾注了极深的感情。他花了足足18个年头,守护着咱国家南边的边界。所以,许世友心里头舍不得离开南部战区,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许世友不愿对调,毛主席机智化解难题】

1973年冬天,毛主席把政治局的大佬们,还有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都请到了中南海丰泽园他的书房里头。四十多位老朋友、老熟人聚在一起,好多人都是好久没见了,大家伙儿都忙着聊起了以前的往事。

这时候,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帮忙下走进了书房,跟大伙儿一一握手,还问了声好。毛主席主动说起来:“我一宿没睡,就想来看看大家。”大伙儿一听毛主席这话,心里头立马就热乎起来了。

在这次会面中,毛主席进一步细说了换岗工作的安排,并让周恩来主导调整。接着,众人一块儿哼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曲子。唱完后,毛主席再次强调:“关键就是这句话,一切得按指挥来。”说完,他看向许世友:“只要你打个头,其他人都会跟着你干的。”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唯独许世友脸上挂着一丝愁容。

第二天,叶剑英、李德生、纪登奎还有汪东兴四个人一块儿到中南海找毛主席。他们跟毛主席说,许世友在头天的会议完事儿以后,跟旁边的人嘀咕:“我就待在南京军区,哪儿也不去,这可是主席让我留在南京的。”毛主席一听这话,有点想笑又有点无奈,因为他确实是这么跟许世友说的。

琢磨了一小会儿,毛主席便道:“东兴,你去把许司令请来,我有些事情想和他聊聊。”说完,汪东兴他们就出门去了。

另一边呢,许世友在接到毛主席的邀请后,心里那叫一个纠结。他对毛主席那可是忠心耿耿,毛主席说啥他都得照做。可南京军区这块地方,他花了大半辈子心血,实在是割舍不下啊!想着能不能跟毛主席说说,让他别离开,许世友咬咬牙,还是踏进了中南海的大门。

许世友穿着整齐的军装,笔直地给毛主席敬了个军礼,声音响亮地说:“主席,我来啦!”毛主席笑容满面,连忙叫许世友坐下,可许世友还是站着不动,问:“主席,有啥任务要交代?我一定照办!”

看到许世友情绪有点高涨,毛主席一点也不慌忙,他慢悠悠地说:“我哪有什么‘命令’给你啊,就是单纯想见你一面,咱俩好久没见了。昨天还没聊够呢,这不,我今天连棋子都摆好了,就等着和你来一盘棋局,好好过过瘾!”

这时候,许世友才发现毛主席旁边已经放好了一个棋盘,他赶紧开口:“我跟主席下棋肯定不行,记得之前也跟主席下过两次,每次都输得挺惨。”毛主席一听,笑着摆手说:“没事,就是图个乐呵,消磨时间嘛。”

来之前,许世友心里已经有了底,觉得毛主席可能会让他去广州任职,但他打心底里还是想留在南京军区,同时也很尊重毛主席的决定。可没想到,毛主席压根儿没提调动的事儿,这让许世友心里直犯嘀咕。没办法,他只好把一肚子想说的话,先憋了回去。

许世友在毛主席身旁落了座,随即客气地请毛主席先开局走第一步。但毛主席笑着摆摆手,对许世友说:“你这边是红棋子,按照规矩,得红方先手,黑方后行。”许世友一看,心里琢磨着要把红棋让给毛主席,结果毛主席连忙按住他的手,不让换。

许世友琢磨着下一步怎么走,于是拿起一个“小兵”往前挪了一格,然后示意毛主席来走。毛主席的手直接从“兵”上面掠过,没停就直接把“帅”往上提了一格。许世友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种走法他还真是头一回见。

他看着毛主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毛主席看起来跟平时没啥两样,也不打算多说啥,慢条斯理地从兜里掏出一根烟,点上了。许世友憋不住,直接问道:“主席,咋就先动‘将’呢?这是哪门子的走法啊?”

许世友终于开口问了出来,毛主席笑着回应道:“岁数大了,指挥打仗这事儿干不动了,只能自己让让位了。”许世友一听这话,当场就愣住了。他脑海中浮现出战争年代和毛主席一起经历过的种种,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愧疚。他懂了,毛主席这是在给他提个醒呢。

许世友缓缓直起身子,再次庄重地行了个礼,道:“主席,您的命令我绝对听从,您指哪儿我打哪儿!”毛主席闻言也起身,轻轻拍了拍许世友的肩膀:“这就对了嘛,你的心情我懂,但咱们得顾全大局。”许世友默默点头,眼眶泛红,随后便离开了中南海。

说实话,毛主席不论是派许世友去南京军区还是广州军区,都是对他特别看重。广州军区嘛,还是咱国家南边的重要防线,只有许世友去了,毛主席心里才踏实。

【许世友将军在广州】

回到南京军区,许世友着手把工作交接好,然后就去了广州军区上任。过了几年,许世友才慢慢琢磨过味儿来,为啥毛主席要把他调到南边来。

1973年的时候,美国急着想在世界上挣个好脸面,于是就把大堆的武器和东西送给了南越。这样一来,南越的军火粮食啥的,一下子就多了起来。他们心里头的欲望也跟着膨胀了,竟然打起了我国南沙西沙那些岛礁的主意,想要占有上面的自然资源。

南越那边强行占了南沙西沙的岛礁,把我们的渔民给赶跑了,不听话的直接开枪伤害。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立马提出了强烈的反对,可南越却更加嚣张了。他们竟然派了4艘军舰过来,霸占了西沙的三个岛,还把我国的国旗给扯了下来,大声嚷嚷示威。

许世友哪能咽下这口恶气,他火速给北京拍了封加急电报,说要狠狠回击南越的嚣张气焰,把被抢走的岛屿夺回来。毛主席那会儿正病着呢,可他一听到这事儿,立马哼了一声,果断拍板:打回去!这一仗,也成了毛主席生前最后拍定的军事行动。

接到毛主席的直接命令后,许世友迅速安排起了反击的方案。南越那边又派军舰来捣乱,许世友二话不说,直接派了两艘扫雷船去挡住他们,另外还派了两艘反潜舰盯着越南的军舰。那时候咱们国家的海军力量还不行,只有些小个头的支援舰艇,敌人的实力比我们强多了。

尽管如此,南越军队还是没法彻底压制住我们。反倒是我们,靠着船只小巧灵活的特点,采取快速接近的战术,拿起冲锋枪、甩出手榴弹、发射火箭弹,这些步兵用的家伙什儿,就跟敌人干上了。敌人压根儿没想到我们会这么打,结果被打得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西沙海战大获全胜之后,许世友将军抓住战机,马不停蹄地接连夺回了三块被占的土地,这样一来,咱们国家的领土主权算是稳稳当当地守住了。

1979年那会儿,越南的军队打进了柬埔寨,还老是对咱们国家的边境搞小动作,骚扰不断。咱们实在是没法再忍了,就决定动手,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时候,许世友将军虽然已经74岁一大把年纪了,但他还是硬气得很,坚持要上战场,挑起广西那边战斗指挥的大梁。

2月12号那天,许世友在战斗部署会上说:“这回出征,是邓小平同志直接点的我。仔细算算,我确实好久没上过战场了。这一回,要么不打,要打就得打个痛快,让敌人瞧瞧,咱们可不是好惹的。”

战争一打响,许世友指挥的广西战线明显比云南那边慢半拍,指挥部急得直跳脚,可许世友却稳如泰山,让部队按原计划推进,别乱阵脚。战士们一路攻到了谅山,这时候中央来电让部队撤回来,许世友却不乐意了,非要接着打,他倔强地说:“再给我俩钟头,我准保打到河内去。”

就像许世友预想的那样,咱们的部队轻轻松松地前进了好几十公里,把越南军吓得连连后退。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大将军那可是立下了大功。他年轻时,上过无数次战场,打过数不清的仗。谁能想到,74岁高龄的他,依旧勇猛无比,为保卫咱们国家的领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建立了杰出的功绩。

1975年那会儿,许世友严格按照中央军委的安排,动手整顿了军区和部队,整个队伍焕然一新,国防情况也好转了许多。瞧瞧后面那几仗,就能明白毛主席早年间把许世友调到南边,那眼光可真够毒的。

许世友将军性格火爆,不过他手下的员工们都很尊敬他,也很喜欢他。

许世友当广州军区司令那会儿,他大多时间都泡在广州留园7号里,工作生活两不误。他还让手下所有员工都跟着住这儿,一起上班下班。秘书孙洪宪见状,干脆搞了个党小组,把大家的组织活动都给安排得井井有条。

党小组建好之后,迟迟没定下组长人选,大伙儿就商量着等工作都忙完了,一块儿开个短会来解决这事儿。碰巧那天许世友没出门,听说党小组要选组长,他就挺感兴趣地过来瞧瞧热闹。大家伙儿一见他来,都憋着一口气,不敢吱声。许世友为了给大家松松劲儿,就开始跟大家逗乐子,嘴里一句接一句地蹦出玩笑话来。

他朝着两位秘书摆了摆手笑道:“瞧瞧你俩,文质彬彬的,眼镜戴着,皮包夹着,总结报告一套一套的,提高进步也挺快,但一说起思想来,就有点乱了套,真要遇到事儿,怕是跑得比谁都快。这样的,你们觉得当组长咋样?”在场的人一听就知道许世友是在逗乐,纷纷大笑起来,尤其是那两个警卫干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接着,许世友朝他俩点了点头:“你俩还乐呵呢,个子都一米八几了,光长个子不长心眼,回去好好守着自家媳妇吧。”这话一出,大家又都笑了。其他人也没能幸免许世友的“打趣”,他说司机开车不是往沟里冲就是往树上撞;说保健医生给人瞧病全靠瞎猜;还调侃两位厨师做菜手艺太好了,连苍蝇都被吸引过去,愣是吃胖了好几斤。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早把选组长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看气氛活跃起来,许世友悄悄拉开门溜了出去。等大家笑够了,这才琢磨过味儿来,许世友那话不光是逗乐子,里头还藏着对工作的提醒呢,算是提前给他们打了预防针,免得以后出错。

许世友大将军在广州军区稳稳当当干了7年,守护着那片地方的安全。不过,他心里头最惦记的还是南京。等越南那边的自卫反击战一打完,许世友就被调去做了军委常委。但他跟中央说,自己身体不太行了,不想再干了。广州那边又湿又热,对他身体不好,他也不想去北京,就想着回南京去过个舒坦的晚年。

中山陵8号院是许世友将军晚年时的家,他就是在那儿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几年。到了1985年,许世友将军离开了人世。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