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作者:水木长龙
假如人类已经探索到第二地球,可是第二地球距离太阳系很远,在接近半个银河系之处,那么怎样才能离开太阳系抵达呢?
要知道,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没有物体能够超过光速,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即使人类的科技能够造出非常快的宇宙飞船,但仍然不会达到光速,所以在如此浩瀚无边的星际空间飞行,可能就要花费许久的时间。假如,人类探索到的第二地球在5万光年处,以不能超越光速的宇宙飞船飞行,可能几辈子都难以抵达。
或许会有读者读到此反驳:不对,根据相对论,虽然飞船速度不能达到光速,但随着飞船速度的提高,时间膨胀效应也就会越明显,飞船惯性系的时间流速在飞船速度越高的情况下,相对时间也是越缓慢的,所以到达五万光年的第二地球,说不定几个小时就抵达了。只不过对于地球惯性系而言,需要“距离除以飞船速度”来计算罢了。也就是说,地球的相对时间可能会流逝得非常快——飞船抵达的几小时,地球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了上千个世纪。所以,即使达不到光速,只要提高飞船速度到接近光速,也就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对于飞船上的人类而言)抵达第二地球家园。
的确,这样的解释很是合理。但是别忘了,我们地球人数可是70亿呢,要么需要造出许多数量的飞船,要么需要造出一艘能装下70亿人的巨型飞船。无论哪种方法,最终都要以飞船的总质量来为能量的提供进行计算。更何况,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物体的速度越快,质量就会变得越大,无限接近光速,质量也会变得无限大,从而所需的能量也会无限多。
所以,最终爱因斯坦他老人家还是轻而易举地用他那灵光突闪出的两个假设理论(相对性假设与光速不变假设),再附加上人类通用的经验,便将我们封锁在了太阳系内。也就是说,想从爱因斯坦这道关卡突围,如果思维不能够完全展开,那么就真如「蜀道难」后半句所言了。
既然爱因斯坦封锁了主关卡,我们也就只能绕道而行了。探索科学,探索宇宙,水木长龙与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第一,虫洞法。
“虫洞”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1930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而提出。理论上认为,“虫洞”可以从空间的某处连接向遥远空间的另一处,在距离上可以缩短到非常短。比如,太阳系地球上有一个“虫洞”,银河系之外的某处有另一个“虫洞”,两虫洞相连通。那么,从地球“虫洞”就有可能瞬间抵达银河系之外。
所以,通过这种方法,我们离开太阳系会非常容易,省力省时速度快。但是,目前人类还没有发现这样的虫洞,必须找到后才能启用,就看人类的科技发展程度和速度了。如果人类的科技水平发达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制造一个出来,那么飞出太阳系就是分分秒秒、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不用担心流浪地球里可能会发生的太阳氦闪,也不必使用地球发动机那么笨劣的方法了。
第二,空间弯曲折叠法。
源于黎曼的空间几何理论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空间某处的弯曲率与处于空间该处的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时空弯曲率也越大,从而呈现出来的引力效应也越大。引力波即是时空弯曲涟漪的传播。弯曲折叠空间需要非常大的质量,以我们目前的人类科技水平,很难实现将银河系外第二地球所在的空间位置折叠向我们的地球位置,然后我们直接“蹦过去”,之后再用高科技将空间还原成之前的样子。
不过,随着21世纪量子科学的迅速崛起,或许有一天这种“人工空间折叠”的方法真会被实现也说不定呢。人类的科技发展似乎走到了瓶颈,如果变换一下思维,从不同思维角度去重新审视我们这个三维世界,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理论,找到不一样的答案。而这种理论和答案,或许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完善。然后,或许会发现弯曲折叠空间可能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大质量物体和超强引力场才能达到目的。如果,空间能被通过高科技进行折叠,那么离开太阳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第三,量子瞬间传送法。
利用量子纠缠原理,将太阳系的所有需要转移的人或物,甚至我们明亮的月亮,通过量子态传送的方法,在目的地根据传送过来的所有量子态进行还原重塑原型物质。不过,这种方法,等于是销毁了太阳系原型的人和物,从而制造了原型人和物的复制品。但如果能将人和物的量子态进行毫无保留地全部复制回来,那与真的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管他原型还在不在呢,不是吗?
不过,以当前人类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尚不及皮毛,尤其人类推测出的“不确定原理”就已经限制了量子态的“不可克隆”,因为不可能得到全部的量子信息。
所以,这第三种方法人类仍然需要等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到时候,说不定人类已经找到了获取量子态全部信息的方法,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也已被推翻舍弃,人类的科学知识全然翻新。科技翻天覆地大变化,离开太阳系前往遥远的第二地球,自然轻而易举,不在话下。说不定直接制造几个适宜人类生存的第二、第三、第四地球都易如反掌呢。
第四,超光速法。
本不想再说这个了,但想想凭什么爱因斯坦他老人家一时心血来潮的灵感,两个假设就把我们锁在了太阳系内?这也太顺他意了不是?更何况,他的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相对论都存在有一定的瑕疵,光速的不变是在地球得出的结论,不,应该说爱因斯坦的一切理论都是在地球上推测出或观测出的,他没有到太阳系外去实验或观测,怎么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怎么知道没有物体可以超越光速?又怎么能肯定光的真空速度就是不变的30万千米/秒呢?说不定银河系之外的光度大于我们测出的地球上光速的两倍呢,不同宇宙区域说不定有的光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化不定呢,这些爱因斯坦他老人家都想过吗?所以,可能真的存在某种超光速的方法,只是限于当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尚未发现罢了。一旦超越光速,说不定我们也就发现了第四维空间,然后离开太阳系更是不在话下。
让我们拭目以待未来人类高科技的到来,带我们离开太阳系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