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史记载来看,对于孟达的叛乱意图,魏国高层首先反应过来的,应该就是司马懿。

这倒不是说,司马懿真的就比其他人更聪明。而是因为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制度,孟达所在的新城郡,恰好归属荆州境内。而当时魏国在荆州地区的最高军事负责人,正好是司马懿。
所以,当诸葛亮把消息泄露过去之后,首先开始负责处理这件事的,就是司马懿。
而接下来,司马懿一边向曹叡上报问题,一边开始写信安抚孟达。
至于孟达这边,在接到司马懿的信之后,也开始犹豫不决。实际上,从一开始,孟达就没有坚决要反叛的念头。孟达只是想通过反叛,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对于蜀汉那边,哪怕诸葛亮表现的再怎么诚恳,他依然想要待价而沽。

那么,当时的孟达,难道就不怕魏国的军队直接过来,武力消灭他吗?
这就是这套计策里面,最精妙的一点!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新城郡出了问题,首先过来解决新城叛乱的,一定是魏国放置在荆州方向的主力军队。这些军队,当时都有司马懿控制。

而当时的司马懿,因为之前襄樊被曹丕拆了的缘故,根本没法在汉水一线办公。此时的他,正身在宛城。
而从宛城到新城郡,这中间的直线距离,也超过了一千两百里!
另外,如果司马懿要带主力过来镇压,至少也得带上万人。而像这种上万人的军事调动,还是要对付本国的一个太守。司马懿哪怕是一个战区司令,他也不可以自作主张。在行动之前,他必须得先向曹叡进行请示。等到曹叡批注之后,他才能真正开始行动。

这样一来,身在宛城的司马懿,先核实一下孟达的叛乱情况。确定孟达叛乱之后,再去找曹叡请示。而此时的曹叡,身在洛阳。洛阳到宛城,中间又隔了八百里左右的距离。等到曹叡批准了,他再带着军队跑一千多里百里,过来解决问题……
这一套流程下来,少说也得有一两个月的时间。
所以,在收到司马懿的安抚信件之后,孟达并没有惊慌。他甚至觉得,自己此时还有充足的时间,来待价而沽,思考要不要真的造反。

可问题是,孟达此时严重忽略了一个问题。
以上这个时间差,连他都能想到。那么比他更聪明的司马懿和诸葛亮,能想不到吗?
……
几乎就在给孟达写安抚信的同时,司马懿已经开始以最快速度,向曹叡进行了请示。

尽管当时的曹叡,并不认为孟达真的会叛乱。但在司马懿的强力建议下,他还是同意了司马懿用兵。
这个逻辑并不难理解。如果孟达没造反,那就派司马懿过去,解除孟达的职务,将孟达给调回来,提前将危险消灭在萌芽内。
而如果孟达真的要造反,司马懿过去,恰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于是,司马懿很顺利的就得到了用兵的许可。
再之后,司马懿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他以最快的速度集结精锐,然后只用了八天之间,就跑完了这一千两百里的路程,一路从宛城突进到了新城!
所以,当司马懿忽然带兵出现在新城的时候,孟达自己都懵了。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司马懿会来的这么快!

但既然司马懿已经来了,此时再投降,已经没有了意义。唯一的生路,就是直接造反,依靠城防拖住司马懿,等到诸葛亮的援兵。
就这样,随着司马懿抵达新城,历史上的新城之战,正式开打。
而随着孟达和司马懿开始交手之后,接下来,很奇葩的一幕出现了:为了保住新城,当时不光蜀汉这边,向新城派了一些援兵。就连东吴那边,也开始派援兵过来增援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新城郡所在的区域,恰好位于汉水上游!如果东吴能控制住新城郡,那么东吴未来就可以沿着汉水顺流而下,进逼襄樊。拿下襄樊的压力,将会小很多。
这样一来,东吴在荆州方向的很多军队,竟然也莫名其妙的卷入到了这场战争当中。而东吴的荆州主力被吸引之后,蜀汉在东线对东吴的防御压力,自然骤减。而此时的东吴,因为主力军队都被拖住的缘故。就算他们想再来一次白衣渡江,也没这个能力了。
总之,经过一番谋划之后,东吴的荆州主力、扬州主力,乃至是交州主力,魏国的扬州兵团、荆州兵团,全部都被拖住了。

反观此时的蜀汉,仅仅只出动了少量援兵,去象征性的支援一下孟达。绝大多数的主力军队,此时都没动。
但即便到了这一步,诸葛亮的战略布局,依然还没完!
随着新城之战开打,诸葛亮的开始用出了第四招。

第四招,主要是针对魏国的关中兵团。
关中这边,魏国之前的最高负责人,其实是曹真。曹真也是一代名将,大体上的战略安排,还是很合理的。而一旦诸葛亮准备开始北伐,魏国在关中的主力军队,也完全有能力随时进行支援。
哪怕诸葛亮打得是凉州,魏国在西线的主力军队,一样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抵达战场。

所以,此时的诸葛亮,必须想办法,调走魏国在关中的大部分主力。至少,在他进攻凉州的时候,魏国的关中兵团主力,不能及时过来支援。
于是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再次用了一招‘声东击西’。
简单来说,从汉中往北走,北方有很多大山。而在这些大山当中,存在很多通道。比如说之前魏延要走的子午谷,就是其中一条。

而这一次,诸葛亮就让赵云带了一支军队,走东边的斜谷通道,佯装做出一副突袭关中的架势。
因为当时蜀军故意做出了很大的声势,所以很快,魏国的关中兵团,就收到了消息。此后,魏国的西线主帅曹真,亲自带领主力,前往斜谷道方向迎战蜀军。而这样一来,关中地区的大部分魏军主力,就被赵云拖在了斜谷方向。
至此,诸葛亮的所有布局,终于完成!

尽管魏国的军队数量,远超过蜀汉集团太多!但在诸葛亮这一番操作下,魏国的绝大多数军队主力,其实都已经被拖住了。
于是在这之后,诸葛亮终于亮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他带着蜀汉主力,突然走西线通道,兵临祁山!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一次出兵之前,诸葛亮已经对凉州方向,进行了大量的渗透工作。很多当地的官员,在此之前,可能都已经被诸葛亮给策反了。
所以,当诸葛亮抵达祁山战场之后,一个很神奇的情况出现了。
陇右地区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不战而降!

消息传出之后,天下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