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的自律:苦事不宣,乐事不扬,闲事不管

飞绿聊情感 2024-12-13 04:11:19

作者:子墨

人活着,不要太放纵自己,少点苛求,多一点自律,或许,会活得更加快乐。

一、高级的自律:苦事不宣

夜幕悄然降临,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覆盖了大地。独坐在昏黄的灯光下,生活中,苦难如同随时可能袭来的暴风雨,将我们笼罩在阴霾之中。

然而,真正自律的人懂得,苦事不必宣之于口。“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苦涩,那些轻易将苦事倾诉出来的人,或许能得到一时的同情与安慰,可这往往也只是一种表面的慰藉。

就像泰戈尔说的:“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高级的自律,是将痛苦默默咽下,在内心深处将其转化为坚韧的力量。

看那越王勾践,兵败之后,被吴王夫差所俘。他的苦,他的辱,是那般沉重。

可他并没有四处宣扬自己的悲苦遭遇,以求他人的怜悯。相反,他默默地承受着,卧薪尝胆,在暗中积蓄力量。

他管理马厩,忍受着各种屈辱,却从未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展示给敌人或者周围的人看。

这种苦事不宣的自律,最终让他得以复国成功,成就一番霸业。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稍有挫折便四处抱怨,将自己的苦事像祥林嫂那般反复诉说。

他们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同情,却在诉说中逐渐失去了自我成长的能力。

而那些自律之人,无论是面临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困境,还是感情的挫折,他们总是默默地独自承受。

或许在夜深人静时,他们会独自舔舐伤口,但当黎明到来,他们依然面带微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世界。

苦事不宣,是一种内心的修炼。正如老子所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克服外在的困难固然值得钦佩,而能在内心战胜自己的痛苦、不被苦难左右表现欲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当我们在苦涩的海洋中面临风浪时,不急于呼喊求救,而是选择自己去搏击风浪,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自律性不断提升,内心也变得更加坚强。

窗外,夜色越发深沉,灯光下的我却越发清晰地认识到,“高级的自律:苦事不宣”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这是一种默默的坚守,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在茫茫人生之海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使我们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坚定地走下去。

二、乐事不扬:低调的生活智慧

面对新的一天,阳光给世界蒙上一层薄纱,恰似生活中的乐事,美好而又含蓄。

这是一种乐事,如同春日里绽放的繁花,绚丽多彩且充满生机。

然而,真正有涵养、懂得生活真谛的人,却不会将乐事大肆宣扬。“满招损,谦受益。”古训仿佛在无声地告诫我们,过度张扬乐事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

乐事一旦被过度宣扬,就像那开得最盛却被过早采摘的花朵,容易失去原本的美好。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智者践行着乐事不扬的准则。

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但他却未四处宣扬自己在简陋环境中的自得其乐。

他将这份快乐默默地珍藏在内心深处,如同守护着一颗珍贵的明珠。这种低调,让他的品德更加高洁,也使他在宁静中不断涵养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一旦有了些许乐事,便迫不及待地广而告之。

或是取得了一点小成绩,或是得到了一份小惊喜,就想让全世界都知晓。他们在分享乐事的同时,也可能在无意中招人嫉妒。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分地炫耀乐事,就如同树大招风,可能会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乐事不扬,就像是将自己的幸福悄悄地包裹起来,既保护了这份幸福,也避免了因过度张扬而引发的他人不良情绪的反弹。

乐事不扬,更是一种内心的自在与知足。真正的快乐,往往是内心深处宁静而持久的满足。

苏轼一生坎坷,但他总能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乐事。

他被贬黄州,生活清苦,却能写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诗句,享受着自然赐予的乐趣。

但他没有把这些乐事变成炫耀的资本,而是在内心细细品味,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这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态度,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左右,专注于内心的喜乐。

当我们学会乐事不扬,就像是在自己的心田里开辟了一方宁静的花园。

每一份乐事都是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默默散发着芬芳,只有自己能真正领略其中的美妙。

我们在这份低调中,涵养自己的品格,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充实。随着晨霞渐渐散去,阳光洒满大地,我深知,乐事不扬就像这缓缓升起的太阳,虽不耀眼,却能长久地温暖我们的生活。

三、闲事不管: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边界感

当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街头巷尾,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摇曳。

悠闲时光里,所谓闲事,恰似那路边随风飘荡的柳絮,看似近在咫尺,却与自己并无根本的关联。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总有许多事情看似亟待解决,实则如同他人庭院中的荒草,并非自己份内之事。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句俗语虽看似有些冷漠,却也蕴含着一种生活的哲理。

古往今来,因管闲事而陷入麻烦的例子不胜枚举。

王熙凤,她性格泼辣,喜好揽事,贾府上下诸多闲事她都要插一手。为了三千两银子,她插手张金哥与守备公子的婚姻之事,虽一时威风凛凛地管着所谓的“闲事”,可最终却种下恶果,不仅害死了两条人命,自己也深陷泥沼,被人怨恨。她的遭遇仿佛是一个警示,过度地涉足闲事,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是非之中。

然而,“闲事不管”并非是一种自私冷漠的处世态度,而是一种明晰生活边界的智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重心,我们需要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家庭的和睦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我们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别人的闲事上时,自己的生活就可能会陷入混乱,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在别人的生活琐事中东奔西撞,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人总是热衷于干涉他人的生活。他们对别人的职业选择、婚姻状况乃至日常习惯都要指指点点。

这种所谓的“管事”,往往是一种缺乏边界感的表现。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选择。

就像一朵盛开在路边的野花,它不会去干涉旁边小草的生长,而是各自在阳光雨露下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

闲事不管,也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从容的体现。当我们不为他人无意义的闲事所扰时,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泓清泉,清澈而平静。

我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之上。

陶渊明远离官场的喧嚣和闲事,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专注于自己的田园生活,在简单的农事和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这种对闲事的超脱,让他成为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其实,“闲事不管”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一种智慧启示。

所以,无论怎么样,最高级的自律,就像一道无形的篱笆,将我们的生活圈定在一个明晰的范围之内,让我们可以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精心耕耘,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不受外界闲事的纷扰,朝着自己的生活目标稳步前行。

0 阅读:16

飞绿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