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被“地域黑”的省份不算少,为啥东北被“黑”得这么惨?

慕士塔格的季风 2023-03-28 22:30:41

全国地大物博,要说脾气暴躁的,东北应该排在前几名,网络上疯传的东北人教科书似的打架开场是:“你瞅啥?瞅你咋地!”不仅如此,这些年,东北人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备受诟病,尤其是东北人多的地方,如海南和云南,东北人更是招致非议最多的,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中国人的粮仓,为何被大面积地域黑?

东北的历史

东北指的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北一词,起源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自有文字记载之日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中国历史上的高句丽、渤海国、辽国、金国、清朝等王朝都是在东北建立的,明清之时,辽东的冶铁、制盐,吉林的船厂都是当时全国闻名的冶铁、造船中心。

辽宁的辽阳市已建城2500年左右,是东北历史最悠久的古城,在清朝之前的一千多年里,一直是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

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晚清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开放边禁,也就有了山东、山西、河北等省的百姓大规模迁移到了东北。整个民国时期,“闯关东”洪流澎湃,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闯关东者达到了3700万之巨,其中山东人就占了一半,总数超过了1830万,堪称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

东北的资源

东北全域资源都极其丰富,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的1/3,铁、锰、铜、钼、铅以及煤、石油、油页岩、石墨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的石油探明储量占中国的一半左右,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

东北的贡献

东北起步较早,在三十年代就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一度占有中国98%的重工业,是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建国后15个中央直辖市,东北就占了7个。不到30年的时间,东北支援全国钢材5亿吨,煤炭数十亿吨,大庆油田为全国提供了近一半的原油,黑龙江省粮食总产多年全国第一,吉林省粮食单产多年全国第一,东北为国家建设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

东北的无奈和失落

近三十年来,中国南方经济突飞猛进,而东北则举步维艰,下岗失业潮席卷东北大地,经济停滞不前,二十多年之前,中国30多个特大城市中东北就占了四分之一,今天全国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东北一个没有,东北曾经的“共和国的长子”的辉煌历史被终结,东北的衰落不仅仅是城市的衰落,也直接对东北人造成了冲击,荣耀的光环褪去后,剩下的就是群体的失落感。

东北人为啥总被黑?

有人说现在东北经济很落后。经济落后人就穷,所以被人瞧不起。从2022年全国各省市GDP的数据来看,东北的经济总量确实很不理想,排名最靠前的辽宁只列全国第17位,黑龙江排第25位、吉林第26位,但比东北穷的省份也不少,最起码青海、宁夏、海南、西藏都比东北穷,但也没见到这几个省份被黑、被歧视。

也有人说是素质差,其实东北是全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远高于全国平均值,在全国名列前茅。东北的科教文卫实力曾领先全国,目前东北有985和211大学11所 ,数量仅次于北京,沈阳、哈尔滨、长春也是中国省会城市中三甲医院较多的城市 ,沈阳和哈尔滨都进入了前十名,与目前东北经济萎靡不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还有人说是人口流失太多造成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东北国企改制形成了大面积的下岗潮,从那时起,东北经济二十多年没有起色,导致人口持续流出。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总量为9851万人,而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东北地区总人口为1.095亿人,十年间流失人口1100多万,这些流失的人口去了全国各地,当然最多的是海南、云南等地,连网络都流传海南省是东北第四省的说法,东北人非议和被黑最多的也是这十年发生的。

也有人说是大众传媒推波助澜的结果。当年东北小品的走红,以及《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风靡全国的东北题材电视剧,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东北人和东北话,有网友说,东北人什么样,看他们拍的小品就能看出来了,好逸恶劳、充傻装愣、自作聪明、土了吧唧的剧情人物,更加深了人们对东北的刻板印象。

国内某些热点地区的东北人备受关注。海南三亚和云南西双版纳是东北人最集中的地方,一些东北人不守规矩,败坏当地风气,也是东北人在国内最被当地人诟病的地方。东北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作为个体的东北人并未受到格外关注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走到哪儿都被人讨厌就是大问题了,这说明那里的文化出了问题。

东北人被黑更多是文化属性带来的结果。东北文化属性的形成过程很复杂,既有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因素,也有历史上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的历史成因,还有闯关东难民似的跨省流动带来的多元文化碰撞,以及日伪时期长期的奴化教育和殖民地文化的影响,构成了东北文化的属性和特征。

近一百年的东北是社会动荡和制度变革激流中仓促崛起的地区,国家的大量投资,促进了产业快速聚集,城市群开始大量出现,城镇化水平领先全国,但一个社会文化道德体系的构建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有人说,东北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半成品地域文化,东北人性格中的直率感性,与受孔孟思想浸染,奉行中庸之道,含蓄内敛的大部分国人就有点格格不入,所以很多矛盾也由此而生。

东北人最正统的标签是豪爽仗义和直率热情。但在现实中,东北人却被贴上了粗鲁、爱吹牛、争强好勇的标签,自身谜一样的优越感,被认为已经达到一种荒谬的地步了,“你瞅啥,信不信我削你”,东北人这些很生猛、辨识度很高的语言习惯,很容易引起误会和冲突,并因此常会引发一些不良的影响,一来二去,甚至有了东北人都是黑社会的说法。

东北人整个群体不能说不好,被黑也是最近这些年才出现的。反观三线建设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东北向三线地区迁移企事业单位200多个、援建项目300多个,有100多万的东北人走遍全国,那时候东北人是老大哥,从来没听说过有谁被黑。

其实东北人被黑,更多的原因是部分东北人素质低下引起的。东北人给全国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喜欢群体性滋事,能装爱吹牛,无论是飞机上,酒店里,还是菜市场,喜欢吆三喝四、大呼小叫,一句话没说对就开始吵吵嚷嚷,拉帮结伙,像要打架似的,这些行为都拉低了全国人民对东北的印象。

东北经济之所以多年一直上不去,其主要原因还是人的问题。地域文化的浸染能力,对东北整体素质影响是非常大的,东北教育水平高,但整体的人文素质并没有质的提升,小到商场买东西,在南方大小商场,店主都是笑脸相迎,在东北你挑衣服,试了不买,服务员就开始摔摔打打掉脸子。大到招商引资,这些年传说的投资不过山海关并非地域歧视,这里面有气候和市场的因素,但重要的是人的原因,观念守旧不开放,服务意识差不作为,审批环节效率低下,过程诡秘复杂,在投资者眼里,这里面的不确定因素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东北人在全国范围内被黑,有很多值得东北人反思的地方。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东北综合发展水平曾经领先全国,如今东北经济陷入困境,但社会群体的文明修养不应该随之垮塌,东北振兴要从每一个东北人做起,每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才能改变整个东北人群的素质印象。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