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未成年人被骗!河南一地反诈中心公布典型案例

濮宝来报道 2024-12-21 02:30:48

最近一段时间,小学生玩手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多发。日前,南阳市反诈中心公布数起典型案例,一些小学生喜欢使用手机玩游戏、刷视频、追星,而且防骗意识薄弱,常常被违法犯罪分子盯上,家长一定要增强孩子的防骗意识,并避免孩子沉迷网络。

四起典型案例

均是未成年人被骗

11月29日,王某(12岁)在家中用手机通过“快手”App观看短视频时收到私信,称王某涉嫌某案件,需要立即配合处理,如不配合,会把其家长抓起来。后王某按照对方要求用母亲的手机银行向对方转账,共计损失30000元。

11月20日,张某(9岁)在家中接到自称警察的陌生人打来的视频电话,对方以调查赠送游戏皮肤是否收到为由,让张某共享屏幕,并指使其通过家长手机进行转账,共计损失5900元。

11月24日,宋某(10岁)在家中玩手机观看自己喜欢的某明星视频时,收到自称该明星律师的QQ私信,称宋某存在抹黑该明星的嫌疑,要求宋某按指令操作解除嫌疑,如若不然将对其追究法律责任。慌了神的宋某立即按照该“律师”的要求,使用其祖母的手机向该“律师”转账,共计损失6990元。

增强防骗意识

避免孩子沉迷网络

据介绍,不法分子多为团伙作案,他们分工明确,作案无固定时间段,多以工作日晚间、周末等学生休息时段作案,且大多以6至12岁未成年人为目标。由于该目标人群大多具备防范意识薄弱,喜欢玩游戏、刷视频、追星等特点,不法分子在锁定目标人群后,常常通过发布“免费赠送皮肤”、追星等主题的帖子、视频等,吸引未成年人主动联系。随后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明星律师、游戏客服等,以账号异常、未成年人或家长涉嫌违法犯罪、抹黑诋毁明星等原因威胁诱骗未成年人按其要求开启屏幕共享,使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公众号编辑:吴钰初审:宋冬冬终审:史瑞红
0 阅读:0

濮宝来报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