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也开始“动荡不安”?不少药店计划转让,到底发生了什么?

映天谈国际 2023-07-31 08:50:00

21世纪的今天,生活已经越来越方便,我们周边时常布满大大小小的超市便利店,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还有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分布广,而且离不开的行业——药店。

不要小瞧了它,在疫情期间发挥的作用还是挺大的。而且药品的利润也高,我们经常会看到一条街上开了好几家药店的情况。

然而最近药店行业发生了变动,不少地方的药店都发生了关门转让的现象。

药店行业的暴利

生病吃药是我们每个人不能避免的问题,大病去医院,小伤小病自然去药店就可以得到解决。

随着生活的便利和人口的增多,为了让更多的人方便买药,政府部门对药店的相关政策放低了要求。

这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都想赚一点药品带来的红利。

首先,药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需求量极大。

其次,医院的费用和长时间的排队,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小伤小病的能不去尽量不去。都会去附近的药店,花个几十块钱,一百多块钱解决问题。

国家要没有严格的限制药品的价格,大多数药的成本本来就低。这就导致药品的利润空间非常大,药店成了非常赚钱的行业。

那么这么赚钱的行业却有很多药店选择关门呢?

药店的投机取巧是主要原因

前两年疫情严重,人们对药品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感冒退烧药更是发生抢购一空的现象。

很多药店纷纷抬高了价格,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可即便如此,一些药品还是供不应求,甚至网上都出现了重金求药。

一些药店就瞅准了这个商机,不惜一切的大量囤积收购,想着全都高价抛出,直接赚笔大的。

很多药店都不惜拿出所有的身价,投入进去。

可投机取巧往往就会弄巧成拙,当时不少买了高价药的人,都发到了网上抱怨。

很快,虚高的药价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很快出台了有关药品价格的具体规定。

各地方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都出动,去一些药店走访调查,一旦发现,药店将面临高额的罚款。

很多药店只能是吃了哑巴亏,高价进来的药只能平价卖出。

真正算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是疫情的结束。

2022年12月,国家正式宣布疫情结束,将新冠病毒确定为普通流感病毒。

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此类药品的需求量急剧下降,很多药店囤积的相关药品出售不出去。

药店只能做活动,低价把这些药卖出去。

这就导致大量的药店亏损严重,挣来的钱补不上窟窿,只能选择倒闭关门。

自以为是的想发国难财,最后却害了自己。

生活进步和药店的不规范是另一个原因

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可以更方便的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

很多人买药时会提前在网上查询,自己需要的药品种类和价格,然后再去药店买药。

因为很多药店的员工的工资,和所卖药品的利润挂钩。很多药店店员就会推荐那些利润高,价格贵的药给顾客。

并且一些药店会考虑成本,低工资的雇佣一些没有药品相关知识的员工。这些员工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有时就会按照所获提成的高低胡乱给顾客拿药。

谁都不傻,上当也就一次。花了大价钱病却治不好,很多顾客就不会来了。

没了生意,只能选择关门或者转让。

所以做生意还是要以诚信为本,过多的投机取巧,想自己低成本赚大钱,只会让自己占小便宜,吃大亏。

随着最近几年互联网的大发展,网上购药也成了人们普遍选择的方式。

外卖和快递送货上门,比自己去店里购买更加方便了。

还能在购买时对比价格,减少自己吃亏上当的风险。

所以一些开店成本高,药品价格高的药店,药就会卖不出去。员工工资和店铺租金还要按时交,只会入不敷出,趁早关门。

即使这个行业有很高的利润,如果不脚踏实地一步步的来,只会让自己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输的一败涂地。

今年仔细留意就会发现,虽然还是能看到不少家药店,可对比前两年已经少了很多。而且还有一部分药店靠着长期做活动,来维持自己的经营。

总结

如今疫情已然过去,相关部门也严格了药品有关的具体规定。老实本分的赚钱才是正道,想一口吃成胖子,投机取巧的挣大钱,只会陷入两难。

0 阅读:0

映天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