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以“聚焦‘六新’促转型 科技引领绘蓝图”为主题的概述德中循环经济的现状专业研讨会在太原举办。德国北威州环境、自然保护和交通部欧洲和国际合作处处长Michael Hermanns,山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继龙,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西部地区办事处处长Ellen Kramer出席会议。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北威州-中国项目项目经理Ute Maas主持会议。本次活动是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山西分会场系列活动之一。
在北威州资源价值创造圆桌会议上,Monika Lichtinghagen介绍社团在垃圾填埋场基础上打造的物资锻造项目经验和做法。她表示,社团采用了五倍螺旋法理念,从社会接受度、技术可行性、管理框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多维度考察项目生命周期、盈利能力,开展经济和社会学研究,与众多科学和教育中心、企业合作开展循环经济的研究,以服务企业、城镇、公民、学生等不同群体为目标,开展有机残留物、矿物质、塑料、工艺用水、氢气的综合利用研究。
Carsten Gerhardt就循环谷发展作介绍,他表示,北威州循环谷位于莱茵鲁尔地区,该地区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摇篮,拥有庞大的市场、科研院所和为数众多的隐形冠军,区域国际化程度高、产品种类丰富,汇聚了全世界循环经济行业的聪明智慧。循环谷基金会搭建了一个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初创企业提供资助、为科研机构提供合作交流的桥梁和平台,致力于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整个产品链。针对入选的初创企业,循环谷基金会可以为初创企业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北威州交流活动,报销旅行驻留费用,同时为初创企业牵线搭桥,开展一对一服务。
“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赵凯如是说。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继续大幅下降,单位GDP用水量降低28%,再生资源利用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总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26亿吨,“十三五”期间,循环经济对我国碳排放综合贡献率为20-25%,展望“十四五”,循环经济将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达到30%。他建议,我国需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具体而言,要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及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等。
此外,Hanne Hagedorn、焦文婷、段立柱还围绕北威州循环经济的最佳实践、循环经济园区的政策促进、双碳背景下山西省资源循环利用路径选择等内容进行交流研讨。
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山西省发改委、中德两国循环经济领域大学院校、研究机构的行业专家及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山西省科协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共同主办,山西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山西奥美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山西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和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学会为支持单位。
来 源:山西科技传媒集团
编 辑: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