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DeepSeek王炸组合,查看你的微信是否开通DeepSeek搜索?

技术指南 2025-02-17 15:10:54

当人们还在讨论ChatGPT与Copilot谁更智能时,中国互联网正上演着一场DeepSeek风暴,而这场风暴正在席卷每一个中国人。2月15日深夜,一个足以改写搜索市场格局的消息在科技圈炸开——微信搜索正式接入DeepSeek R1大模型,还是满血版本的。微信这个拥有12亿月活的超级APP,正在用最克制的方式,完成对智能搜索时代的终极布局。

1、微信内测接入DeepSeek R1

在元宵节的后半夜,部分用户的微信搜索框突然多出了一个神秘的"AI搜索"入口。这个被网友戏称为"AI彩蛋"的功能,背后正是DeepSeek R1模型的满血版本。与常规搜索不同,启用"深度思考"模式后,系统会实时展示推理路径,就像观看一个AI的思考直播。

此次内测的突破性在于:首次实现AI生成内容与社交分享的无缝衔接。用户可以将完整的思考过程一键转发至朋友圈或好友对话,彻底告别传统的长截图分享方式。更关键的是,这是国内首个能直接调用微信公众号生态内容的AI搜索系统,在回答中精准嵌入相关公众号文章作为信源支撑。

2、微信版DeepSeek操作全指南

解锁这个"隐藏技能"只需五步:打开微信→点击顶部搜索框→选择"AI搜索"→切换"深度思考"模式→输入问题。系统会先进行快速检索,当发现需要复杂推理的问题时,自动唤醒DeepSeek的深度思考能力。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检查和启用DeepSeek功能:

1、打开微信并点击顶部的搜索框。

2、查看是否有“AI搜索”选项出现。

3、如果有,可以进一步选择“深度思考”模式以体验DeepSeek R1大模型提供的服务

3、现在谁能体验微信版DeepSeek?

目前微信使用DeepSeek功能采用"三阶梯"开放策略:首批面向微信搜索活跃度前5%的用户,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杭等科技敏感城市;第二梯队覆盖互联网从业者及知识付费用户;最后才是普通用户的渐进式开放。这种分层策略既能保证技术压力可控,又能通过高净值用户验证产品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群体意外成为重点测试对象。教育类问题如"如何证明勾股定理"的搜索量激增,显示出腾讯在教育场景的布局野心。但这也引发隐私保护讨论——当AI开始深度介入知识获取,如何平衡便利性与信息边界?

4、微信版DeepSeek的三大杀手锏

区别于其他AI搜索,微信版本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

生态穿透力:独有的公众号内容调用权限,让答案具有微信生态的独家深度

社交基因植入:每个回答底部都带有专属分享卡片,形成知识传播裂变

混合推理模式:快速问答与深度思考的自由切换,实现效率与深度的动态平衡

特别是在医疗健康领域,当询问"糖尿病饮食禁忌"时,系统会优先呈现三甲医院公众号的科普文章,而非全网抓取的泛化信息,这种精准度正是微信生态的护城河所在。

5、腾讯全面接入DeepSeek

微信并非孤例,腾讯正在编织一张DeepSeek的应用网络:

腾讯元宝:主打职场场景,可自动生成会议纪要

腾讯元器:制造业解决方案,实现图纸智能解析

Ima.copilot:设计师专属助手,支持PSD文件直接修改

腾讯云知识引擎:企业级知识库管理系统

这些产品共享同一套DeepSeek底层架构,却在不同场景下演化出个性功能。这种"一核多端"的打法,既保证技术迭代效率,又避免生态内耗。

6、腾讯为什么要All in DeepSeek?

表面看这是技术升级,实则是腾讯的生态保卫战。当抖音搜索日活突破1.5亿,小红书成为年轻人首选搜索引擎,微信必须重构搜索价值。接入DeepSeek本质是打造"知识社交"新场景——让搜索从工具变为内容生产源头。

更深层的是数据战略。通过AI搜索沉淀的用户偏好数据,将反哺公众号内容推荐算法,形成"搜索-创作-分发"的闭环生态。这种数据飞轮效应,正是对抗字节跳动推荐算法的关键筹码。

7、基础设施革命:DeepSeek的野望

当微信、QQ、腾讯文档等超级入口集体拥抱DeepSeek,这个AI系统正在蜕变为数字世界的水电煤。它展现出与传统大模型截然不同的进化路径:不追求参数量的军备竞赛,而是深耕场景渗透率。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正在改变行业规则。某手机厂商高管透露,他们正在测试DeepSeek的芯片级适配方案。未来可能出现预装DeepSeek的智能硬件,实现开机即用的AI能力。这种软硬一体化的布局,或将重塑整个智能设备生态。

8、搜索的终极形态

微信接入DeepSeek看似是一个功能更新,实则是整个互联网认知革命的里程碑。当搜索不再是被动应答,而是主动思考;当知识不再孤立存在,而是社交网络的流动节点,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破晓。

但狂欢之下仍需冷思考:当AI成为信息守门人,如何防止算法茧房加剧?当公众号内容成为答案标准,怎样保持观点的多样性?这些问题,或许比技术突破更值得每个互联网公民深思。毕竟,真正的智能时代,不该只有一种思考方式。

0 阅读:97

技术指南

简介:分享体育观赛指南及直播渠道,科技业界资讯及技术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