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七绝写得最好的诗人是谁?毫无疑问是李白、杜牧和王昌龄,王昌龄更是被誉为“七绝圣手”,七绝水平之高令后人望尘莫及。
为什么王昌龄有资格当“七绝圣手”?读完下面他的这8首七绝便会恍然大悟。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被很多诗评家誉为“史上七绝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满是历史沧桑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通过描写历史上的名将,反衬出对良将的期盼,对守边将领们的不满和对战争的痛恨。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七绝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清白的坚守,是史上送别诗当之无愧的佳作。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通过描写诗人的清白,反衬出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是闺怨诗中的佼佼者,此诗通过对闺中少妇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家庭的思念。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通过描写少妇的悔恨,反衬出对战争的感慨。
全诗用语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对比强烈,充满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亲人的思念。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战士们的赞美,满是盛唐气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通过描写战士们的英勇,反衬出对敌人的不屑,对将士们的赞美,很能鼓舞士气。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七绝通过对采莲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通过描写采莲女的活泼,反衬出对自然的热爱,简洁明快,意境优美,余韵无穷。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风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反衬出对友人的思念,诗意溢出满纸,余音三日,绕梁不绝。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是一首送别诗精品,但很多朋友都没有读过,所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此诗通过明月寄托作者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离愁别绪弥漫在字里行间,两人友情之深可见一斑。
南越归人梦海楼,
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
当取戈船万户侯。
这也是一首送别诗,也有很多朋友没有读过。
王昌龄交友广泛,李白、孟浩然、王之涣、高适、岑参等著名诗人都是他的好友,而且他性格豪爽,诗情挥洒,是写送别诗的一把好手。
此诗情感真挚,别情豪迈,如同壮行之酒,读后令人心生温暖和豪情。
王昌龄精彩的8首七绝分享完了,确实都是不可多得的七绝佳作,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细细品读和回味。
朋友们,你认为王昌龄的七绝在史上能排第几?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