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80年9月,华国锋同志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他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他为了新中国的未来,自己甘愿从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走下来,将国家推向新的历史时代,他是无私的、伟大的,是值得人敬佩的。
但是他仍旧给自己留了一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职务,那就是中央委员,他从这个身份出发,一直在关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以高标准,高要求约束自己,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在为党和人民奉献。

1976年,在这个令人举国哀悼的一年,党中央的两位最高领导人相继逝世,这对还未到而立之年的新中国来说是接连且沉重的打击,毛主席在最后的时间里仍然担心着当时的国家局势,于是建议自己抱有最大期望的华国锋担任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并给他留下来了三句话。
“慢慢来,不要着急。”
“照过去方针办。”
“你办事,我放心。”
这三句话就是毛主席在已经没有办法说话的情况下,用尽全身的力气用笔在纸上歪歪斜斜的写下来的,他在最后的时间里还在为家国大事担忧。

因为他知道当时的局势,一旦他走后,华国锋在这样的形势下会很难办,也很难开展接下来的工作,所以只能用尽自己的所有尽量为他铺平前方的道路,当然华国锋也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他刚上任之后老天就跟他开了个大玩笑,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的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的自然灾害。霎时间,房屋倒塌,大地开裂,百姓流离失所,在灾难面前家破人亡,这次地震让唐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也让新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中央连忙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实施一系列的抗震救灾措施,号召各地组建医疗队,带上医疗资源和生活资源,驰援灾区。

华国锋亲临灾区工作,慰问群众,了解当地情况,转达党中央对人民的关怀,他回到北京也开始着手灾后重建的工作。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当时四人帮就虎视眈眈那个最高的位置。
在那个特殊时期,江青等人掌握了极大的政治权利,他们不仅想利用舆论和扭曲事实来篡改毛主席留下的话语,还想拿到毛主席留下的机密文件,将新中国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人的默契配合下,暗中搜寻证据,果断采取措施,将他们迅速逮捕。
在此事之后,他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拨乱反正,恢复了党和国家的正常秩序,开展了多项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工作,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在他的推动下,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开始走向正常,外交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他自认为自己在政治表现与国家发展上的方针与政策有失偏颇,进而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与批评,为了压住这些声音,更为了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工作更好的推进,他主动在大会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且主动请辞,只留了一个中央委员的职务,以便日后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他推动邓小平同志出山,改革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工作,这件事他做的顺水推舟,水到渠成,把握住了最好的时机,在最合适的时间将邓小平同志推了出来,安排新中国未来的发展脉络。
他下任后经常自己去农村视察,参加国家农业委员会的工作,依旧关心着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想用自己的双手将农村人的生活再提升一个级别。
他晚年间与妻子搬去了一个小院子里,大隐隐于市,过着自己幸福且平凡的生活,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地,种点花,种点菜,生活非常惬意。除了工作的时候,几乎不出家门,待在家里看书练字。

但是只有两天他是一定要出门的,那就是毛主席的诞辰和纪念日,他总会雷打不动的去毛主席纪念堂,携带家眷为他过生日怀念他,每次他都是亲自喊行礼令。
“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在他的晚年,一直有后辈和各界人士前来拜访,但是他几乎上都不见,有传言说华老只见三种人。

第一种便是山西老乡,他愿意回忆革命的岁月与乐事,而且他离家很早,几乎上没有在家待过很长时间,年龄越来越大,他的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浓,但是由于身体和工作的原因,他没办法亲自回家看看家乡的发展与建设。
第二种便是湖南老友,他在湖南待过的年月最多,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但是湖南的建设和发展是他从无到有一手抓起来的,可以说湖南像是自己扶持长大的孩子一样,他对湖南投入很多,也有有很深的感情。

第三种便是来访的青少年小朋友,他一直认为青年就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未来早晚要交到他们的手中,所以他对青少年的教育极为重视,他也愿意让孩子们过来,让他这小院子有一点儿热闹的生气儿。
他的后半生贯穿了新中国的五十年,那个寡言少语的老人,没有留下一点儿文字来让我们看一看他的革命事迹,在盛夏的蝉鸣中,离开了我们。
参考资料:
1. 历史转折中的汪东兴:与华国锋一起浮沉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