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学问,如果沟通的好,能够让孩子更好的理解父母的意图,言语背后的道理,而且还会按照父母的意见去做事。但如果沟通不好,可能就让孩子无法听明白父母话的意思,或者即使听懂了,也不按照父母的意见去做事。在父母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也显示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水平。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那就是这个孩子在做错事情之后,自己苦口婆心的给孩子劝说,但无论怎么劝说,怎么沟通,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孩子根本无法吸取这些教训,这都是沟通失败的结果。
很多父母看孩子犯错之后,都会情绪特别激动,然后用非常严厉的口吻批评孩子,甚至把孩子批评的一无是处。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一直低着头,好像已经知道错误了,但是等过了两天,孩子仍然会犯这个错误,这其实就是父母沟通的失败,因为父母如果暴跳如雷的话,那么孩子虽然非常畏惧,但是他并没有把父母的话听心里,也自然无法按照父母的意见去做了。而且如果父母总是指责孩子,批评孩子的话,也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这样以后做事情的话就会畏首畏尾,越是害怕,就越容易失败。所以父母的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尽量都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当心态放的平和时,就能够跟孩子做良好的沟通。如果父母情绪总是变化特别快,早上非常高兴,中午十分悲伤,晚上勃然大怒,那么就会让孩子摸不清状况,并且会对父母心生畏惧,可能和父母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而在人与人的沟通当中,有一个规律是十分普遍的,那就是我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吸取到言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眼睛的观察,比如说我们会观察到对方的手部动作,脸上的表情,说话的语气,还有很多肢体语言。而其次就是听对方说话的语气,态度的好坏,声音的高低等等。所以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我们更容易感知别人的情绪,但会因此错过很多说话的内容。对于大人是如此,对于小孩子更是如此。如果父母的心情特别激动,态度特别生气,那么这些生气的表情会吸引孩子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所以就会让孩子忽略到父母说话的内容,这样的话孩子虽然当时低头认错了,但是没过一会儿,他就把父母说话内容都忘记了,所以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都尽量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而且如果孩子年龄非常小的话,他们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的,父母给孩子说太多大道理,或者传授太多的知识,孩子也无法听得进去,记忆也不牢固。而这时候有一个方法是非常好用的,那就是父母多采取行动,多给孩子演示。因为孩子这时候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但是学习和模仿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比如我们在教孩子走路,教孩子吃饭,教孩子穿衣服这些方式,如果我们只是用嘴去教孩子,那么孩子是很难听明白的,而且在行动上肯定会有所偏差,但是我们就可以采取演示的方式,大人给孩子多演示几遍,让孩子仔细的去观察,然后模仿父母的行为,这样就能让孩子更快的学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特殊的思维方式,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采取的策略都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的孩子,沟通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而想要找到良好的沟通方式,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更加细微的观察,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才能慢慢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