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宝鸡的凤翔区,有一项延续千年的民俗活动——排灯会,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陈村镇槐原村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与热闹之中。这个古老的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讲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故事。

相传,炎帝的母亲女登是一位养蜂人,因担心炎帝垦荒的烟火会殃及蜜蜂,便负气离家,来到了槐原。炎帝多日不见母亲,万分焦急,带人打着“排灯”连夜寻找,终于在满岭槐花飘香的槐原村找到了母亲 ,并进行庆贺。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槐原村的村民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晚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称为“排灯会”。

夜幕降临,排灯会上,上千名村民手持精心制作的排灯鱼贯而出,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浩浩荡荡地向着女登祠进发。排灯由灯架和木制手柄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灯架通常是方形或八角形的木质架子,上部大下部小,用白纸糊住四周,再贴上造型新颖、五颜六色的特色剪纸,框内点上大红蜡烛,寄托着美好寓意。这些排灯造型各异、色彩斑斓,有的描绘着神话传说,有的展现着田园风光,每一盏都凝聚着村民们的巧思与心血。

游演现场,鞭炮阵阵,烟花飞舞,锣鼓喧天,观赏的人们欢呼声此起彼伏。一盏盏排灯在夜空中交相辉映,上千名村民手举排灯行进在夜色中,宛若一条游动的火龙,场面蔚为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看。即使寒风阵阵,天空中夹杂着雪花,也丝毫无法减退人们观赏和参与排灯游演的热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排灯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会制作精美剪纸的手工艺人逐渐减少。但近年来,当地通过举办排灯文化艺术节、成立女登文化研究会等方式,让这一非遗项目重新焕发生机,规模越来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响亮。2022年12月,排灯会成功入选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凤翔排灯会,不仅是一场灯光的盛宴,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孝道精神的传承。它让人们在欣赏绚丽灯光和热闹表演的同时,也铭记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