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退位后,唐朝动乱的政局:八年爆发3次政变,皇帝换了4个

夜色的柔以待 2024-12-10 19:00:01

713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一举诛灭了权倾天下的亲姑姑太平公主党羽,随后将太平公主赐死,从此,李隆基彻底掌握李唐大权,成为帝国唯一的太阳。

这件事还得从武则天退位后,唐朝的政局说起。

武则天执政末期,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联合李唐皇室发动神龙政变,扶持太子李显登基,复辟李唐。

李显虽然是皇帝,但朝堂之上,放眼望去,竟然一个嫡系大臣都没有,一切朝政事务还得听五大臣的,李显由此感受到了一种威胁。

这种局面叫做“主弱臣强”,皇帝势单力孤,大臣十分强大,就有威胁皇权的风险。

为了消除这种隐患,李显一方面召回昔日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太子府嫡系,一方面召武三思入朝,以形成自己的嫡系势力,来对抗五大臣。

同时还将上官婉儿封为昭容,又容许皇后韦氏干政。

不久之后,武三思与上官婉儿、韦后、皇帝形成同盟,很快便搞垮了五大臣。

但武三思与韦后并不安分,李显的性格偏懦弱,又统御不了他们,导致韦后和武三思坐大。

由于韦后的儿子李重润因早年触怒武则天被处死,所以现在的太子是李重俊,并非韦后亲生。

韦后因此十分猜忌这位太子,与武三思、安乐公主一起,多番打压太子,甚至欺负他,安乐公主甚至请求皇帝废黜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日后继承皇位,成为女帝。

太子李重俊不甘受此迫害,于是矫诏(假传圣旨)调禁军发动景龙政变,意图干掉韦后及其党羽,最后在诛杀武三思以后,因千骑王欢喜倒戈导致政变失败。

太子死后第三年,李显仅仅做了五年皇帝就离奇暴毙,有传言是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的。

李显一死,韦后的野心开始暴露出来,她想做第二个女皇,于是立了一个傀儡皇帝,自己临朝称制,并且安插韦家人到朝廷要害部门,以控制整个朝廷。

如果照这个剧情继续发展下去的话,那么李唐刚刚光复仅五六年,又要被篡夺江山了。

所以李唐皇室对此十分不满。

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回到长安,暗中结交并招揽了禁军将领。

与此同时,太平公主也意图通过政变推翻韦后的统治,拿回属于李家的皇权,让亲哥李旦(李隆基之父)登基为帝。

于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结成同盟,共同发动政变,太平公主负责情报支持和其他事务,李隆基负责召集禁军发动武装政变。

很快,唐隆政变爆发,李隆基率领禁军一举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随机迎相王李旦登基为帝,是为唐睿宗。

唐睿宗登基后,唐朝的权力格局发生剧变!

史载,当时朝廷七名宰相有五人都出自太平公主门下,其余归附太平公主的大臣更多。

此时的太平公主,已然是权倾天下。

而李隆基则凭借发动唐隆政变推翻韦后的功勋,顺利地成为太子,但权势不足以和太平公主抗衡,甚至一度被太平公主压制着。

唐睿宗李旦本人又不热衷于权力,比较佛系,所以大小事务都交给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处理。

很多时候,大臣向李旦请示朝政大事的意见时,他都会问:“这事儿和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着又问:“和三郎(李隆基)商量过吗?”,如果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他就会按照太平公主或李隆基的处置意见处理。

但一山不容二虎,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为了争夺权力,矛盾愈演愈烈。

李旦看着自己的亲妹妹和亲儿子斗不可开交,也只能干看着,没有办法化解。

最后,他干脆想了一招,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自己退居二线做了太上皇。

此举意在向太平公主表明,李隆基是一定会接管帝国江山的,太平公主不能有非分之想,暗示让太平公主知难而退。

但太平公主这种和母亲武则天同一种性格的人物,岂会这么轻易就放弃到手的权势。

李隆基登基后不久,太平公主先是暗中让人在李隆基的食物中下毒,试图将其毒杀,但阴谋被粉碎,姑侄二人从此彻底撕破脸,不争个你死我活是不会干休了。

一计不成,太平公主再生一计,她计划依靠自己在禁军中的亲信发动一场军事政变,以武力干掉李隆基。

结果这番密谋被宰相魏知古告发,李隆基提前知道了太平公主的计划,得以抢先采取行动。

很快,李隆基化被动为主动,设计诛杀了太平公主在禁军中的亲信将领,随后率领忠于皇帝的那部分禁军四处搜捕太平公主的党羽,并将其尽数诛灭。

太平公主收到消息后,立即逃亡到附近山寺中,三天以后才回到家中,随后被李隆基赐死。

至此,李隆基在这场姑侄斗法中胜出,彻底掌控李唐皇权,成为帝国唯一的主宰。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