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灵魂摆渡师: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凤凰卫视 2024-08-25 22:10:36

大连港一片特定的海域上停着一艘白色的船。它不在乘风破浪,而是随着海风在海面漂浮。海鸥在船边盘旋,发出悠长的鸣叫,仿佛在为船上洒下的花瓣和思念鸣笛,带着一份份爱意漂向大海深处。这是一场海葬仪式。67岁的陈琦是一名海葬船长,也被称为“海上灵魂摆渡师”。死亡这个被常人忌讳的话题,陈琦一年要经历许多回。

从下海到出海

“生命之源起于大海,大海之恩铭刻于怀。逝者遗骨回归大海,愿先灵长瞑于此,保佑家人身体健康、生活昌盛。老人一路走好!我们来送你来了。”陈琦带着老人的家属对着大海三鞠躬,然后把插上鲜花的可降解骨灰盒缓缓放入海水中。

近几年,船长陈琦每年要出海七百多次,每年有七千余具骨灰从他的船上洒下大海。不过二十多年前,他刚从事这一行业时,一年的海葬数量寥寥无几。

上世纪80年代,迎着改革开放下海创业的浪潮,看好大连旅游行业发展的陈琦从国企辞职,并用几乎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条船,做起了观光海钓。1997年成为陈琦从事海葬事业的转折点。那一年,朋友找到陈琦,想用他的船为家人做海葬。

“朋友他也忌讳,怕我不干。他说一定别让人看到这事。我倒是不怕,但我这船怕,大家都忌讳这个(船做过海葬)。当时他是一个船长,我也是一个船长。我挺敬佩他对海的情怀,以海为生,最后回归于海,是不是还挺浪漫的?”

不过,第一次举行海葬仪式,陈琦略显狼狈。“把骨灰撒到海里去了。骨灰是干燥的粉末状的,飘得哪儿都是,弄脸上、弄嘴里,所以我们都知道骨灰什么味儿。给人感觉特别不好。”这次“草率”的海葬活动让陈琦成了旅游同行眼里的“瘟神”。闲言碎语中,陈琦的生意也变得门可罗雀,他索性全心投入海葬事业。

忌讳

受“入土为安”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早期的海葬事业举步维艰。“一年十几具(骨灰),一共出两趟船。”让陈琦更发愁的是人们对死亡的避之不及。“当初,标语都不敢面朝老百姓。离那个大楼二三百米呢,但他们觉得看到‘葬’字就不舒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就告我们。附近新建楼房,卖不出去了,就到处投诉我们。”

来到目前停靠的码头前,陈琦带着他的船先后换了8个地方。人们忌讳他的事业,甚至连他也变得不受待见。“知道我干这个,同学聚会了我也很少参加。虽然大家有时候也叫,但是总有人忌讳,只是不说而已。”

陈琦坦言,来找他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种是高知的,对海的热爱、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意义都看透的人。还有一部分就是比较保守的,经济上比较困难的,确实是买不起墓地。”

在人口基数大的国家,土葬会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相比火葬而言,海葬更加环保。2012年,在官方对海葬的大力推广下,很多城市由政府出资给予家属经济补贴。陈琦除了接待个人海葬外,也开始承接官方集体海葬。

为了避免第一次海葬时的狼狈,也为了让家属们能更好地和亲人道别,他研制了海葬降解罐。“我们是全国第一个研制海葬降解罐的。把骨灰装在一个可降解的容器里,投放到海里,这样很完整也很庄重。”在陈琦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情感问题。

每次海葬仪式前,家属会在船员的协助下,将骨灰装入特制的降解罐中

离别

随着人们对海葬的了解日益增加,海葬业务逐渐扩张,陈琦的团队也从起初的三四人增加到了二十多人。他的妻子和儿子也加入进来,妻子是海葬仪式的主持人,儿子负责接待家属。

一个不大的甲板,让他们见证了不同的家庭和种种的离别。“有一个作曲家走了。他让我们把他写的所有乐谱都摆在那。他生前就安排了‘这些东西随我一起走。’”

陈琦(左一)正在和船员进行海葬仪式

陈琦曾主持过一个单人海葬。逝者的女儿制作了关于父亲一生的视频,并在船上循环播放。“她父亲在他没死之前把他要感恩的人,做错过什么事儿,冤枉过谁,都一一地说出来。葬礼上给了每人一个相册,里面有一个光盘,把来来往往的人生记录上。你说参加葬礼的人能不感动吗?”

还有一位老太太,在船上为丈夫跳舞送葬。“她和丈夫年轻的时候是文工团的。老伴儿看好她的时候就喜欢她跳舞。她说要跳支舞送他。船还晃,晃她也跳。”在摇摇晃晃的甲板上,她倾尽全力,只为让爱人最后再看一次自己跳舞。

甚至还有人和陈琦“预约”后事。陶仁洲,今年85岁高龄,在2019年查出患有癌症。老人在参加亲家的海葬时,第一次坐上了陈琦的船,并被整个仪式深深触动。“致辞很感动人,现在一想我都有点情不自禁。就从那一刻,我就决定将来我和老伴我们要海葬。在陆地上买墓地会给子女添麻烦,海葬就很方便。”

陈琦(右一)拜访陶仁洲夫妇

“我将来也去海葬!”

每一次葬礼对心灵都是一次洗礼。陈琦对人生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你再伟大,再有成就感,再富有,到时候也是一抔尘埃。看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更应该珍惜你活的时候。我跟孩子说了,我将来也海葬!”

与陈琦不同,他的父母对海葬却心怀忌惮。2018年,陈琦父亲去世,他选择土葬料理后事。“他去世以前就跟我很庄重地说‘将来我不海葬,我要回老家。’”

2023年,陈琦送走了一位百岁老人。逝者是他95岁母亲几十年的挚友。“她临走的前两天,我老母亲还去看了她。临走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咱俩可能是最后一面了。’我还说她‘你别胡说。’谁知道两天以后人就没了。”如此匆匆的离别,让陈琦更加明白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他为母亲的挚友举办了一场庄重的海葬仪式。家属为了表达感谢,还为陈琦和他的母亲做了一张老人的照片。看着家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陈琦的母亲对海葬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

被改变的还有陈琦望向母亲的心情。“我95岁的老母亲,天天打电话给我报平安。她担心我,其实我更应该担心她了。有时候觉得挺有愧的,老母亲那么大岁数了,我却没尽到责任。就怕那句话说的,当你想孝顺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了。”

遗忘才是生命的终点

为了让家属可以有地方祭奠亲人,每到清明,陈琦都会开上大船带家属们出海悼念。有时一天就要跑三四趟。

不能赶到海边的家属,他也会代为祭奠。家属们把祭品从四面八方寄到陈琦这里。即便只是一篇追念信,陈琦也会替家属诵读完后,和花瓣一起撒向海中。对于这项服务,陈琦从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情感。”

陈琦替家属诵读追念信

有一位72岁的老人让他至今记忆深刻。“他坐火车从早上坐到中午来大连找到我们,要在海边撒点鲜花就走。我能让他走吗?他说‘我老伴给我父母买的墓地,她却要求海葬。我没有老伴我连个衬衣我都找不着。我老伴走了,我不知道我能活几天了。’”

“他问我坐船要多少钱?我说‘不要钱,就凭你对老伴这个情感,这个钱我拿了。’”陈琦带老人驶入大海深处,撒下寄托自己思念的鲜花。老人迎着海风对远处大声呼喊:“每年清明我必到。岁数大了,我也到。我就是雇人,也让他给我领这儿来,知道不?你就放心这一点,什么你都放心。现在我就是怕晚上,你也知道我胆小,没有你在,晚上我睡不着……”

海葬仪式不仅是为逝者办的,也是为生者。逝者随着一片蔚蓝归于平静,生者则托海浪带走自己的思念。死亡是分离,是痛苦。但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永恒的消失。

日落时分,陈琦坐在驾驶舱里,出神地凝望着无边的大海。“你能掌握生命的长度吗?掌握不了。但是你把有限的时间过得更丰富、更幸福、更愉快,这个生命的价值就高了。”

来源:冷暖人生

编辑:蒋涵琦 王锦澄 王辰现

3 阅读: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