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庆陵虽仓促兴建但未占用景泰洼,郭氏、王氏、刘氏均入葬

史海撷英 2023-12-26 14:38:56

天顺元年(1457年)五月十一日,长陵卫、献陵卫、景陵卫出动官兵五千人,将天寿山脚下的寿陵团团围住。随着工部尚书赵荣的一声令下,官兵们一拥而入,不但对地面建筑大肆破坏,连地下玄宫也没有放过。

天寿山是大明皇陵所在地,寿陵玄宫内还埋葬着刚刚被革去封号的前肃孝皇后杭氏。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让现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派人做出了掘坟毁陵这样的事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报复弟弟景泰帝朱祁钰。

然而到了近一百七十年以后的天启元年(1621年),据说由于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就驾崩,朝廷来不及为他挑选葬地,于是就将废弃的寿陵稍作修葺,改成了光宗的庆陵。那么这个说法是真是假呢?

庆陵的前生今世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朱翊钧驾崩,遗诏皇太子朱常洛即位。朝廷为其上谥号曰“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

就在大臣们风风火火地对万历年间的“弊政”进行纠偏之时,新天子却在八月二十八日召内阁首辅方从哲等人进宫。皇帝一面指着皇长子朱由校,让大臣们对他好好辅佐,一面“又语及寿宫,辅臣以皇考山陵工有次第对。则自指云:‘是朕寿宫。’诸臣言:‘圣寿无疆,何遽及此?’上仍谕要紧者再。”

朱常洛

庆陵的选址工作

九月初一日五更,三十九岁的皇帝朱常洛驾崩,由此成为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一月天子”。按照惯例,今年的年号还是万历四十八年,第二年开始才改为泰昌元年。但是皇帝都没熬到那一天就驾崩了,怎么办?

大臣们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将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日至除夕日十二月廿九日的这段时间纪为泰昌元年,此前的时间仍纪为万历四十八年,明年则称天启元年。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朝廷为朱常洛上尊谥曰:“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庙号“光宗”,简称“光宗贞皇帝”。

算上光宗,现在皇宫中已经有了三具梓宫,分别为神宗、光宗以及四个月前崩逝的神宗孝端皇后王氏。连遭大丧,新继位的明熹宗朱由校焦头烂额之余,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把先帝葬在哪里?

当年寿陵被废弃之后,民间一直将其称为“景泰洼”。考虑到朝廷要操办神宗和光宗这两场国丧,故而很多人认为仓促之际,只能将景泰洼略作修葺改为光宗的陵寝。清朝乾隆年间官方编修的《钦定日下旧闻考》就持这样的观点:“光宗贞皇帝陵曰庆陵,在裕陵西南,俗传为景泰洼是也。先是景泰中建为寿宫,英宗复辟,景皇帝葬西山之麓,陵基遂虚。光宗上宾既速,仓促不能择地,乃用此为陵。”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十一日,詹事府少詹事李腾芳升任礼部右侍郎,随即奉旨主抓皇陵卜选。李腾芳,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从其日后所著《相择山陵疏》可知,他在天寿山连续考察了皇山岭、潭峪岭、祥子岭等八处地点后,给出了自己的选择:“皇山岭”。

刘一燝

十月初十日,大学士刘一燝、礼部尚书孙如游奉旨对皇山岭进行覆堪,回来以后极力称赞此处“癸山丁向,至贵至尊”,是一块“百灵呵护”的吉地。熹宗立即批准于此地修建陵寝,下旨择日兴工。

天启元年(1621年)正月十九日,陵寝修建工程正式动工。到了闰二月,刘一燝再次上奏,指出陵寝内有一座小山,应当仿照仁宗献陵那样把它保存下来,“不可剥削尺寸”,所以图纸要进行修改。

然而庆陵的工程真的是命运多舛,到了三月份,原先确定的“吉壤”在开挖过程中挖到了坚硬的石头,挖不下去了。为了避嫌,这次由另一位大学士韩爌出面覆堪,但结论也是此处就是“真穴”。于是乎庆陵施工队继续向下开挖,终于在石头下面发现了“五色土”,这下子上上下下全都欢欣鼓舞起来。“上曰:‘庆陵获吉,慰朕孝思。营造规制已定,著即上紧兴工。’”

庆陵

现在来做一个小结,看看庆陵是不是和景泰洼有关系,两者不是一回事,理由有三:其一、虽然神宗和光宗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驾崩,两场国丧看上去压力巨大。但是神宗定陵早在万历十八年(1590年)便已经竣工,朝廷只需按部就班发引入葬即可。其二、明朝除了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生前为自己修了陵寝,如太祖孝陵、成祖长陵、世宗永陵和神宗定陵,其余帝陵都是在皇帝驾崩后再选址兴工,光宗庆陵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其三、此前肃孝皇后都已经葬入了寿陵地宫,如果庆陵是在原先的景泰洼上施工,开挖玄宫的时候又怎么会挖到石头?

综合以上原因,庆陵和景泰洼之间的联系大概率只有一种可能性:二者之间确实距离很近,甚至不排除寿陵的部分区域还被划在了庆陵的陵园范围之内,但也仅此而已。庆陵是庆陵,景泰洼是景泰洼,不是一回事。

一帝三后的庆陵

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二十九日,庆陵玄宫合龙门。八月二十七日,光宗贞皇帝梓宫发引,并于九月初四日入葬庆陵。同时发引的还有孝和皇太后梓宫,还有迁葬而来的孝元贞皇后梓宫。到了天启七年(1627年)十二月,孝纯皇后梓宫迁葬庆陵。这就有些令人奇怪了,明光宗怎么会有这么多皇后呢?

孝元贞皇后郭氏

郭氏是锦衣卫指挥佥事郭维城次女,万历三十年(1602年)被册为皇太子妃。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五月,郭氏生下皇太子长女怀淑公主朱徽娟。

可惜郭氏此后再无子嗣,并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去世。直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试图刺杀皇太子的“梃击案”发生之后,为了平息舆论,神宗下诏追谥郭氏为“恭靖皇太子妃”,并在当年十二月将其葬入坟园。

孝元贞皇后

熹宗即位后,于泰昌元年(1620年)十一月为嫡母郭氏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简称“孝元贞皇后”,与光宗合葬庆陵,神主祔享太庙。郭氏虽然没有当过一天皇后,但她是光宗原配,所以可以系帝谥“贞”字并且升祔太庙。

孝和皇太后王氏

王氏是顺天府大兴县人,先为皇太子选侍,后进封才人。王氏共为朱常洛生下两个儿子:长子熹宗朱由校、次子简怀王朱由㰒。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二十四日,王才人去世。因其是皇长孙生母,神宗特旨其丧葬礼仪都按照恭靖皇太子妃郭氏例行。

孝和皇太后

熹宗即位后,于泰昌元年(1620年)十一月为生母王氏上尊谥曰“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简称“孝和皇太后”。自英宗周贵妃以后,历代庶出大明皇帝的生母都可以与先帝合葬,王氏也不例外。

天启元年(1621年)八月二十七日,孝和皇太后与光宗的梓宫同日发引并葬入庆陵。不过由于嫡庶有别,王氏的神主只能奉安于紫禁城中的奉先殿,没有资格祔享太庙。

孝纯皇太后刘氏

刘氏是顺天府宛平县人,早年以淑女身份被选入太子东宫。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刘氏为朱常洛生下第五子朱由检。因其并不得太子欢心,故而刘氏后来莫名其妙去世,普遍被认为和太子有关。又因为此事发生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有很大可能是太子在“梃击案”迁怒于刘氏,致其死亡。《明史》记载:“已,失光宗意,被谴,薨。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掖庭勿言,葬于西山。​”熹宗即位后,于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册封唯一在世的弟弟朱由检为信王。当年十二月,又追封信王生母刘氏为贤妃,谥曰“贞靖”。

庆陵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朱由校驾崩,因其无嗣,故而由皇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就在即位后的第二天,朱由检就命礼部讨论贞靖贤妃的地位问题。当年九月,刘氏被追尊为“孝纯渊静慈顺肃恭毗天钟圣皇太后”,简称“孝纯皇太后”。十二月,崇祯帝下旨将孝纯皇太后梓宫迁葬庆陵。

在建造之初,庆陵玄宫内的棺床尺寸便是按照安放一帝二后的规格来进行设计。然而等到孝纯皇太后迁葬庆陵之时,发现棺床大小恰好可以容纳一帝三后,令内外官员都吃惊不已。看来天数使然,明朝就是要终结在朱由检的手上。

庆陵的占地面积约为27600平方米,宝城前的两进院落被一座小山隔开,正如仁宗献陵一般。也正因为如此,其“水绕山缠”的排水方式在十三陵中独具一格,既不破坏风水,又使得陵园景观更加优美。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庆陵之中神功圣德碑亭、祾恩门、祾恩殿和左右配殿都已不存。

0 阅读:354
评论列表
  • 2023-12-29 20:01

    寿陵由赵荣督建,又由他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