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人后悔了?冲突进入第三年,听乌克兰人讲述真实心境

此间一叙 2025-04-10 15:20:04

2025年,基辅的冬天异常寒冷,比寒冷天气更让人难熬的是乌克兰人民心中的苦闷,旷日持久的战火早已把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变成了巨大的伤痛。

时至今日,大部分乌克兰民众已经不再对未来有所期待,因为在他们看来,明天或许并不会到来,与此同时他们又开始怀念起了亚努科维奇执政时期。

这个一度被视为“乌克兰奸细”的前总统,似乎在老百姓心中被镀了一层虚幻的金边。

一、前总统亚努科维奇

2010年,亚努科维奇被乌克兰人民推举上了总统之位,彼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来自东部顿涅茨克的总统会在未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甚至被他们亲手推下了台。

亚努科维奇上任后,他签署了一项重要的法律,调整了乌方的外交政策方向,不再像之前那样完全倒向西方,而是转变为同时重视与各方关系的均衡发展。

一方面,他前往欧盟总部,明确表示欧洲依然是乌克兰外交的重点,另一方面,他也承诺会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从而保障欧洲的能源供应安全。

简单来说,他是想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上台后的他,努力和俄罗斯重修旧好,而俄方面也对他寄予厚望。

到了三月份,他前往莫斯科访问,表示乌方不会加入北约,确保俄语的地位,并且同意延长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港口的租用期限。

这次访问为俄乌未来几年的关系改善打下了基础,双方约定加强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合作,在能源、航天、航空等重要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2010年4月,俄乌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黑海舰队延期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俄罗斯黑海舰队得以继续租用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港的海军基地,租期延长了25年。

这意味着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巩固,这也让许多人认为这是俄罗斯在与北约就乌克兰未来走向的竞争中赢得了一局。

紧接着,双方又签署了天然气供应合同,这无疑更加密切了俄乌之间的关系,但亚努科维奇明白,乌克兰夹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维持平衡的外交关系非常困难。

为此,他在上任演讲时提到,乌克兰会继续和北约合作,但要不要加入北约,必须由全体乌克兰人民投票决定,乌克兰会采取不结盟的政策,同时与欧洲和前苏联国家保持密切联系。

他还说,乌克兰希望在安全方面同时与北约和俄罗斯发展合作关系,不会加入任何军事政治联盟。

2011年初,时任乌总统亚努科维奇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乌克兰希望扮演连接俄罗斯和欧洲的角色,帮助莫斯科、华盛顿以及欧洲建立稳定的关系。

那时候,俄罗斯对于乌克兰保持中立的态度感到满意,同时,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也公开表示,北约尊重乌克兰不加入任何军事联盟的立场。

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认为,乌克兰希望在西方国家和俄罗斯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2013年末,乌克兰国内支持加入欧洲的人群在基辅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目标是迫使当时的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并提前进行总统选举。

这些示威者认为,其延长了俄罗斯在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租期,并且停止了与欧盟的经济合作谈判,这让他们失去了融入欧洲的希望。

他们为此强烈要求更换领导人,最终在民意的推动下,亚努科维奇失去了总统职位,议会投票决定让他下台,之后更是发布了逮捕令,对他进行通缉。

但时光流转,如今深受战争苦难的乌克兰民众似乎有些后悔了……

二、乌克兰人后悔了?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地区的冲突相继发生,乌克兰的局面变得极其混乱,2022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全面冲突爆发。

这场冲突给乌克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普通市民安娜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她现在每日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或许在以前,她与丈夫和孩子们可以享受到安宁的日子。

但现在,战争已经持续打了三年了,他们全家只能像老鼠一样,每次炸弹来袭,他们有时根本没有时间跑去防空洞,只能临时躲到床底下,默默祈求炸弹不要击中他们藏身之处。

恐惧之下伴随的是身体止不住发抖,安娜几乎每一天都活在挥之不去的焦虑和恐惧里,总觉得随时都会有炸弹爆炸,日子久了,她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

“我不再规划未来,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存在”,这不仅是安娜的想法,更代表着许多乌克兰人的心声。

在基辅,不少人家都在后院挖了地下室,用来躲避空袭警报,一响就赶紧下去,而超市里东西也越来越少,偶尔能见到面包和牛肉,但价格贵得吓人,跟两年前比涨了好几倍。

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日常需要的米面油盐都很难买到,大家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了很多,但即便基辅的状况令人担忧,但相比于其他城市,情况还相对好一些。

许多小城镇在经历多次轰炸后,几乎变成了废墟,根据路透社的消息,战争开始两年以来,已经有三百七十万乌克兰人被迫离开家园,还有五百九十万人逃往其他国家。

更让人难过的是,许多孩子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场战事让许多人生活在痛苦中,他们看不到结束的希望,不得不借助抗抑郁药物来暂时摆脱战争的阴影。

安娜内心渴盼和平,可她与周遭大多数人一样,不认为乌克兰会赢得这场战争,也不认为和平会很快来临,就连她的邻居帕夫柳琴科,如今也满是懊悔之情。

作为当年广场抗议的积极分子,他很后悔当年积极参与赶走亚努科维奇的活动,因为在他看来,正是2014年上台的亲西方政府,最终导致了乌克兰今天的悲惨境地。

他亲眼看见,当年和他一起参加抗议的很多年轻人,如今已经战死沙场,永远离开了人世,而他本人虽然因为腿脚不便不用当兵,但日子却也过得十分艰难。

他渐渐看清了一个让人难受的事实,那便是俄乌冲突实际上是美国挑起来的,而且美国还在背后不断地煽风点火。

三、俄乌冲突的幕后推手

其实明白人也知道,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冷战结束后,美国持续推动“民主输出”和“民主改革”,制定多项法律,支持俄罗斯以及新独立的欧亚国家进行所谓的“民主改造”,并在一些“不够民主”的国家推动“民主化”。

但如此一来,实际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对立,而美国更是把乌克兰问题看作是用来制约俄罗斯的一张牌,逐步把乌克兰推到了美俄对抗的最前线。

这种策略无疑激化了地区紧张局势,使得乌克兰成为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虽然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没有直接派兵参战,但却给了乌克兰很多武器装备。

甚至还通过媒体影响大家的看法,让乌克兰人更讨厌俄罗斯,而另一边美国之前的保证好像没完全做到,就比如截止到去年年底时,西方承诺对乌援助三千多亿美元。

但到位只有两千多亿,而面对如此乌克兰总统就曾说过,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只有少部分进入到了乌克兰,真正的受益者是美国的军工集团。

所有的事情都证明了一点,美西方的嘴是不可信的,哪怕是白纸黑字的承诺也是不可信的,只有真正拿到手的才是真的。

如今乌克兰受到极端民族主义和过激民主思想的影响,国内局势不稳定,经济变差,甚至面临分裂的危险,此时的乌克兰人才慢慢明白,美国可能不是真的为他们好,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

2025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有了改变,他表示,如果乌克兰控制的地区能得到北约的安全保护,他愿意结束战争。

这一转变显示出乌克兰在战场上遇到的困难,以及乌克兰人民对持续战争的厌倦情绪,现在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开始回忆起亚努科维奇执政时期,他们觉得那时生活还算平稳安定。

笔者认为

如今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写满抗议的旗帜早已烧为灰烬,可被他们推下台的前总统,反而在记忆里镀上了一层虚幻的金边,至少在那时乌克兰人民不用遭受战争的迫害。

那么,你觉得乌克兰人民的“醒悟”到底晚不晚呢?俄乌战争又将何时走向结束呢?乌克兰人民是否真的会重拾对和平的期望?

参考资料:

光明网2022-05-07《美国是俄乌冲突的幕后推手》

环球时报2024-03-01《冲突进入第三年,听乌克兰人讲述真实心境》

环球网2019-01-24《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因叛国罪被判13年监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