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如今租车服务以其便利灵活的模式成为百姓出行的重要选择。然而,有关租车市场乱象的报道也频频出现在大众视线,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车辆有轻微划痕,租车平台不合理扣款,拒绝退押金”“商家提供故障车,行驶中引发安全问题不给处理”“租车成功取还,被告知车损赔偿1020元”“因身体原因提前告知不能出行,租车公司扣退改费13200,且不给开发票”“当天取消订单被扣费50%,违规收取‘基本保险’”……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不少用户反映了在租车消费时遇到的“糟心事”。
“人民投诉”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平台涉租车消费的投诉量不断走高,内容主要聚焦:
·“低价诱租”,实际消费隐藏附加条款和潜规则;
·商家虚假宣传,提供车辆货不对板,不予退费;
·租车期间车辆轻微划痕,平台“提灯验车”恶意扣款或高价索赔;
·商家隐瞒车况发故障车,行驶中出现安全问题不解决;
·订单退改难,乱收“退改费”“高价车损保险”,押金难退,或平台虚假免押实际扣费;
·租车车辆违章被重复扣费,商家违规“卖分赚钱”等。
受合同规定模糊、平台监管漏洞等因素影响,个别商家在租车各环节设置“套路”陷阱不当收费,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既影响了租车消费体验,也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结合消协、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消费提示,“人民投诉”提示消费者在租车出行消费时应注意:
选择正规、信誉好的租车公司。
消费者无论是去实体店现场租车,还是通过网上平台租车,建议选择规范、有知名度、信誉好的汽车租赁公司,核实租赁手续是否齐全,避免承租到不具备出租车辆资质的车辆。
要详细了解租赁合同内容。
消费者与汽车租赁公司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合同内容,如不同阶段付费金额、交车时间、车辆状况、提前或延后还车的解决办法、违章罚款的处理和押金退还的约定等。多注意合同中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和“霸王条款”,部分租车合同中设置一些限制条件,如行驶里程限制、区域限制、使用时间限制等,一旦超出限制,就需要支付高额的额外费用。
要提前确认车辆保险情况。
消费者提车前要注意了解保险手续、条款、险种是否齐全。一般情况下,一辆车的保险包括: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司乘险等。按照惯例,消费者支付的租车款里面已经包含了保险,但是一些租赁公司却投机取巧,并未购买保险或者只购买了一部分保险。如果事先没有约定清楚,超出保险额度的损失就要由消费者自己承担。一旦租赁期间车辆发生事故,消费者要立即联系交管部门和租赁公司,并保护好现场,以便交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处理事故。
提车前仔细检查车况,拍摄视频或照片保存证据。
消费者提车时要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主要包括车辆的各种证件、车辆外观以及主要零部件,查看车体有无刮痕或其他部件有无损伤(消费者应尽量避免在光线较暗的时间地点验车,以免车况确认不完全),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试驾来查看车辆基本行驶情况,查看车辆刹车系统、空调运转是否正常。如果车辆有日行驶里程数限制,还要特别注意仪表板上的里程总数。
如果发生消费纠纷,要保存好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相关凭证、聊天记录及经营者基本信息,并及时与经营者协商处理。也可在发生消费争议时,拨打12315进行咨询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