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程世才是开国中将中,最有机会竞争开国上将的我军几位高级将领之一。
他18岁参加红一军,当时红一军的军长是许继慎、副军长是徐向前,在这支部队中,程世才每仗必冲锋在前,展示出了强悍善战的军事素质。
李先念曾评价程世才说:“在战场上,程世才气势夺人,身先士卒,一往无前,就像出山的猛虎。”
随着四方面军的不断壮大,程世才也因战功不断晋升,到1933年6月,四方面军将4个师扩编为4个军时,程世才已经是红30军90师的政委,成了一名师级干部。当时30军的另外两名政委是王建安和杜义德。
1934年底,程世才升任红30军副军长,35年初程世才升任30军军长,政委则是李先念同志。
在四方面军当过军长的人,有王树声、王宏坤、何畏、余天云、孙玉清、许世友、陈再道,这几位军长中,除了叛变的何畏、早逝的余天云和孙玉清外,王树声是开国大将,王宏坤、陈再道和许世友都是开国上将。
1935年6月,红30军先头部队率先在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毛主席在接见李先念、程世才时,对程世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得知程世才当时才23岁时,高兴地握着程世才的手说:“你这个军长很年轻啊。”
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把红一军团的李天佑派到30军,担任30军参谋长,协助程世才进行军事指挥。
四方面军北上后,红30军和红5军、红9军共同组成西路军,程世才继续作为30军的军长,参加了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的一系列战役。
据徐向前回忆,当时的西路军中,红5军(原红一方面军红5军团)人数少,名义上是个军,但实际兵力不足一个师;红9军在古浪战役伤亡严重,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西路军后来的作战,主要都是靠程世才和李先念领导的30军。
30军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凉州和永昌之间和马家军恶战,又在倪家营子和数倍于己的马家军血战40天,给马家军造成了重大杀伤。
倪家营子之后,西路军决定兵分三路突围,王树声率领一路,张荣率领一路,李先念和程世才率领一路,也只有李先念和程世才率领的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转折抵达了新疆,为革命保留了407名指战员。
这407名指战员被编成一个总支队,接受了苏联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培训,有的学习汽车,有的学装甲车,有的学炮兵、无线电、空军、情报学、军医兽医,最终成为了我军培养的第一批特种技术人才。
1938年春,程世才返回延安,在抗大学习一年后,他被任命为晋察冀平西挺进军参谋长,兼12支队司令员,负责协助挺进军司令员萧克开辟平西、平北根据地。
萧克晚年写回忆录,对程世才这位老搭档评价很高,他回忆说,有一次他去军区开会,日寇出动9000多人兵分10路向根据地发起进攻,程世才指挥了这次作战,并且只用了十多天就把敌人打出去了。
“我回到部队,他向我作了详细汇报,使我深感有这样一位责任心强,又有指挥能力的好战友,我们在冀热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更有信心了。”
经过两年的坚持,晋察冀平西挺进军不仅在平西站住了脚,还开辟了平北,坚持了冀东,萧克和程世才的名字也因此在冀热察广为人知。他们开辟的根据地,后来改称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程世才奉命开赴东北,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16军分区司令员,46年3月又担任了辽南军区司令员,负责南满地区的作战任务。当时辽南军区的政委是肖华,副司令员是罗舜初和曾克林。
46年4月,四平保卫战期间,东总决定成立4支纵队,即后来成为四野主力的一、二、三、六纵队,程世才担任第三纵队司令员,罗舜初为政委。
然而,在接下来的四平保卫战中,程世才却因为军事主张和战役配合上的分歧,和林司令员产生了一些矛盾,而这种矛盾和分歧在后来不断扩大,也成了程世才后来被调离三纵的原因之一。
1946年10月,杜聿明调集10万多人,分三路向南满根据地发起进攻,南满的形势瞬间严峻了起来。
为了坚持南满的领导,东北局派陈云和肖劲光亲自赶到南满领导工作,肖劲光被任命为辽东(南满)军区司令员,程世才降为副职,但依旧担任3纵司令员和南满前线指挥员。
之后,程世才和4纵司令员胡奇才、副司令员韩先楚等人共同指挥了著名的新开岭战役,开创了东北在一次作战中全歼国军一个师的先例。
新开岭战役是个胜仗,但并不足以彻底改变南满的形势。在接下来的战斗中,3纵由于承担的任务太重,既要防守通化,又要兼顾安东,战线拉得很长,这就造成了分兵把守的被动局面。
这期间,3纵虽然打过一些胜仗,但也大都是消耗仗和击溃仗,无法形成歼灭战,搞得自己陷入疲劳和补给不足的境地。为此,程世才和罗舜初曾遭到四野首长的严厉批评。
11月,东北局下令将3纵和辽南军区的领导机构分开,曾克林被任命为3纵司令员,程世才则专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
随着南满军区来到最艰难的时刻,不少同志对于是否还要坚持南满产生了犹豫。
在七道江会议期间,程世才力主必须坚持南满,南满虽然只是东北的侧面,但作用不可小看,如果南满失败了,敌人将没有后顾之忧的全力进攻南满。
坚持下去,我们的损失可能会很大,甚至很难获胜,但对于全局来说,这些牺牲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
程世才的这番发言,得到了陈云、肖劲光的肯定,帮助东北局确定了著名的“南拉北打,北拉南打”的战略,也成了后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基础。陈云为此曾致电东北局,盛赞程世才“有战略眼光”。
然而,到了1948年8月,程世才却被任命为安东军区司令员,所部仅下辖一个独立支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此之后,曾经名震川陕、冀热察和南满的程世才便渐渐离开了历史舞台的中心,这位曾经的四方面军名将,再也未能像当年那样在战场上叱咤风云。
建国后,程世才历任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卫戍司令员、装甲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程世才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同时获得三枚一级勋章。
晚年程世才曾撰写多部回忆录,如《悲壮的历程》、《烽火年代》和《万里征程》,其中《悲壮的历程》曾被选为中小学革命教育教材,影响了无数青少年。
1990年11月15日,程世才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