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著名的地上悬河,下游河床要高出城市平均高度3-10米。为了保证下游河床不再继续抬高,黄河每年都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水调沙,即通过放水增大流量,冲刷河床的淤积物,减少泥沙的堆积,提高河道的输水能力、降低河床高度。
在此期间,备受关注的莫过于黄河出现的“流鱼”奇观了,沿河村民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守在河边,趁机打捞从上游漂流下来的大鱼。
自6月21日黄河开启调沙模式以来,下泄的水流量已经慢慢加大,近期达到了4000立方米每秒的小高峰,随后预计会将下泄流量加大到4500立方米每秒。
小浪底水库每次放水调沙,沉积在河底的泥沙都会被翻涌起来,河水含沙量大大增加,局部河段的泥沙含量可以达到数百千克每立方米,如此浑浊的河水用“泥浆”来形容也不为过。
由于含沙量极大,黄河里的鱼在每次调沙期间都会出现“流鱼”现象,大量被泥沙呛晕的河鱼顺流而下,有时候河面上会出现白花花的一片,全是被冲晕的大鱼。其中有重达几十斤的鲢鳙,也有平时难得一见的黄河大鲤鱼、雪白的黄河银鱼。
对于一些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村民来说,“流鱼”是一种难得的机遇。每年“流鱼”期间,最为忙活的就是沿河村民了。
他们纷纷拿出竹筐、网兜、铁钩等工具,在河边等待“流鱼”的出现。有些村民甚至连夜守在河边,借助头灯等工具捞鱼。
不少人甚至冒着危险下到水中去捞鱼,更有甚者开着快艇、拿着网兜,在河面上来回穿梭,将漂在水面的大鱼捞到船上。
开船的人一天捞到上千斤鱼不在话下,就算是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也能在河边守株待兔,捡到几条大鱼。
对村民们来说,“流鱼”可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们不仅可以免费吃到新鲜的黄河鱼,还能将捞到的鱼拿到集市上售卖。
如果有幸能捞到一条几十斤的黄河大鲤鱼,至少能卖上几百元。
在调沙期间,“流鱼”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不少人都会抓住难得的时机大赚一笔。
对于一些全家出动,甚至开船到黄河中捞鱼的人来说,每年夏季调沙期间都是一次聚集财富的机会,有的人一天下来捞到的鱼就可以卖到数千、上万元。
黄河鲤鱼、鲢鳙以及银鱼等鱼类,不同于养殖鱼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就算是那些鱼头被大水冲掉的鲢鳙,一斤也能卖到10元左右。如果是黄河鲤鱼,价格可能更贵,一条卖到数十、上百元不在话下。
对于在浪尖上捞鱼的人来说,这是一项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危险活动。调沙期间黄河水流量是平时的数倍之多,汹涌的河水往往暗藏风险,一旦被水冲走后果不堪设想。不过,黄河水好像对于沿河村民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仍有不少人冒险下河捞鱼,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虽然黄河鲤鱼好吃,捞鱼也能大赚一笔,但不懂水性的人切莫前往黄河滩凑热闹。每年调沙期间,都会有人被河水冲走,河边看似平坦的地方,下面可能是齐腰深的淤泥,很容易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如果不顾危险下河,黄河“流鱼”可能就会变成“陷阱”而不是“馅饼”了!
禁止捞啊,捞的比钓几年还多,有什么理由禁钓?
这个大赚一笔让我想到卖14元菜被罚10万元[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