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内卷,中国车企为了出海卖车,还特地买船厂 建船队,那中国车企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呢,直接租船不好吗?
2024年初,比亚迪第一艘滚装船“开拓者1号”投入运营,上汽集团也投资百亿打造14艘船,奇瑞汽车更是在去年,就向造船厂订购了3艘7000车位的滚装船,这么多的车企爱上买船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
但出现这一原因其实是中国汽车出口暴增。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585.9万辆,相较于2023年的491万辆增加了近百万辆,蝉联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其中奇瑞汽车出口量为114.5万辆,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但你知道吗,奇瑞单车净利润却只有900多,主要就是因为汽车出口运费太贵,像这些专门用来运输汽车的滚装船,日租金达到了15万美元,从我国海运出口到欧洲大约40-60天,总共需要花费900万美元。
就按一艘滚装船6500个标准车位来计算,一辆车运输成本就要近14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800元。即便是2023年国产新能源老大比亚迪,平均一辆车的利润也不过才刚超9000元,这样下去,挣得还没赔的多。
更不要说,目前美国拥有着全球最多的滚装船,日本则是掌握着全球市场最多的滚装船运力,占到了全球的38.88%,我国仅占4.83%,我国汽车出口的猛增也让滚装船运费暴涨5倍,甚至《上海汽车报》还曾报道过,韩国某船运公司宁愿空舱出港,也不愿意开放给中国车企,这样的情况也不难理解,我国车企为何要跨界内卷了,那造船真的比租船更有性价比吗?
造船比租船更划算吗那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就拿上汽集团来说吧,2025年的海外销售目标为150万辆,按前面计算的1万元一辆的运费来计算,运输成本大约需要150亿,滚装船的造价则按比亚迪新打造的船舶造价来算。
开拓者1号可满载约4000辆新能源汽车,常州号能搭载近5000台新能源车,第三艘合肥号更是运载能力十分强大,搭载7000 辆汽车(第四艘运载量一样),可满足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装载需求,这四艘滚装船共能搭载2.3万辆车,一次运输可节省约2.3亿人民币。
总投资为27亿元,这样算下来,只需要运输12次就能回本,也就是27.6万辆车,相较于2024年比亚迪出口的108.2万辆车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自己造船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还能将空余舱位出租给其他车企,避免别的国家卡脖子,所以说这么多车企几十上百亿的造船出海,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当然,这些也都离不开我国造船业的强大,能一次承接如此多船舶的制造,像我国的三大造船厂平均五天就能交付一辆新船,就比如这艘全球装载量最大的LNG绿色动力汽车运输船,一次可运输7800辆汽车,不仅运载能力强大,还具有着清洁高、油耗低、盈利能力强等特点,让我们为中国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