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胜走了。
作为何家的长女,何家丽承诺要撑起这个家。
何家的六个女儿,除了自己,何家丽必须照顾每一个。
每个人的成家、立业,都必须顺利。
与何家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何家艺,何家的三女儿。
她性格叛逆,追求自由。
在六姊妹中,何家艺过得最为富裕。
她是最早雇佣保姆的,最早安装电话的。
她不仅拥有大哥大,还买下了一辆价值18万的小汽车。
她对何家的贡献,几乎和大姐何家丽不分上下。
甚至可以说,她的贡献更为巨大。
她给刘美心买了一件2000块的皮衣,给何文氏买了很多时髦的衣服。
她为家里安装电话,何家欢的孩子满月时,她出钱在最好的酒店办了满月宴。
刘小玲想做生意,她引导她一边保持铁饭碗,一边观察商机。
何家文得了肺结核,这种外海特效药,是她派欧阳宝去联系的,费用也是她自己承担的。
明明她付出如此之多,何家中,最亏欠的,竟是何家艺。
何家姐弟关系的复杂性何家艺,是何家的老三。
何家丽是家中第一个孩子,带给何常胜为人父的无上喜悦。
初为人父的他,给予何家丽无私的爱,那是父亲对孩子真正的爱。
因为工作的原因,何家丽出生后便随母亲何文氏在老家生活,直至10岁才与父亲团聚。
她的成长中,何常胜并未能真正参与,也未体验到父爱的乐趣。
相较之下,何家文弥补了这份缺失。
何家文是何常胜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做父亲的乐趣的孩子。
她的玩闹声,亲切的“爸爸”,让何常胜感受到了无可比拟的欢乐。
因此,何常胜对于何家丽与何家文的感情可见一斑。
但何常胜一直向往一个儿子,想将姓氏传承下去。
然而,当他期盼的老三何家艺降生时,他已对女儿充满期待。
他甚至信誓旦旦地认为,这次一定是个儿子。
然而,医护人员的话破灭了他的期待,裁决了他所有的幻想与憧憬。
那一刹那,何常胜的心仿佛被无情的利刃刺入,痛彻心扉。
何常胜的期待与梦想戛然而止,原本的失落迅速放大。
他感受到的从来都是欲望的缺失。
对于何家艺的态度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深深的失望。
而到了老四何家欢出生时,这种失望又变得微不足道。
何常胜已经对生女孩的现实有所适应。
何常胜的去世后,何家艺带着欧阳枫回娘家,对着父亲的墓碑诉说:“爸,你还欠我一件羊皮袄子。”
在何家,何常胜是权威,他的选择和情感,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家庭每个成员的态度。
他对何家艺的不满,让她在何家中越来越被忽视,化成了一种冷漠。
即使是他走了,也未能兑现诺言,给她那件独特的羊皮袄子。
何家艺的咆哮声响彻耳畔:老大、老二皆因命运而受恩宠。
四妹即将上大学,五妹捡了个便宜,六妹得到了母亲的悉心照顾。
而自己呢,何家艺的存在仿佛是个倒霉蛋,样样落后,样样吃亏。
在何常胜的心中,或许他对这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平等的爱与期待。
然而,他对每一个女儿的安排,却不能掩盖他心中对男孩的渴望。
家族的责任与选择即使何常胜在生活中给予何家艺不少安排与关注,她的心底依旧有着差异。
她从爸爸那里未曾感受到的爱,愈发显得心痛。
何常胜去世后,何家艺几乎失去了爱的依靠。
没有人能在痛苦面前为她争取,何家对她的关心也随之消散。
而她与爱人欧阳宝的关系日复一日增温。
即便是出于怀孕的责任与爱情,她选择了嫁给欧阳宝。
面对贫困与家庭反对,她不再退缩。
事已至此,何家艺对这段关系的坚定,也让人感受到无奈。
她有机会改变命运,却拒绝止步于此。
她所渴望的,仅仅是爱的奢望。
为了嫁给欧阳宝,她只需带走户口本与嫁妆。
然而,何家根本不承认她的选择。
即便是领取了结婚证,何家的祝福似乎依旧遥不可及。
何家丽的婚礼充满色彩,喧闹而被祝福。
而何家艺的出嫁,却面临冷漠的家庭对待。
她曾默默为家庭贡献,却获得的却是背叛与孤独。
结语最终,何常胜埋葬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
他的墓地周围,孤身一人,映衬出他在家族中的疏离与孤独感。
何家对他的怀念与思念并未如星海般璀璨,而是像风中摇曳的灯火,渐行渐远。
这份孤零零代表着他离开后,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已不复存在。
在他身边,除了风景如画,便只有他未曾重视的情感。
何常胜生前的权威在他的离去后已然消弭。
昔日希望所铸的丰碑,如今只能化为漫天的尘埃。
何家艺的命运也是一个悖论。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家庭里,她的付出反而成了隐藏的角落。
岂料,所有爱的消散都注定了她与何家之间永恒的缺憾。
或许正因如此,她才成为了何家最亏欠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