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果采收要分期摘,轻拿轻放保果粉,这样分级包装增收益

维度说车 2025-02-15 19:06:26

在桃果的丰收季节,每一颗饱满的果实都承载着果农们的心血与期望。桃果采收看似简单,实则蕴含诸多门道,其中分期采摘和轻拿轻放这两个环节至关重要,能直接影响到桃果的品质,进而决定最终的收益。

当桃果开始成熟,漫山遍野都是诱人的红扑扑。若此时不分生熟,一股脑地全部采摘下来,往往会使果实品质参差不齐。数据表明,在一次性采摘的情况下,成熟度不高的桃果占比可达30% ,这部分桃果口感酸涩,不耐储存和运输,销售价格相比成熟度的会低出近一半。比如,成熟的桃果能以每斤5元的价格进入高端市场,而不成熟的则只能以每斤2 - 3元的价格进入普通市场。

这是因为桃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果皮、果肉、果核部分的发育程度不同。成熟期的果皮色泽鲜艳,厚度适中,含糖量能达到12% - 15% ;果肉质地细腻,汁水丰富,糖分含量最高。而未成熟的桃果,果皮硬度较大,含糖量可能只有6% - 8% ,果肉口感生硬。这种发育程度上的差异,使得一次性采摘很容易导致商品性降低,损失经济效益。

分期采摘是保障桃果品质的第一步。一般来说,从果实开始变色到完全成熟,大约需要10 - 15天,这段时间应分多次进行采摘。以常见的早熟品种为例,当果实开始露出红色,含糖量达到7%左右时,进行第一次少量采摘,采摘量约占全园果实的10% 。此时采摘的主要是那些生长在果枝尖端的果实,它们成熟的度较高。再过一周左右,当果实整体色泽变红,含糖量提升至10%左右,进行第二次采摘,采摘量可增加到30% 。当果实完全成熟,外观色泽鲜艳有光泽,含糖量达到12% - 15% ,果柄处略显黄色时,进行最后一次采摘。通过这样细致的分期,同一批采摘的桃果成熟度基本一致,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商品果率可从一次性采摘的7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采摘下来后,轻拿轻放同样不可忽视。桃果果皮薄嫩,在采摘、运输过程中受到磕碰极易损伤,导致落果、烂果。有数据显示,在粗暴处理的情况下,桃果损失率可达20% 。这是因为桃果果皮表面的保护细胞在受到外力挤压后,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液渗出,吸引病菌感染,加速果实腐烂。而精心轻拿轻放,可使这部分损耗降低至5%以下。

分级包装是提高收益的重要环节。依据果实大小、色泽、色泽、重量等标准,将桃果分成不同等级。大型果,直径在8厘米以上,表面光滑,色泽红润,糖度在14%以上,这些可作为高端礼品桃,每斤售价可定在8 - 10元。中型果,直径6 - 8厘米,外观较好,糖度在12% - 14%,可供应给普通商超和水果店,每斤售价4 - 6元。小型果,直径小于6厘米,或是外观稍有瑕疵,糖度在10% - 12%,可加工成果酱、果干,或进入一些小型水果店以低价促销,每斤售价2 - 3元。通过这样合理的分级,能够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使整体收益提升30% - 50%。

良好的包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采用透气、防撞的包装材料,如纸质蛋托或特制的塑料网套,在保护桃果的同时,也能提升产品档次。据统计,采用精美包装后的桃果,在市场上的辨识度明显提高,消费者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销售量能增加10% - 15% 。

在桃果的采收与处理过程中,从分期采摘到轻拿轻放,再到分级包装,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只有严格把控这些环节,才能让桃果以更好的品质走向市场,收获更高的收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