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节俭行为”,看似聪明,其实很“费钱”。
节俭本是好习惯,但节俭过了头,真的只剩下“鸡肋”和“懊悔”。就像有人说的:“一味地省钱,不是精打细算,而是跟自己过不去。”
生活中最大的浪费,不是钱,而是折腾自己、委屈家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最无用的节俭行为,看看你中招了几条?别害羞,一起对号入座!
“家里这东西还能用,先放着吧!”相信这是很多家庭的常态是,能用就将就用,不能用也想等以后能用。
衣柜里塞满过时的衣服,鞋架上全是坏了的鞋子,破损有缺口的锅碗瓢盆也都藏在角落里,没舍得扔。
乍一看,这人很节俭,但你后面真的用过它们吗?这些东西不仅浪费了家里的空间,还增加了整理的负担。
有一次,我陪我妈清理堆积如山的旧物,发现有些我小时候穿的棉服都还在,有些衣服都发霉了,长虫子了,她还舍不得扔。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些旧物如果觉得扔了浪费,其实可以选择旧物回收,或者捐献出去,帮助一些更需要的人。这样既能清理空间,还能做一件善事,何乐而不为?
剩几口菜,倒了太浪费啊,吃了吧!这像是珍惜食物的好习惯,可实际上,自己明明已经饱了,还要硬塞几口,事后又后悔吃多了。
买了不太新鲜的水果,就逼着自己和家人赶紧吃掉,结果,不仅没有感受到吃水果的幸福感,反而可能吃坏肚子,影响健康。
正确的做法是:买菜前规划好食材用量,尽量不要囤积太多。同时,要明白吃饭是为了享受,而不是为了凑合。
买东西时,看到便宜,不管需不需要,先买了再说。
买家居用品或者衣服时,这种心理可能很常见。但便宜未必真“划算”!
我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套家居服,价格不到50块钱,图片看起来还挺高级,买回来一看,发现布料很差,穿上身也不舒服,对比之下,实体店买的价格稍贵,但质量好,穿了好几年还是很喜欢。
在家居生活中,低质量的物品不仅使用感差,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比如劣质电器、廉价厨具,反而会带来更多麻烦甚至损失。
所以,与其贪便宜多买几次,不如咬咬牙直接买个高质量的产品。
在网上买件衣服有点小,可是退货要运费,于是,算了,留下吧。
多少人为了省几块钱的运费,把不合适、不满意的商品硬生生留下,想着“凑合用”,可到头来,这些东西根本用不上,成了鸡肋。
运费不过是几块到几十块,但那些无用的物品,长年累月占据了你的空间,真正浪费的远不止金钱,而是你的生活质量。
现在很多购物平台都有运费险,退货也非常方便,不要因为心疼几块钱的运费,让自己窝心好几年。
记住:再便宜的东西,没用就是浪费!
有很多人有这种心态:“再忍忍,等以后有钱了再享受。” 但生活不是一场彩排,为什么要等呢?
比如你明明有预算装修新家,却舍不得装洗碗机;有能力去看一场演唱会,却因为票价贵作罢;有机会和朋友一起旅行,却心疼机票钱。
这种“低配得感”,其实是一种“贫穷心态”,他们只是想一味省钱,让生活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有些人天生就对“享受”这件事充满羞耻感,特别是长辈。
比如孩子为表孝心,买了一张舒适的按摩椅,父母却念叨:“买这干嘛,浪费钱!”或者孩子带他们去高档餐厅吃饭,他们却板着脸说:“不如路边摊划算。”
这种行为真的很扫兴,也让别人寒心。人活一世,能享受生活是一种幸福,但如果总是羞于接受、拒绝享受,那等于自己扼杀了快乐的可能性。
不如试着放下“花钱就是浪费”的心理包袱,去体验一次久违的幸福感:买一束花装点客厅,和孩子去尝试一家新餐厅,或者简单地换一床更舒服的床单。
总结: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银行有多少存款,而在于用智慧的方式花钱,让生活变得更有品质。
最后,我想说,生活的本质就是追求幸福,不要让“假节俭”成为我们幸福路上的绊脚石。尝试改变,从一点点小习惯开始,生活都会变得不一样!
食物再贵,只要质量好,吃到肚子里就不是浪费,东西再便宜,买回来没有实际的用处就是浪费。
最理性的节俭就是不要乱花钱。 饮食方面,一棍子说按量下锅,这就反应出你没真正进过厨房,因为有些菜式量少是煮不出那个味道,所以难免会隔夜或者浪费。准确来说,应该是换合适的菜式并按量煮食。 从人的角度出发,首先要穿得暖睡得香,然后是吃得舒服。衣食是基础,不能难为自己,更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条件好的时候,只要不过分,季季换新、顿顿山珍海味随便造都不是问题,毕竟挣钱是用来花的,在风光的时候还难为自己就说不过去了。在条件不好的时候,拮据是不可避免的,等你经历过艰难日子就会明白,特别是家里条件不好早早断奶的人体会会更深。做人不要一边吃着父母祖辈的红利,一边说要节俭自己却又大手大脚。
小时候最崩溃的就是每次我姨回来给我买新衣服,我妈就说放着,等走亲戚的时候穿,但家里穷自然不会去走亲戚,然后衣服小了,我们在送给亲戚,讨厌的要死,听起来每年都买新衣服,但实际上一直穿亲戚送过来的旧衣服[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后来我妈每次说给我买新衣服我就拿这事堵我妈。
[捂脸哭]昨天灌香肠,本打算去外面机器灌的,看到婆婆拿了线和筒,就提出自己灌好了,但是发现没肠衣,都打算让老公去买肠衣了,突然脑子想通了,买肠衣还要几块钱,出去灌,店家出肠衣,手工费才十几块,我干嘛要累自己[捂脸哭]果断还是去外面灌了。
我老公喜欢买破烂囤着 一般是双份或者三份 比如我家只有我在家吃会做饭的情况下 他可以买好几百的调料 一瓶好几斤的酱油 还有好几斤的老抽 醋 料酒我感觉用到过期 我都用不完 钱就是这么飞走的[doge]
我现在就是没有运费险的,多喜欢我都不买,我的理念是:如果卖家对他们家衣服质量版型有信心为啥不送运费险,不送运费险就是怕退货率太高。而且我发现带运费险的东西大概率质量不会很差,多数是尺码不合适,还有真的就是不适合,特殊情况很少。
真不懂指责这些行为的人脑子是怎么想的,你父母以前为了省吃俭用养大你养成的这些习惯,是那么容易改过来的嘛?奢侈花钱谁不会啊,但是代价就是你吃的差用的差,甚至没钱上学之类的,你父母为了你将就忍受了几十年,反过来你忍受一下为你养成的习惯,反而就这么不耐烦嘛?!
快变质的东西怕浪费,然后吃掉,然后拉肚子,花更多的钱买药治,还承受几天窜稀肚子疼的病痛。这条容易犯。[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没退也没摘吊牌不想穿的新衣服,旧了过季了穿不下了忘记了的旧衣服,没开封的过期护肤品,各种雷同的粉底气垫眼影盘化妆刷,五颜六色的日抛月抛半年抛,花里胡哨的锅盘子碗,好看的手提袋纸袋保温袋,心里觉得有用但实际从来没用过的各种破烂……都是我今年的重点清理对象,一个字,丢!!!再也不让“留着占地方,丢了又可惜”来内耗自己了!
想叫人借贷消费就明说,
可能是老一代的通病吧 小时候家里父母双职工也不算困难 有一年仲秋 移居广州的姐姐邮寄了两盒广酒的月饼老妈舍不得吃放起来了 想起来的时候想起来的时候长毛了
年轻时不懂生活的坚辛,把家里的老物件都扔完了,惹得父母不快。现如今孩子要把我的老物件扔掉,我反手就是一个大B斗,你也成年了,庙小容不下你,滚出去住。
我之前和我妈也是为丢不丢一些没用的东西而吵架,我说你告诉我咱家5个平方多少钱,她说10万,我说那你这些占了5个平方地方的垃圾值5000还是500吗?她就想通了全丢了[呲牙笑]
炫富的文章要封杀
最没用的节省是挤牙膏 得多少年才能省一管牙膏
不这么做,有的人恐怕会更穷
可是我很喜欢旧的东西 我一个杯子用了10年了 是那时候我们4个同学一起买的一模一样的四个杯子 早几天被捡瓶子的阿姨以为我不要的捡走了 伤心
屁虫一大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去享受生活!这才是人生!如果家里有个老顽固,问题就不好解决!你丢掉他(她)的旧、废东西,跟你拼命!
难道是勤俭持家的美德作风,被你这篇烂文否认吗?
有些人明明不需要膏药,但是看到便宜的就买,这就是
有些人说得没有错,是老一辈的习惯,但是很多人却没有经历过就妄加批判,是不是太过于的自我感觉优越了!其实生活好转就是没有几年。还是要放眼看看其他国家的老百姓,你写这几条其实在国外严重十几倍,甚至百倍。哪怕是美国。
小编是在写自己一家人的所作所为,最后总算有点醒悟了
好高深的道理,我妈一辈子都没明白。更高深的是不用讲这些道理,她咋开心咋来就好。
一种米养百样人,怎对怎错都是自己体验自己的生活,
节约的重点是吃的东西不能贪便宜。家庭大事不能省钱该花的钱要花[点赞][点赞]
当父母比你更会享受生活,隔三差问你拿钱去高消费时你就不会这样说了。
老年人好像都有这个习惯,还不分家庭条件。朋友爷奶去世,正团级银行行长离退,条件比一般家庭算好一些吧。朋友让帮忙打扫卫生,那一房间的垃圾,啊不,是老旧衣服老旧电器老旧家俱,堆满整个房间,4个人用了两天才清理干净。这样的勤俭是让后人遭罪,
很多时候买回来的快递不是很满意,退货嫌麻烦就留下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呲牙笑]你记住省佬使多钱!!![得瑟]
让我们慢慢改
买东西要买便宜的,质量好的。扔正在使用的东西之前最好先把新的买回来。
我也是正在让自己改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屯物的问题比较突出[笑着哭][笑着哭]
生日最终是回归平淡。
当你习惯了吃苦,这辈子就会有吃不完的苦,先甜后苦,至少你甜过,先苦后甜,很多都是苦到死
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好,父母去国外务工,爷爷奶奶从农村来城里照顾我,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灯全换成小瓦数灯,客厅里16头水晶吊灯被拆的就剩一个头还安了一个不到15瓦的灯泡儿,我的台灯被换成一个5瓦的小灯儿,说有亮儿能看见就行,结果成功用一年时间把我从5.0的眼睛干成现在将近一千度近视,照顾我的五六年里,一周只做一次新饭,每次做一大锅(市场啥菜便宜买啥)然后这一周就反复热这锅菜吃,吃到最后这菜完全没有味道了(每次吃完饭马上把剩菜送进冷冻怕坏),天天给我记账,内容详细到夏天给我5毛钱买冰棍也记录在案,月末会拿账本来教育我,告诉我一个月我花了多少钱,教育我父母在外赚钱不容易,我应该节俭,我不知道意义何在,活生生把我从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变成一个自卑社恐的人,豪不夸张的说2000年我家花10万装修的房子,一年时间被改造成半清水房状态
丫的你一月三w和一月三千来讲生活质量?
都是钱的不是,要是谁都是财富自由谁愿意扣扣搜搜[哭哭][哭哭][哭哭]
所以说一种米养百种人。不是每个人的三观都一致的,所以尽量不要和与自己认知相差太大的人生活。
前提是要有钱才行
再放若干年,就成了古董,万一成了孤品,那可给后代造福了,不能扔。
其实化妆品过期还可以[笑着哭]
低配,去按揭,去找黄世仁贷
人用工艺做的哥特风三分椅子,
买的东西不合适就退货,运费总比东西便宜得多。不能舍不得小芝麻而丢西瓜。
现在买什么东西退货要运费?我买个1块9的擦汗的手巾颜色不好看都要退
水果买多了,开始烂了,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开始烂,三分之二还没烂,开始烂的能切掉烂的部位吃,你选择先吃好的还是先处理烂的?
吃放了三天的剩菜 油水酱油都拌饭 省下的钱拿去治病[笑着哭][笑着哭]
往深了想想为什么有人要这么做,他们不是不懂,而是要以这种自虐的方式勒索别人!人心的黑暗才是这世上最大的黑暗[吃瓜]
应该在没有足够的钱的时候先贷款消费,然后为自己加压赚钱还贷,这是最好的明智之举!
资本家又来洗脑了……,
[点踩][点踩][点踩][点踩][点踩][点踩][点踩]
老一辈物质条件没那么好,饭都没得吃,不节俭怎么活命。现在虽然条件好了,老辈肯定习惯还在,我老妈就是,菜剩的不多,但又不想扔掉怕浪费,然后自己全部吃了,然后肚子不舒服又去吃健胃消食片[呲牙笑],
小遍真有钱呐,吃顿饭一万多[呲牙笑]
我们这里有人骑三轮车收旧衣服,一斤3毛
不喜欢的,倒贴运费我都得给他退了
电饭锅锅芯,好像有仨了,扔了舍不得,留下不还没想好做啥用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该吃吃该喝喝
你知道为啥小时候的衣服都舍不得丢,因为那里面有感情,偶尔看到它就会想起你小时候那些可爱的点点滴滴!美好的回忆!
拼多多能火证明全国多数人如此,一下单就买回来一堆几块钱包邮的废品,就是不舍得买个好的[笑着哭]
适度节约与适度享受,都是正常的。
很好,我一条没中。
节约粮食才是没用,玉米小麦很便宜,随便浪费也花不了几个钱
我喜欢家里整洁。
应该是贫困家庭没办法只能这么做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奢侈浪费……早晚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