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至少10万元!长江大学“国家级人才”+1!

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2025-04-27 19:21:16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正式公示了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由中国地质学会推荐的长江大学博士后卢志远成功入选,成为长江大学第三位获此殊荣的青年学者。

图源: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

卢志远博士在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导师朱光有教授的指导下,致力于非常规油气地质储层研究。

在站期间,先后参与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中扬子鄂西地区页岩气富集高产理论技术与湖北能源基地建设》、中石化勘探分公司《塔西南地区构造演化及关键时期构造特征分析》,主持南方复杂页岩油气地质与开发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储集空间表征与成藏过程研究》。在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Interpretation、石油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国际和国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

现阶段,其研究成果在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国家为支持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勇攀高峰而设立的重要人才计划,旨在打造国家创新人才后备队伍。本届项目围绕“四个面向”,重点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科技创新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其中,中国科协财政资金资助310名,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资助;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自筹资金资助400名左右,资助金额不低于每人每年10万元。资助周期均为3年。

一直以来,长江大学将青年人才培养作为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优化“导师托举+团队支撑”培养模式,为青年学者营造自由探索、协同攻关的学术生态,形成了“以才引才、以才育才”的良性循环。

为激发青年学者潜力,长大加大改革步伐,推出“长大学者”岗位体系,打破传统职称评审限制,为重点领域提供资源支持,也为青年学者职称晋升、科研资源获取开辟绿色通道,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身科研创新前沿阵地。

不仅如此,学校创新“1+N”引才范式,通过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人才引进推介会向全球发声,精准对接全球人才市场,同时实施“以才引才”策略、“快速通道”机制、“人才特区”建设与“团队引进”模式,构筑宽领域、深层次引才矩阵。

仅2024年,长大就引进包括4位国家杰青在内的9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自主培育省级以上人才37人次,形成“引育并举”的人才梯队,学科领域重大人才实现量质齐升。

充盈人才“蓄水池”,释放创新“源动力”,构筑发展“好生态”。展望未来,长江大学将继续创新,努力形成学校发展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素材来源:长江大学官网/官微,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订阅号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