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交权的布林肯,留下几句关于中国的忠告,美国未来路在何方?

盘点看娱乐 2024-11-03 22:40:3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盘点客栈编辑|盘点客栈

“退休快乐”这四个字,布林肯大概率听不进去了。卸任美国国务卿,不意味着远离政治漩涡,毕竟他留下的“中国屋”以及他对中美关系的论断,注定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美国政坛的热门话题。

有人说,布林肯这是给继任者挖了个坑;也有人说,这是他为自己三年多的外交生涯盖棺定论的“墓志铭”。但无论如何,布林肯的“餐桌理论”及其背后的对华战略,都值得我们深入解读。

布林肯的那句“名言”——“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就会出现在菜单里”,可谓振聋发聩。这句话并非只是外交辞令,它赤裸裸地揭示了美国外交的底层逻辑:非友即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世界,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巨大的餐桌,美国作为“主人”,邀请少数“朋友”共享盛宴,而其他国家,要么乖乖加入“食客”行列,要么成为“盘中餐”。

这种丛林法则式的思维,贯穿了布林肯的整个对华政策。过去三年多,他领导的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可谓“重拳出击”。

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轮番上阵;军事威慑、外交施压、价值观输出,层层加码。就连一个误入美国领空的民用气球,也被迅速政治化、军事化,最终以武力击落告终。如此强硬的姿态,与其说是维护国家利益,不如说是表演给国内选民看,以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

为了更好地“对付”中国,布林肯还专门成立了“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屋”。这个机构的设立,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分散应对到集中协调,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清晰。

布林肯试图将“中国屋”打造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指挥中心”,以此来“负责任地管理中美关系”。然而,这种“管理”的实质,却是以美国利益为中心,试图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布林肯的这套组合拳,究竟是为了彻底打压中国,还是想逼中国在某些领域做出让步?或者仅仅是为了取悦国内的鹰派势力,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加分?这些问题,恐怕连美国自己都还没想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布林肯的“餐桌理论”已经行不通了。

世界早已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觉醒,拒绝成为美国“餐桌”上的“菜品”。

“中国屋”作为布林肯的“政治遗产”,其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将直接决定“中国屋”的去留。

如果特朗普胜出,他大概率会将“中国屋”扫地出门,并将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全盘推翻。毕竟,“美国优先”才是特朗普的政治信条,他不会容忍任何挑战美国霸权的行为。而如果哈里斯接任总统,她或许会选择延续布林肯的路线,继续对中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

但无论谁当选,“中国屋”的存亡都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美国对华战略的摇摆不定。这种摇摆,反映了美国内部的深刻矛盾:既想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又不得不面对自身实力相对衰落的现实;既想与中国合作,又担心中国挑战其领导地位;既想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又忍不住挥舞制裁大棒。

这种矛盾心态,使得美国的对华政策始终缺乏战略定力,在对抗与合作之间反复摇摆。

布林肯在退休之际,不忘吹嘘自己让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并取得了对华政策的“成功”。然而,这种“成功”究竟体现在哪里?是中美贸易额的持续增长,还是中美高层对话的重启?抑或是美国成功拉拢盟友,构建了对中国的包围圈?这些所谓的“成就”,都无法掩盖一个基本事实:中美关系仍然处于战略竞争阶段,双方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布林肯认为,中国是唯一有能力和意愿重塑全球体系的国家。这并非布林肯的个人观点,而是美国政界和战略界的普遍共识。

美国长期以来将自己视为全球秩序的维护者,任何挑战其霸权地位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威胁”。中国的崛起,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对美国构成了挑战,这使得美国深感不安,并开始渲染“中国威胁论”。

美国眼中的“全球体系”,是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单极世界。在这个体系中,美国制定规则,其他国家必须遵守。

然而,这种“美国优先”的思维方式,越来越遭到世界各国的抵制。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合作共赢、多边主义,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这使得美国构建的单极秩序开始瓦解,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以及对自身霸权衰落的恐慌,使得“中国威胁论”在美国甚嚣尘上。这种论调,不仅误导了美国公众,也毒化了中美关系的氛围。

更重要的是,它暴露了美国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美国似乎仍然活在过去,无法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更不愿放弃其霸权地位。

面对美国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应该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不能被美国的“餐桌理论”所迷惑,更不能陷入与美国的零和博弈。

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挑战美国,而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应该继续加强自身发展,提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同时,我们也要扩大外交圈子,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构建更加广泛的伙伴关系。

我们不能再看美国脸色吃饭,要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应该坚定地走多边主义道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我们也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不必理会美国的“餐桌理论”,也不必在意美国的“中国威胁论”。我们应该专注于自身的发展,构建自己的“棋局”。

在这个棋局中,中国不是“棋子”,而是“棋手”。我们有自己的战略目标,有自己的发展路径,也有自己的合作伙伴。

布林肯指出,无论谁赢得大选,美国的对华政策都将围绕“竞争”展开。这似乎已经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

然而,这种所谓的“共识”,掩盖了美国内部的深刻分歧。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对华政策的具体手段和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共和党更加强调对抗,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甚至不惜与中国脱钩;而民主党则相对务实,主张在竞争的同时保持合作,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这种分歧,不仅体现在两党之间,也体现在政府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例如,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对华政策上就存在着不同的立场。

国务院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来处理中美关系,而国防部则更倾向于使用军事力量来威慑中国。这种内部的“扯皮”,使得美国的对华政策难以形成合力,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美国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也存在着严重的分裂。一些人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甚至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另一些人则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认为中美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

这种认知上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摇摆不定。

美国内部的这种撕裂,削弱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盟友对美国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他们担心美国的对华政策会损害自身的利益。

一些国家开始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不愿完全倒向任何一方。这种趋势,对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构成了严峻挑战。

布林肯的“餐桌理论”,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美国是世界的主宰,其他国家必须服从美国的安排。然而,这个前提已经不再成立。

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和全球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正在从单极走向多极。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美国的“餐桌”并非唯一的选项。他们可以选择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这种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种合作的典范。它连接了亚欧非大陆的众多国家,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这表明世界各国对合作共赢的渴望。

全球格局的变化,对美国构成了严峻挑战。美国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放弃其霸权思维,与其他国家平等相待,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否则,美国将被时代所抛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双方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彼此的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和决心。

我们不怕挑战,也不怕竞争。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有决心、有能力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未来,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中国都将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0 阅读:112

盘点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