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有癌前疾病,发展到中晚期癌较慢,但早期常无症状

内科尘先生 2023-04-14 00:09:09

结直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它的最初症状往往不容易被人们所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晚期。结直肠癌早期表现有哪些?如何早发现和预防结直肠癌呢?

一、容易患上结直肠癌的人群

1、易患年龄

发病率从50岁开始明显上升,75-80岁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但30岁以下的青年结直肠癌并非罕见。

2、家族史患者

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经患有结直肠癌,那么自己最好也要多留心身体,及时进行检查。

3、饮食结构单一的人群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低钙高磷饮食是结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促使人类大肠细胞处于极度增生状态,导致腺瘤样息肉形成,最终蜕变为恶性肿瘤。

3、不运动的人群

长时间不运动、缺乏锻炼,容易加重结直肠炎,从而增加了得结直肠癌的风险。

二、早期表现有哪些

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癌肿的增大与并发症的发生才出现症状。

1、排便习惯与粪便形状改变

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有黏液便、血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表现为肛门坠胀,便意频繁但排便不畅),粪便变细。

2、腹痛

由于癌肿糜烂,继发感染刺激肠道所致,表现为腹部持续隐痛,腹部不适或腹胀。因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加强,可出现餐后腹痛。

3、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以右腹部多见,肿块质硬,结节状。

4、并发症

肝肺转移、淋巴结转移等也是结直肠癌晚期的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说明肿瘤已开始进入晚期。

三、早期如何筛查

结肠癌具有明显的癌前疾病,且其发展到中晚期癌有相对较长时间,这为有效预防提供了机会。

首先,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及早发现病变。通过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等筛出高危者再行进一步检査,包括肛门指诊、乙状结肠镜和全结肠镜检査等。粪便隐血试验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亦非诊断手段,但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筛检或早期诊断的线索。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都进行一次粪便隐血试验筛查。

其次,对发现有腺瘤,再针对腺瘤一级预防和腺瘤内镜下摘除后的二级预防。

四、确诊的标准

结直肠癌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当疑似患者的检查结果表明存在结肠肿瘤暴露时,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有无癌症细胞。

五、被确诊后的治愈率和生存期

对于小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早中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治愈癌症。如果癌症在早期被发现,积极治疗可以获得90%以上的五年生存率。但如果晚期才被发现,治愈率就会大幅度下降。

六、高危人群该如何防治

1、改变饮食习惯

建议每天食用5-9份水果和蔬菜,减少肉类、脂肪及盐的摄入,保持膳食平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2、定期运动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降低血压,促进体内的健康代谢,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3、不抽烟,限制饮酒

抽烟和饮酒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应该尽量戒烟戒酒,保持身体健康。

综上,结直肠癌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并注意饮食和运动等生活习惯,做好预防工作。如果疑似患上了结直肠癌,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生存期。

1 阅读: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