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一个澳大利亚士兵,在日军士兵和当地人的围观中被斩首。一名日军士兵,用相机记录了这一暴行,殊不知正是这张照片,直接导致十几万日本人丧命!1944年4月,美军士兵在一名日本军官的身上,发现了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一名澳大利亚士兵被蒙住双眼、跪在地上,身后一名日本士兵正举刀砍向他的脖颈。此前,日军对待战俘的野蛮和血腥手段,已经是臭名昭著了。但西方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以这样的方式砍杀战俘。这张照片很快就被登在《生活》杂志上,随后被澳大利亚媒体广泛转载,刊登在报纸和杂志的头版。照片的澳大利亚士兵名叫伦纳德·西弗利特,是二战期间盟军特种部队的无线电操作员。他的死,不仅点燃了澳大利亚举国上下的怒火,更成为太平洋战场上盟军对日军展开残酷报复的导火索。伦纳德·西弗利特原本是一名普通的无线电通信学员。1942年,他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完成培训后,自愿加入盟军情报局的服务侦察部,随后被编入神秘的Z特种部队。这支由澳大利亚、英国和荷兰士兵组成的精英部队,专门执行敌后渗透、情报收集和破坏任务。1943年5月,西弗利特晋升为中士,并被派往荷属新几内亚的查亚普拉山区,负责建立海岸观察站。这一任务至关重要:观察站能监视日军舰船动向,为盟军反攻提供关键情报。西弗利特的表现,很快赢得了上级的认可。观察站指挥官埃里克·费尔特,评价他是“澳大利亚陆军中最优秀的士官,年轻有为”。然而,这份赞誉背后是巨大的风险。新几内亚的丛林密布、地形险峻,日军控制着大部分沿海地区,而当地原住民部落的态度也摇摆不定。1943年7月,西弗利特与荷兰海军中士斯塔弗曼组成侦察小队,深入新几内亚东北部山区。他们的任务是绘制日军据点地图,并联络潜在的反日土著势力。然而,这片土地早已被战争撕裂。8月,斯塔弗曼在一次单独行动中遭遇土著伏击身亡;9月,西弗利特的小队在艾塔佩附近被约100名土著村民包围,随后被移交给了附近的日军部队。接下来的两周,是地狱般的折磨。日军对西弗利特等人进行了残酷的审讯,试图获取盟军情报。然而,这支小队始终未透露任何信息。1943年10月24日,日本海军中将镰田道章下令处决俘虏。当天下午,西弗利特和战友被带到艾塔佩海滩,蒙眼跪地,在日军士兵和当地人的围观中被斩首。一名日军士兵用相机记录了这一暴行,而这恰恰成为日后复仇的铁证。当西弗利特被斩首的照片传回澳大利亚时,举国震怒。报纸头条以“野蛮行径”为标题,民众涌上街头抗议。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一边安抚民众,一边许下“复仇”的承诺。陆军司令托马斯·布莱梅更是下达命令:前线部队对所有日军就地处决,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这一命令,迅速转化为战场上的残酷现实。1943年底至1944年,盟军在西南太平洋的反攻全面展开,而新几内亚成为关键战场。美军将领麦克阿瑟指挥的美澳联军,从拿骚湾登陆,向日军控制的萨拉马瓦和莱城发起猛攻。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士兵在丛林中化身“死神”。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配合空中轰炸,将日军逼入绝境。新几内亚战役中,死于饥饿、疾病的日本士兵就超过10万。盟军控制制海权和制空权后,日军的补给线被彻底切断,士兵们被迫以树皮、昆虫甚至同伴尸体充饥。疟疾、登革热和丛林溃疡也在日军中肆虐,由于缺乏药品,伤员只能被遗弃在战壕中自生自灭。而麦克阿瑟的“蛙跳战术”,将日军分割包围在孤立据点。困守的士兵要么选择自杀式冲锋,要么就在盟军的炮弹下化为灰烬。到1944年底,日军第18军原本的14万兵力仅剩不到1万人存活。参考资料《史学月刊》:澳大利亚与西新几内亚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