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中国大学教师数量呈现飞速增长。
大多数人认为高校老师受人尊敬,收入不错,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可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真实的高校老师,面对着科研和备课两大压力,尤其是前者,没有科研就没有论文,没有论文就不能升职,有人40多岁了还是讲师,虽然课堂上受学生欢迎,但因为没有论文,迟迟无法升职成副教授或者教授,何其令人“悲哀”。
在高校,科研是硬任务,也是衡量一座学校实力的重要指标。
这些任务自然落到青年教师的身上,老教授们已功成名就,掌握多种资源,青年教师要向往上爬,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01
现实的大摆锤
“我好些个同事都有神经衰弱,甚至精神压力大到大把大把的掉头发。”
来者是一名叫张雪的大学教师,她向睡眠中心主任诉苦道:“我觉得自己像个气球,白天面对学生和同事强忍着,下班后就装满了气,有时候情绪失控还会对家人发火,发完火又后悔。”
起初的张雪,对自己大学老师这份职业很满意,每逢亲朋好友提到工作的话题,她总是能引来羡慕的眼光,也深受父母的支持和认可。
可想不到现在的她,谈到这份职业竟一脸辛酸:“因为除了要完成授课任务之外,还需要在科研方面做出成绩,熬夜对我来说真的是家常便饭,基本没有早睡的时候,早些年年轻,身体还吃得消,这几年年纪上来后,常常是从关灯到睡着要2个小时。”
每天连着十几个小时盯着电脑,用眼过度加上睡眠不足,这让张雪的眼压升高不少。
因为担心眼睛健康,她的失眠再次加重。
不但睡得晚,还醒得早,一晚上的总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左右,常常是凌晨4点就醒来,再迷迷糊糊眯到6点。
02
精准打击
她也有过自救。
20年初的时候,张雪开始练习观息法,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她坦言自己总是坐不住,不是背上痒、就是烦得做不下去,要不然就是腿疼、屁股疼,担心闹钟没响、总想看时间、想快快结束,很是煎熬。
一个人的情绪困扰问题越严重,他的睡眠问题就越严重,并且睡眠不好,反过来也会导致焦虑症状恶化,张雪就是典型的焦虑性失眠。
在进一步了解张雪生活习惯及作息后,睡眠中心主任生成了一幅画像:
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有遗传史),睡眠总时间不够、多梦(2-3天/周),但自觉白天精神亢奋;
因失眠导致思考能力下降、眼睛眼压升高,睡前习惯控制不住胡思乱想,睡前有饮水习惯,睡前看手机;
上床时间22:30,关灯就寝22:30,入睡需要30min-2h,夜间觉醒0-1次,每晚服用1/2片思诺思;
因为大学上课上午无课,所以有赖床及长时间躺床习惯。
根据画像,主任向其推荐了睡眠改善训练营。
听到训练营,张雪问出了心里的疑惑:“这是什么治疗方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真的有效果吗?”
主任让张雪放宽心,“训练营开展的是全方位多维度的科学睡眠管理服务,会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睡眠服务流程,是解决失眠的一线干预措施,简单易懂,容易操作。”
03
正中靶心
面对陌生的失眠治疗方案,张雪犹豫了。
在掏出手机查询一番资料后,她决定试一试。
第一周行为管理计划
张雪半夜醒后会看时间,之后再睡觉就静不下心,很难再睡着,白天还容易走神。
管理师嘱咐她,夜间醒后禁止看时间,醒后接着睡,如果睡不着可醒后呼吸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还告知她睡前避免喝水,避免起夜。
第二周行为管理计划
这一周张雪严格执行固定时间起床的管理,白天也没有午睡。
在意识到自己运动量不足后,听从安排,每两天1次羽毛球运动+骑自行车1小时+每晚睡前冥想。
她告诉管理师,这周自己睡得特别好,有一次还差点都睡过了头。
第三周行为管理计划
现在张雪中午会用冥想代替午睡,每次30min,还增加中等强度运动30-60min,晚上入睡时间缩短很多。
但是偶尔会出现肌肉紧张、腿部酸痛的情况。
在第四周的行为管理计划上,管理师将肌肉放松训练加了进去。
第四周行为管理计划
坚持午间冥想后,张雪白天精神状态有所好转。
养成了规律作息,规律生活,改掉了夜间醒后看时间的习惯。
自诉晚上1/4思诺思,其实跟1/2思诺思效果差不多,但自己心理上必须要吃1/4才睡得好。
偶尔会感觉早上工作困倦、午饭后和晚饭后困倦的情况,但能控制自己不睡,坚持肌肉训练。
管理前中后数据对比
四周睡眠行为管理后,张雪的睡眠质量有明显提升,睡眠也更加规律。
更能够用平常心看待睡眠了,夜间醒后也没有再心慌过。
繁忙的经济社会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份光鲜体面的职业。
但是从来没有什么完美的职业,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的难处,旁人难以了解,更无法感同身受。
在街边被追赶的小贩,地铁里赶路的疲惫中年人,CBD踩着高跟鞋飞奔的白领……你说你很累,可是哪一个人又是顺风顺水呢?
芸芸众生,都在默默承受不一样的艰难。
与其羡慕别人的光鲜,不如狠下心来打磨自己。
当然,无论是轻装上阵还是负重前行,别忘了摆正心态,先明心,再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