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苏34变“飞行棺材”,验证中国选对路,歼10未来或将失业

梦境边缘人 2025-02-18 11:03:44

提起战斗轰炸机,大部分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大概就是俄罗斯的苏-34。歼轰-7是我国早期研发的战斗轰炸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空军守护领土空域的骨干力量。

俄乌冲突中,苏-34战机表现不佳,被许多人称为“飞行棺材”。  这似乎印证了中国当年放弃发展同类型战斗轰炸机的决策是正确的。战场上,苏-34战斗轰炸机是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机型之一,经常担负着贴近目标的精确打击任务。苏-34频繁出动,增加了其被击落的风险。2023年12月22日,乌克兰空军公开表示:西方媒体纷纷炒作这一消息,声称如果乌克兰方面的说法是真的,这将标志着乌克兰在持续已久的俄乌冲突中,罕见地在空中战场取得重大进展。为了证实这一消息,乌克兰航天专家瓦列里·罗曼年科接受乌克兰电台采访时,详细补充了一些具体情况,语气十分肯定。三个俄军飞行员驾驶苏-34战机在乌克兰南部投下数百枚炸弹,浑然不知“爱国者”导弹射程已超过160公里,来不及反应便被击落。

面对乌克兰方面的大肆宣传,俄罗斯军方目前保持沉默,没有公开回应。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空军确实损失了大约十架苏-34战斗轰炸机。不过,这些损失并非集中在同一天发生,而是分散在不同时间段。俄罗斯的沉默让一些人怀疑乌克兰在玩心理战。例如,军事评论员鲍里斯·罗津指出,乌克兰公布的照片其实是2022年的旧照片。

虽然乌克兰是否真的击落了苏-34尚存争议,但苏-34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它已成为飞行员眼中危险系数极高的战机,如同“空中棺材”。苏-34战斗轰炸机最初设计时,为了增强其近距空中打击任务的生存能力,采用了厚重的机体结构。然而,随着现代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即使拥有厚实的装甲防护,苏-34仍无法完全避免被击落的风险。苏-34战机战场损失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其航电系统技术相对落后,以及俄罗斯空军作战体系存在协调性不足的问题。

苏-34战机的航电系统性能不足,一旦被敌方导弹锁定,生存几率极低;加上俄军空战体系协同性差,进一步提高了它被击落的风险。眼下苏-34战机在战场上多是孤军作战,缺乏有效支援。 凭借美西方提供的卫星侦察等情报,乌克兰军队就能轻松将其锁定,苏-34的处境堪忧。现代空战环境下,飞机进行近距离空中攻击风险极高,这让苏-34这种战斗轰炸机的作战效能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中国早期虽研制过战斗轰炸机,但很快认识到这种飞机的不足,果断转向发展多用途战斗机,如今看来,这步棋走对了。中国空军战略调整,放弃重型战斗轰炸机后,全力发展多用途战斗机歼-16,以此提升空军实力。歼-16比歼轰-7更大,能携带高达12吨的弹药,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使其具备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总的来说,歼-16的综合性能与美国F-15E不相上下。网上流传的数据显示,歼-16战斗机的翼展达14.7米,机身长度为21.95米,其飞行高度可突破17300米,最大航程更是达到3900公里,并能以两倍音速巡航飞行。

歼-16战斗机不仅火力强劲,还装备了一门30毫米口径的Gsh-30-1机关炮,配合多种导弹,例如鹰击-62、鹰击-83和霹雳-9,形成强大的攻击体系。歼-16战机设计中,巧妙地整合了红外探测器、激光测距仪和电子战吊舱等先进设备。这使得它能够主动或被动地干扰敌方电子系统,实现超视距攻击,并具备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歼-16战机自2011年首飞,到2015年,其生产数量已不下50架。

目前,歼-16战机的服役数量至少在350架到400架之间,如此庞大的规模显著增强了中国陆地和海上目标打击能力。歼-16早期型号,和歼-20一样,也曾受制于发动机技术。当时的动力来源是涡扇-10发动机,推力大约为125千牛,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瓶颈。为提升性能,科研人员决定对涡扇10发动机进行改进,预计升级后推力可提升约12%,达到140千牛。歼-16战机发动机改进成功后,将彻底解决长期存在的动力不足难题。

有了自主研发的涡扇10发动机,中国不再受制于发动机进口数量的限制,可以持续不断地生产歼-16战斗机及其配套的发动机,这将极大提升中国空军的实力。歼-16战斗机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曾经被国人视为骄傲的歼-10战斗机,未来在空军中的作用可能会逐渐转变。歼-10战机主要负责近距离空战,但现代空战环境下,这种任务风险极高。

歼-16和歼-10的更新换代并非个例,所有战斗机都逃不过技术进步的淘汰命运。即使是现在先进强大的歼-16,将来也可能被更先进的机型取代,面临退役的结局。

0 阅读: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