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文科教师发表Science!

文曜评课程 2025-03-14 05:53:16

据中国人民大学官微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95后女助理教授叶紫薇,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科学)最新一期发表了学术成果《太多的好事:美国玉米带根虫Bt玉米受损的教训》(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Lessons from compromised rootworm Bt maize in the US Corn Belt)。据悉,这是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国内学者作为第一作者在该顶刊上发表的首篇研究长文,也是我国整个管理学界为数不多在该顶刊上发表的研究长文之一。

这篇文章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在改进对Bt抗性乃至更广泛农药抗性的实证经济评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叶紫薇副教授)

我们知道,Science杂志基本都发表理、工、医、农学科的研究,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想发表在上面,基本很难。与Science齐名的Nature期刊或许要稍微好一点,笔者之前统计过国内有三大文科团队/个人在Nature发表过文章。此外,Nature还设有唯一的人文社科类子刊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Communications,在该子刊上发表过文章的国内文科界的团队/个人数量不少,不亚于10个。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国内都有哪些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发表了Science和Nature期刊及其子刊吧。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发表过Nature期刊的文科团队/个人有3个,分别是复旦大学校长、进化遗传学家金力牵头发表的探究语言学类领域的学术成果《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汉藏起源的系统发育证据》。

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主任、现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雷瑞鹏发表的《重建中国的伦理治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宁超发表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支持泛欧亚语系的“农业扩散”假说》。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发表过Nature旗下唯一的人文社科子刊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Communications的国内学者。从学术成果所属学科来看,经济管理类有3个,占比30%,数量最多,这也意味着在文科中,经管类学术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中最占优。

其次,语言学、哲学、历史学、数字人文、法学、社会学各有1个,均占比约为11.11%。可见,除了经济管理类学科外,其他人文社科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有机会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但笔者发现,这些学科所研究的学术成果,基本都是集合了数据科学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属于文理交叉的科研成果。

在人文社科中,融入数据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方法,是未来文科教学的转型目标之一。不过这实现起来很难,首先是各高校文科院系中,数据科学方面的老师非常少;其次,这些数据科学老师在各文科院系中并不受重视,因为文科大佬都不是这些领域的,也不会他们的方法论,自然很难带他们;再次,很多文科老师不会数据科学,即便文科生们学会了这些方法,很多老师也很难指导相关研究。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