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4,麦琳说出身世,你后悔恨她么?

桃花杂叙 2025-01-17 16:42:19

离婚综艺《再见爱人4》终于完了,婚姻的存续、爱与不爱,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楚的界限。不下车就直接拉去民政局,也不现实。

节目的效果是流量,有对立面才有话题,节目才能热起来。对杨子、留几手、麦琳的恨,来的毫无缘由。救赎来自于自身的觉悟,成年人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几对嘉宾的婚姻状态,或多或少有我们婚姻的影子。强势的占有,无形的PUA,极致的索取,只是节目放大后的结果。

麦琳的极致索取,不配得感源于出生。从小被抛弃,青春期时知道自己的身世。有意比较自己和哥哥的不同,她不再任性,不能任性,怕被放弃。

捡来的孩子,很少有父母愿意告诉孩子真实的身世。亲戚嫁到外省,回家看父母时,捡到一个丢弃在马路边的女婴,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带她回老家。现在女婴已经成家生了娃,依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她过得很快乐。

在养父母家长大,并非苦难的根源,也能活得没心没肺。很多时候,我们会放大自己的痛苦,对父母的话进行多重解读。父母说这个东西贵了,可能只是单纯觉得贵。我们会解读为,他们不允许我花钱,干涉我的人生自由,想控制我,PUA我。

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黑】字都有多种意思,可也不用过度解读。想的太多,便成了思想的负担,烦恼的源泉。

其实,父母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家庭和婚姻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包容。

在我们的那个年代,父母对女儿还是有一定的偏见,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更是谈不上。

有朋友讲她的学生时代,父母每天出去玩牌,自己一人在家怕的要命。看到窗帘抖动,吓得钻进被窝,等父母回来嚎啕大哭,父母不曾有改变。我想说我爸年轻时,也爱晚上去玩牌。

那时候吃饱穿暖已是父母认为的最好照顾,精神上的照顾几乎没有。那时的孩子却很茁壮,很少听说有心理问题的小孩。

我不能共情麦琳的不配得感,也知道未经他人事,莫论他人非;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亲生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得到心灵的满足,依然是唯唯诺诺,辛辛苦苦的长大,才会有那么多人想逃离原生家庭。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麦琳希望得到疗愈,治愈童年的伤。强调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强调自己的苦。不停的去确认丈夫的爱意,确认她是哪个唯一,怕被再次丢弃。

感同身受的痛苦记忆,只会加深对苦难的感受,一遍遍的去述说、去讲述,只是让痛苦越发的清晰,可清晰之后又怎么办呢?没有一把万能钥匙,打开快乐之门。我们依然沉浸于痛苦,同情别人的痛苦。

世界上不快乐的人那么多,何必执着于曾经的痛苦,不应该活在当下,该吃吃、该喝喝、该买买。

一年365天,可能有300天都会被不快乐的事影响情绪。可能是父母对你行为的干涉,可能是老公(老婆)的碎碎念,可能是孩子的哭泣,可能是领导的批评,可能是同事的阴阳怪气,可能是邻居搬凳子。

我每天乐呵的诀窍是选择性遗忘,我不大能记得父母对我的不好,不去回想哪些不好。不给我零花钱,不给我买衣服,一天到晚的让我干活,这些都是过去的苦。

我只回想,他们供我上大学,帮我付了部分的首付,帮我带孩子。

记得那么多仇恨,真的很累,还得去想,什么时候做什么,才能扳回一局。

记得美好就很简单,回味的时候满是愉悦。不用想方设法的把痛苦还回去,苦恼的还是自己。

有时候我们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有个朋友经常会给我讲起她父母的不好,一讲就能连发10多条60秒的语音,停都停不下来。

我不大能共情她的苦,她讲妈妈物品占用了她的家太多空间,儿时没有陪她,结婚买房没有帮助,学费也没准备好,给她造成很大的苦恼。这些事并没对她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没有因此而辍学,没有买不起房。

去回想痛苦,只会加深对父母的不满。可父母还有很多时候对我们很好,自己又会因恨他们而自责,带来的只是循环的苦恼。

我们去思考父母对我们的错,去给别人复述,搞清楚了我们性格懦弱的根源,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的错。

然后呢?

不能改变父母,几十年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们也不喜欢被管教。只能选择遗忘和包容,才能和父母和平相处。

0 阅读:8

桃花杂叙

简介: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