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嫌儿子太丑扔地上,尼姑路过大笑:给我养,结果成就千古一帝

灵巧饭团 2025-02-25 13:04:52

【天生异象,遭母嫌弃】

“赶紧把这娃扔出去!”吕苦桃刚生下孩子,目光才一落到娃身上,便满脸惊恐,大声叫嚷起来。

吕苦桃头一回生孩子,瞧见孩子脑袋上隐约冒俩小包,小脸有点发紫,像是充血了。她觉得这孩子模样奇怪,心里直发怵,寻思着还不如赶紧扔了算了。

古时候很看重门当户对,能许配给国公爷的,必定是大户千金。吕苦桃一直过着优渥生活,哪瞧过这般事物,对这孩子,她满心嫌弃,压根不把其当作自己亲生的。

那会儿杨忠在外带兵打仗,家里头吕苦桃当家作主,说话算数。所以压根儿没人敢拦着吕苦桃,毕竟家里她说了算,别人都得听她的。

下人正要抱走孩子,冷不丁被一旁尼姑拦住。古时孩子易夭折,大户人家常请高僧或尼姑祈福,这智仙尼姑便是为此而来。

智仙跟夫人讲:“夫人呐,这孩子头顶长着龙角,周身紫气萦绕,明显是真龙转世,以后成就肯定大得很。再说这是您亲骨肉,您可别这么想呀。”

吕苦桃不过是普通女子,哪晓得这些道理。她打心眼里不待见这孩子,铁了心要把孩子给扔了,完全不顾其他。

智仙尼姑神色略带无奈,缓缓说道:“既已这样,要不把这孩子交给我来养吧?”

吕苦桃琢磨着,这孩子咋说也是条命,扔掉实在忒狠心。正好有人乐意收养,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于是就应下了智仙尼姑的请求。

如此,年幼的杨坚跟着智仙尼姑走进了寺庙。

【初露锋芒,屡立奇功】

智仙师太给这小孩起名叫那罗延。等孩子长大些,师太便教他认字念书。那罗延特别爱读佛经,所以他对不少事儿的看法,比同龄人深刻得多。

智仙尼姑考虑到再把那罗延留在寺中,恐怕对他前程不利,就去寻杨忠,想让这孩子回杨家去,觉得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今后发展。

杨忠晓得有这么个孩子。可因为妻子吕苦桃,没办法把孩子接回家。所以平常他没少往寺庙捐东西,通过这种方式,暗地里帮衬自家孩子。

等那罗延长大,模样不再那般吓人,跟普通人差不多。经杨忠相劝,吕苦桃又接纳了这孩子。随后,那罗延改名杨坚,顺利回到杨家,重新融入这个家庭。

因杨忠的人脉,杨坚得以入太学念书。他在太学一心向学,为人成熟稳重,又寡言少语,身上有种让人敬畏的气质,同学们都对他有所忌惮。

从太学结业后,杨坚凭借出色的学业成绩,顺利进入朝廷任职,自此在朝堂之上渐渐展现出自身才能,开启仕途之路。

15岁时,杨坚获封车骑大将军与成纪县公。到16岁,他晋升为骠骑大将军,还被许可开府。开府意思就是能组建自己的一套人马,拥有属官。从这时候起,杨坚就有机会扩充自身势力了。

别瞧他年纪不大。古代人寿命不长,成年都早,杨坚还格外早熟。这么一来,他的见识和视野,可比当下30岁的年轻人还要强,有着更为丰富的阅历和更开阔的眼界。

杨坚真正崭露头角是在北周时期。那会儿,他在北周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北周能灭掉北齐,他功劳不小。那段时间,他四处征战,历经几十场大小战役,积累下不少战功。

杨坚靠着打仗立下的功劳,当上了柱国。柱国这职位,就好比国家的顶梁柱,从这能看出,北周武帝对杨坚那是相当看重。

这会儿,杨坚的名声那是响当当,已然到了顶峰状态。然而,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其实才刚刚起头,后面还有更多精彩等着呢。

【预言成真,建立隋朝】

那会儿,北周朝政由宇文护掌控。他是周武帝堂兄,打仗立功无数,又有宗室身份。所以周武帝对他极为信任,诸多事务都放心交给他处理。

朝堂上多数大臣都归宇文护阵营,可杨坚偏不依附。而且杨坚地位还在不断攀升,这让宇文护把他当成心头大患,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把杨坚除掉。

杨坚为了保住自己,把女儿杨丽华许配给太子宇文赟,这宇文赟后来成了周宣帝。如此一来,杨坚与皇家联姻。他和宇文护同为皇亲,功绩和威望差不多,当时宇文护也没法对付他。

针对此事,齐王宇文宪跟周武帝提过:“杨坚这人长相出众,看着就不甘心一直屈居人下。陛下这般重用他,得防着以后成大祸。依我看,最好尽早把他除掉才稳妥。”

周武帝语气平淡:“杨坚于朕而言,就像手中的刀具。没他,朕哪能制衡宇文护?别操心,杨坚压根没机会再往上爬。”

明显能看出,周武帝始终对杨坚存有戒心,而且对宇文护同样缺乏信任,从各种迹象都能察觉他对这两人一直有所防备。

另外,部分大臣讲过类似言论,周武帝对此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没作回应。杨坚听闻后,做事愈发低调且小心翼翼。

之后,宇文护和周武帝相继离世,周宣帝登基。杨坚身为皇帝岳父,备受重用,朝中大小事务,周宣帝都会向杨坚征求看法,听取其意见。

周宣帝脾气古怪,情绪多变。有一回,杨丽华不知何事惹恼他,他当即放话要灭杨丽华九族。可等火气下去,他寻思杨坚兵权在握,心里就犯起嘀咕,后悔自己刚才的冲动了。

周宣帝赶忙传杨坚进宫,暗中吩咐,要是杨坚神色不对,侍卫就立刻动手抓他。可杨坚进宫后神色没异样,对周宣帝还是恭恭敬敬的。周宣帝见状安了心,便放杨坚出宫了。

从那以后,杨坚行事越发小心,为人低调,说话做事都万分谨慎。就这么小心翼翼地熬着,最终把周宣帝给熬到驾崩了。

周宣帝早早离世,继位太子年纪尚小。太后杨丽华便出面垂帘处理政务,还把朝堂大事都交由父亲杨坚来决断。如此一来,杨坚就顺利掌握了北周的大权。

随后,杨坚名正言顺地从亲外孙那儿夺得皇位,就此创立隋朝。

对于此事,部分北周旧臣心里很是不爽。杨坚先是搞定内部叛乱,随后向外部出击,终结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状态,达成了天下统一。

起初智仙尼姑讲杨坚有帝王之相,前途无量,他母亲不信。可后来都灵验了。要是隋炀帝没肆意折腾,不把国力耗尽,隋朝延续几百年不难,李渊、李世民也就没机会出头了。

命数这玩意儿,实在让人难以参透。它就像一团迷雾,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它会怎样发展,总在不经意间给人意想不到的走向。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