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媒报道,12月4日晚,第1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会上,我国申报的关于春节的项目,已被审核通过,被正式纳入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加上春节,截止到现在,我国已经累计成功申遗了44个项目,它们都被联合国列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被列入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春节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在我们眼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那么它申遗成功是不是代表我们可以多放几天假了?中国春节变成国际春节后,又对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什么帮助?
春节申遗成功的背景
申遗过程概述。中国自 2001 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第一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项目,2006 年春节就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 年 12 月 4 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9 届常会上,“春节 ——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最终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遗内容范围。
申遗内容涵盖了春节期间的各种传统习俗、文化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交往等实践。包括但不限于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给压岁钱、舞龙舞狮、逛庙会、祭祀祖先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还涉及到春节期间人们的服饰、饮食文化、传统技艺如年画制作、剪纸艺术等,以及春节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精神内涵等。
春节的历史渊源。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最早可追溯的春节起源,当时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与庆祝形式,在农耕文明的滋养下,被尊为岁首,象征着万物复苏、希望重生。
春节的起源和演变。从先秦时代的 “岁首”“元日” 等概念,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将夏历正月初一定为新年第一天,春节的日期经历了多次变动才最终确定下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春节不断演变,从单纯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为一个集庆祝、祈福、团圆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其习俗和庆祝方式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各民族的文化元素相互渗透,使得春节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元,成为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春节习俗的形成与稳定。如贴春联,最早写在桃木板上,到明朝在朱元璋倡导下改为红纸书写;年夜饭一词虽到清代才出现,但古代已有类似的团圆饭习俗。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成为春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强化了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传统春节活动内容。从腊八开始,人们就陆续进行各种准备。购置年货时市场热闹非凡,写春联、剪窗花等活动充满了浓浓的年味。除夕夜阖家团圆,共享年夜饭,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一家人守岁迎新。正月初一,人们走亲访友拜年,互道祝福。
春节的文化意义
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如今,全球早已不止我国会庆祝春节的到来,据了解,有超过 200 个国家和地区会和我国一起,在自己的国家庆祝春节。
春节也是不少国家的法定节假日,约五分之一的全球人口以不同形式参与其中。通过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春节蕴含着丰富的文明理念和价值追求。如辞旧迎新、祈福团圆、家国同庆、尊老爱幼、和睦和谐等。春节让人们在团聚中感受亲情的温暖,强化家庭观念和家族意识;在祭祀祖先中传承孝道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庆祝活动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
春节申遗的重要性。这是国际社会对春节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使春节正式迈入世界文化的殿堂,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进一步提升了春节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申遗成功也为春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相关工作中,确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
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提高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了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春节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遗产项目,涵盖了众多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文化符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申遗成功也有助于整合相关文化资源,形成保护合力,推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春节期间的团聚和交流,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此外,春节所蕴含的和谐、团圆等价值观念,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促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春节的传播和发展,让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春节的国际影响力与世界价值
联合国将农历新年确定为假日。联合国将农历新年确定为假日,这是春节国际影响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联合国的官方体系中,春节得到了正式认可,其文化地位与其他国际知名节日一样庆祝。
各国驻联合国的外交人员以及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在春节期间可以共同庆祝这一节日,一起享受中国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氛,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春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国
家文化的精华。在一些西方国家,春节与当地的商业文化相结合,商家会推出春节主题的商品促销活动,将中国传统的春节元素如红色、福字、生肖等融入到商品设计和营销中,既丰富了春节的商业文化内涵,也为当地商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中国在庆祝春节时,也会借鉴国外的一些庆祝形式和理念,如在春节文艺演出中融入现代音乐、舞蹈元素,使春节文化更具时代感和创新性,这种交流互鉴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春节促进文明交流的作用。春节在促进不同文明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桥梁作用。通过春节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各国人民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消除文化误解和偏见。中国的春节美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各国美食也在中国春节期间的国际美食交流活动中得到展示,促进了美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结语
春节于世界舞台之上,以其独特魅力跨越国界。从亚洲到欧美,所到之处皆留深刻印记。它促进文化交融,传递普世价值,似纽带连接各国心灵。在未来岁月,必将持续散发温热,让全球在其文化光辉中,携手迈向文明和谐、多元共生的新境界。
参考信息来源:
光明网《春节申遗成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湖北日报《春节申遗成功,外交部:春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新京报评论《春节申遗成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回响|新京报专栏》
环球网《春节申遗成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