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查看1959年的第一批特赦名单时,各位读者心里可能就会冒出两个疑问哦。在这份名单里,排在首位的是有着“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中将司令”以及“徐州剿总中将副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这些头衔的杜聿明,还有一位是“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的王耀武。这时候大家可能就会琢磨了,这杜聿明和王耀武,他俩到底谁的职位更高一些呢?另外,还有个情况也挺让人疑惑的,在1948年12月25日公布的首批四十三人的头等战犯名单当中,怎么只有杜聿明在列,而王耀武却不在这份名单里呢?这其中的缘由确实值得探究一番。
要知道杜聿明和王耀武谁的职务更高,咱们看看王耀武另外两个职务情况就清楚啦。先看第一个职务哦,王耀武担任着“中执委”呢,可杜聿明并没有这个任职。再瞧瞧第二个职务,王耀武是“山东绥靖统一指挥部主任”呢。从名义上来说,像和杜聿明一同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刘汝明,他可是身兼第四绥靖区司令、第八兵团司令这些职务哦;还有李延年,他既是第九绥靖区司令长,又是第六兵团司令呢。按照道理来讲,刘汝明和李延年他们在相关事务方面都应该归王耀武来指挥呢。通过这两个职务的对比,也就大概能看出王耀武在职务方面和杜聿明相比的一些情况啦。
你知道吗?在特赦名单上,杜聿明是排在王耀武前面的。但可别就此认为杜聿明的军政职务就比王耀武高哦。实际上,杜聿明他就只有军职而已,并没有涉及地方的管理权力呢,所以严格来说,他还算不上是那种能掌管一方的“封疆大吏”哟。
当我们仔细去查看第一批公布的头等战犯名单时便会察觉到,在这份名单里,有不少人的级别其实是比王耀武要低的。王耀武他不仅担任着省主席的职务,同时还是绥靖司令呢。那这时候我们自然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啦:按说王耀武那绝对是有资格能够进入首批头等战犯名单当中的,你看名单上有杜聿明,还有长沙绥署主任程潜、广东省主席薛岳以及太原绥署主任阎锡山这些人,他们所担任的职务和王耀武的类似,可为啥偏偏这名单里就没有王耀武呢?
在抗日战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王耀武那可是实实在在地立下了赫赫战功呢。不过呢,要是把他的功劳和薛岳比一比的话,或许还未必能比得过薛岳哦。你看啊,薛岳那可是在相关的“功劳榜”上赫赫有名,可王耀武却落得个“名落孙山”的结果。从这事儿就能看出来,在抗日战争当中,功劳大小其实也就是个参考的因素罢了,甚至都未必能成为最终决定能否入选某个榜单或者获得某种评定的关键因素呢。
当我们仔细去查阅那些和王耀武相关的史料时就会察觉到一个情况,那就是他既没有被列入首批头等战犯的名单之中,而且在第二批头等战犯名单里同样也找不到他的名字。这里面其实是存在诸多原因的。比如说,他拒绝去执行炸毁济南黄河大桥这样一个举动,而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解放军对济南发起攻击,这很可能就是致使他未被列入头等战犯名单的重要原因当中的一个呢。
大家都知道,王耀武这人呢,是既憨厚又聪明的。就说扔毒气弹这种事儿吧,他那是绝对不可能去做的。而且呢,不光是不会去扔毒气弹,就连济南城他都没想着要去拼死坚守呢。
在济南战役爆发的十四年前,粟裕和王耀武就已经有过一番较量啦。那是在当年的谭家桥战斗当中呢,王耀武带领着七十四军的前身,也就是补充一旅,和由粟裕担任参谋长的红十军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恶战。至于这场战斗到底谁胜谁负,大家可以通过去搜索相关资料来了解哦,在这里呢,就不详细去说了。
在济南战役的前一年,发生了莱芜战役。在那次战役当中,粟裕成功生擒了李仙洲。而在此之后,粟裕针对王耀武做出了一番评价。他表示,经过一年多对王耀武的了解,发现王耀武在指挥方面,在蒋介石的军队当中属于是比较有才干的那一类人。
话说在莱芜战役当中,李仙洲不幸被俘了。这一情况发生之后,王耀武心里就琢磨开了,他想着济南这地儿怕是守不住喽,于是就有了一个新的打算。他计划着把驻守在济南的十万大军全都调往徐州那边去。为啥要调到徐州呢?原来啊,他是想以徐州作为中心,凭借着这调过去的十万大军,再加上原本徐州那边的兵力,凑成一支多达九十万的精锐之师,然后依靠这些兵力构建起一道坚固无比的防线。他想着,要是这一仗打赢了呢,那可就能让整个大局稳定下来;就算万一打输了,好歹也能保住半壁江山呐,不至于让局面变得太难看。
王耀武想出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得到了“国防部长”何应钦以及“参谋总长”顾祝同的高度赞同。不过呢,要想让蒋介石点头同意,还得费一番功夫去说服他。王耀武这人挺会交际的,他在国民党内部结交了不少朋友,就连蒋介石身边的亲信和他关系也都很不错呢,就比如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就是王耀武的好友。于是,王耀武为了能顺利推动自己的这个计划,便邀请陈布雷一起去给蒋介石汇报他自认为的“最佳方案”。
王耀武可是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工作,本想着能有个好的结果呢,可谁能想到,最后却碰了个大钉子,闹了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当时他这“汇报”才刚刚开了个头儿,那老蒋就跟发了失心疯似的,一下子就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对着王耀武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这还不算完,骂完之后呢,老蒋居然还下达命令,让王耀武去炸毁济南黄河大桥呢。
蒋介石想让王耀武成为第二个韩复榘那样的角色,面对这样的要求,王耀武嘴上倒是应承了下来,可心里却是一万个不乐意,并且有着自己的盘算。要知道啊,当年韩复榘为了阻拦日本人的进攻,曾经下达命令炸毁了铁桥。可如今呢,蒋介石让王耀武也采取类似的做法来阻止解放军的进攻。王耀武心里就琢磨开了:“我要是也学着炸掉那桥,能行吗?绝对不行啊!先不说这么干了肯定得落个千古骂名,就从实际情况来看,解放军也不太可能会从这里发起攻击。依我看呐,解放军的主力大概率会从西侧展开攻势,他们要是一动手,首先就会切断我这儿唯一的补给线——济南机场。所以啊,这桥可不能轻易就炸掉,不到那种实在没办法、万不得已的地步,绝对不能这么干。我就派一小部分部队在那儿严加防守着,也就差不多啦。”
在那段历史中,有这么一件事儿,王耀武对于黄河大铁桥那是坚决不主张去炸掉它的。然而呢,这桥最后还是没能逃过被炸的命运,不过这事儿到后来可就和王耀武没一点儿关系啦。具体是怎么个情况呢?那得从济南战役说起,济南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24日。之后呢,一直到了1949年2月的时候,老蒋才安排空军去炸这座黄河大铁桥。这一炸,就把大桥的三孔钢梁部分焊件给炸坏了。好在呢,经过一番电焊修补的处理之后,这桥又能够恢复通车啦。
话说王耀武啊,他没有去炸黄河大桥,就这一点来讲,也算是立下了一份功劳呢。而且呢,从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情当中,咱们不难发现,他受秦琼的影响那可是相当深的哦。
话说王耀武去视察了黄河大桥,在视察完毕之后呢,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就是只许对黄河大桥进行保护,绝对不可以将其炸毁。这事儿完了之后,在返程的途中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王耀武他们碰到了一个已经被逮捕的我方军队的侦查员。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大发雷霆,直接就下令把人给处决掉了。但王耀武不一样,他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并不是那样的暴跳如雷,也没有立刻就说要处决这个侦查员,反而是径直走上前去,还打算给这个被绑着的侦查员松绑呢。
王耀武身边的人后来有过这样的回忆:那时候是在茂岭山下的场景,王耀武偶然间看到有几个士兵正押着一个被绳索紧紧捆绑着的人。出于好奇,他便上前去询问情况,这一问才知道,原来被绑着的竟然是解放军的一名便衣侦查员。
有一位侦查员,他的左肩不幸中了枪,鲜血不停地流着,而且还被绳索紧紧地捆绑着。这时候王耀武看到了,发现那绳子勒得实在太紧了,于是就走上前去,想用手把绳子挑松一些。可没想到,这位侦查员却怒目而视,还狠狠地骂了王耀武一顿,说道:“我们华东野战军肩负着重要任务,那就是要解放济南府,还要活捉王耀武呢。要是我能有机会见到王耀武本人的话,我一定会明明白白地告诉他,打开城门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没有其他的选择。”
王耀武呢,面对当时的情况,并没有生气发怒,反而是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吩咐手下的人,要好好对待眼前的这个人。随后,他转身走回到自己的吉普车上。就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听到他不停地在那里发出赞叹之声,连连说道:“这人可真是条汉子,是那种特别硬气的汉子呢!”
咱们可以从王耀武后来的一系列举动当中,去试着探寻一下那位侦查员最终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从中应该也能看出一些苗头来呢。
王耀武接过那份请示报告,只见前几日他自己亲笔写下的“密裁”这两个字赫然在目。不过这一回,他思索片刻后,拿起笔来,将那已经批示好的“密裁”二字缓缓划掉了,随后,工工整整地重新写上了“全部放掉”四个字。就这样,原本批示的内容被他彻底更改了。
王耀武在写完一些内容之后,手中的笔并没有就此放下。只见他进入了长时间的沉思状态,过了好一会儿,他又提起笔接着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留市内,立即分别送出济南市。”
警察局局长当时可真是大吃了一惊,他压根就不知道就在刚才,王耀武已经见过一位英勇不屈的侦查员了,而且还深受触动呢。这局长呢,还想着拿老蒋的命令来压一压王耀武,觉得这样或许能让王耀武听从安排。可哪成想啊,只见王耀武脸上毫无表情,就那么伸手拔出了手枪,还“咔嚓”一声打开了保险,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掷地有声地说道:“何必把事情做绝呢,放掉吧。我再说一遍,放掉!”那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呢。
要知道,老实人一旦发起火来,那可不得了,往往是最可怕的。就像当时的情况,警察局长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面对王耀武下达的命令,他是一点儿都不敢迟疑呢。当下,就立刻依照王耀武的吩咐,把那多达二百多个被关押着的人员,全部都给释放了。
杜聿明曾表示自己是被文强所救,而王耀武呢,情况就不一样了,是他自己救了自己。那这王耀武的是非功过到底该怎么去评说呢?这可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你想啊,如果当初他真的完全依照蒋介石下达的指令,把黄河大桥给炸了,那历史又会对他给出怎样的一种评价呢?这一系列的情况还真挺让人深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