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孙权备战
擒杀关羽夺取荆州后,孙权就知道刘备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为此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部署,以嫁祸、求和、备战三种方式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
首先是希图嫁祸于曹操,将战争引向曹操。潘璋奉命将关羽斩首后,孙权立即将首级送给曹操,以此表示自己是奉曹操之命而行。其实这只是个形式,孙权明白曹操不会上当,刘备也不会相信。曹操以诸侯礼厚葬关羽,以示尊崇并表示关羽之死与己无关。同时表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以此刺激刘备。
其次,求和。孙权派人出使(蜀)汉,向刘备求和。同时让诸葛瑾与刘备联系,商谈求和。诸葛瑾的求和信中关于曹魏、刘备、孙权、献帝之间的关系写得十分混乱,称孙权为吴王,是承认曹丕的封赐;但又称刘备为陛下,汉献帝为先帝,又是承认刘备为汉室正统。如果曹魏是篡逆,岂非将东吴也纳入篡逆之列?
这不是诸葛瑾无能,而是同时出现两个皇帝的状况让包括诸葛瑾在内的文人士大夫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文人士大夫接受的观念一直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现在出来两个皇帝,该咋办?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当时的文人士大夫,要到孙权称帝后和诸葛亮一起创造出“并尊二帝”的理论后才基本得以解决。
求和总得应该出让一些利益来表明求和的诚意,或承认刘备的帝位,向刘备称臣的政治让步,或归还被占领土,甚至割让部分领土的实际利益,但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蓄势待发的刘备在没得到任何实际利益的情况下当然不会答应。
最后是备战。要在未来的战争中稳操胜券,首要条件就是要确保曹魏不要乘虚而入。对付刘备,孙权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曹魏从背后插一刀的话,江东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因此,剿除关羽后,孙权立即做了三件事来增强与曹操的关系:一、派遣校尉梁寓向朝廷实际上是向曹操进贡,表示臣服;二、命令王惇到北方买马,既是与曹操建立经济贸易往来,也是为壮大自己的骑兵队伍做准备;三、归还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占皖城时俘获的庐江太守朱光等曹操将吏,但没有归还于禁,孙权在这里为自己留了一手。
第二年(220年)春,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改元延康。孙权立即上书曹丕,表示忠心,并归还灭关羽后截留的于禁部将护军浩周、司马东里衮。当年十月,曹丕禅汉建魏,改元黄初。孙权又向魏称藩,最后归还于禁等人。十一月,接受曹丕封赐为吴王,大将军,督交州,领荆州牧事,并受九锡。
孙权派西曹掾沈珩致谢,并贡献奇珍异宝。对曹丕索要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珍珠宝贝珍禽异兽的要求都一一满足。
但在重大事情上,孙权还是有所保留。曹丕任孙权的儿子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万户侯,试图使其就位以为人质,孙权以孙登年幼为由,上书辞封,并立即立孙登为吴王太子。
被孙权送还回魏的浩周专门负责孙登入质一事,以全家百口性命向曹丕担保办成此事。
孙权找了很多理由来拖延推脱,先是以年幼推辞。说我儿孙登实在太小了啊,我想过几年等他长大了送去。再是以孙登尚未婚配推辞。说我儿本来应当去侍侯皇上,可是他还没结婚啊!以前你都很挂念这件事,还说可以介绍像夏侯氏这样的宗室女子给我儿子,要真能这样的话,我想派孙长绪(孙邵)和我儿子一起去,礼聘成亲,这件事还要你成全啊!
最后以父子情深不忍分离推辞。说我儿年少体弱,教养不足,想起要和他分别,我确实割舍不得啊!父子恩情,岂有完结的时候。我又想让张昭追随去辅育护卫他。
这些话听起来都是那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而事实上是孙权根本就没有送孙登为人质的打算。因为此事害得浩周终身不被曹丕重用。
曹魏要孙权送子入质一事由来已久,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攻破袁绍后,就要求孙权送儿子做人质,孙权不愿意,周瑜也坚决反对,二人一起找吴太夫人商量。
周瑜分析了送质的弊病和后患,只要送去人质,就会受到曹操的控制,不光如此,还会限制自身的发展,得到的最高官职不过是个侯爵,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怎能和自己称王道寡相比。
吴太夫人觉得周瑜说得在理。得到母亲和周瑜的支持,孙权更加坚定了不送质的决定。曹丕此时旧事重提,仍然是想以此挟制孙权,同时为自己对东吴采取军事行动寻找理由。
稳住曹丕的同时,孙权加紧进行军事部署:
一、定都武昌。
刘备一称帝,孙权就提高了警惕,立即迁都到鄂,并将鄂改名为武昌。孙权本来是都建业,征关羽时迁至公安。公安过于靠前,安全系数不大。建业又过于靠后,不便于军情传送指挥调度。选择二者之间的武昌,有效地解决了这二个问题。
为加强都城实力,孙权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八月,迁都武昌完毕后,孙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战前动员,要求诸将提高警惕加强戒备,不得懈怠。
二、层层设防。
第一道防线:振威将军、固陵太守潘璋守秭归;将军李异、郎将刘阿等守巫山、巴山、兴山等地;
第二道防线:安东中郎将孙桓守夷道;将军宋谦屯枝江;建武将军、庐江太守徐盛屯当阳;
第三道防线:昭武将军朱然、偏将军韩当共守江陵;绥德将军、领南郡太守诸葛瑾守公安,兴业都尉周胤(周瑜次子)助守;建忠中郎将骆统屯孱陵。
以平戎将军步骘率交州义士万人守益阳;武陵都尉鲜于丹守武陵,遥相呼应。
同时,以吕范为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阳太守治建业,镇守大本营;以周泰为奋威将军、封陵阳侯、汉中太守固防西北,防备(蜀)汉军队偷袭。以朱桓为濡须督与安东将军贺齐巡防长江,防止魏国偷袭。
三、确定主帅。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爆发瘟疫,为孙权立下不世之功的吕蒙身体本来就不好,不幸又染上时疫,一病不起,死时年仅四十二岁。同年遭温疫去世的还有孙皎、蒋钦。
孙权悲痛得无以复加,但也回天乏术。此次大战,事关重大,任谁为帅,成为摆在孙权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将领有些是孙策时旧将,有些是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互不听从的复杂局面下,经过慎重考虑,孙权选择了在荆州之战中表现和功劳都仅次于吕蒙的陆逊,命令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率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迎击刘备。
事后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正确。拿这串名单和刘备将领的名单对比,就可以看出,东吴这批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能力明显高于刘备一方。
第四节 夷陵之战
前面聊过,汉末魏初时大小战役众多,其中决定历史走向的仅有三场:一、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奠定北方霸主之位;二、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使曹操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和能力;三、就是今天要聊的夷陵之战,三国疆域的划分由此成型。
夷陵之战,也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先来看看战争的过程。
第一阶段:进攻与撤退。
刘备以白帝城为大本营,赵云坐镇江州为后援。将军吴班、冯习为先锋,首先进攻东吴陆逊、李异、刘阿等人防守的巫山、秭归。陆逊一是要避敌锋芒,二是要诱敌深入,放弃抵抗,主动撤退。(蜀)汉军顺利进入,驻扎秭归。武陵五谿的土著部落表示愿意出兵帮助刘备。
占据秭归后,刘备停下来安排部署下一步行动。治中从事黄权认为水军顺流而下容易,后退艰难,建议由自己担任前锋先行,刘备留在后军镇守接应。
统帅在后,将军前出,这本来是常理,但刘备不听,认为黄权阻碍了自己的行动,改任黄权为镇北将军,带军在江北防备曹魏的军队。自己亲率大军从江南和长江水路向前推进。
这段历史中有个疑点,刘备七月伐吴,迅速攻取巫山、秭归。然后一直到第二年正月才再次进攻。中间出现近半年的空白期。而《三国志·先主传》中有“先主军还秭归”的记载,这句话让人费解。刘备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去,为什么还?没人知道。
现在有学者说刘备回成都去了,这个值得商榷。成都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需要刘备亲自回去解决。刘备的目标是伐吴,这才刚起步,形势大好,怎么会丢下大部队回成都呢?
也许那个“还”字是多出来的衍文,这样理解起来倒是容易,刘备本来就驻扎在秭归,但是不好解释为什么会停留那么久。只能存疑了。
不论怎样,刘备确实在秭归停留了一段时间,也许是前面提到的(蜀)汉军先天不足的原因让刘备放慢了脚步,也许是刘备看出了陆逊诱敌深入的计策,或者就是那个谜,刘备率军到另外的地方去了。如果不是吴将宋谦主动进攻(蜀)汉军队的话,也许事情会发生别的变化,说不定还能够弄清楚这段时间刘备的行踪。
陆逊看到刘备住兵不前,诱敌深入之计有可能落空,长期与刘备对峙的话,曹丕有可能乘虚而入,就让宋谦主动进攻(蜀)汉军队。章武二年(222年)正月,宋谦不辱使命,带兵接连攻克(蜀)汉军五个据点,将守将全部斩杀,全军而退。
刘备受此刺激,立即以冯习为大督,吴班为前部,张南为先锋;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将领为别督,全力攻吴。
将军吴班、陈式率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刘备从秭归率军进至猇亭。从佷山开道通向武陵郡,派侍中马良安顿抚慰武陵五谿蛮夷,赠以黄金锦帛,授予官职爵位,五溪蛮相继响应,部落酋长沙摩柯领兵相助。
镇北将军黄权也在江北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至此,(蜀)汉军已全取固陵,割据宜都,降服武陵,荆南几乎已收入囊中,收服荆州似乎已是手到擒来的事。
第二阶段:相持。
刘备占据猇亭,在狭窄的山道上连营七百里,扎营数十座。陆逊固守猇亭,两军对峙。陆逊诱敌深入的计策相当冒险,一旦(蜀)汉军突破猇亭,进入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以水军为主要支撑的吴军要想阻挡擅长陆地作战的(蜀)汉军队恐怕就难上加难了。因此,陆逊已经不能再退了。
此时刘备的处境十分不利,一是战线太长,连绵七百里,为防止被吴军割断,必须处处设防,分散了兵力;二是环境险恶,七百里全在山区,道路崎岖,补给困难;三是进入夏季,气候潮湿闷热,容易使人烦躁和疲倦。
刘备七百里连营曾经受到曹丕的嘲笑,说刘备不懂军事,其实这并非刘备之错,是环境使然。在狭长的山路上,换作曹丕上去布防也只能这样。况且刘备的阵式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一字长蛇阵,而是蝌蚪型的,头大身小,集中主要兵力在前部,这样才能保证在进攻和防御时有足够的兵力,后面的营寨主要是为了保持补给线畅通和后方安全。
陆逊则是以逸待劳,背靠江汉平原,补给线既畅通又便利。
双方所处的环境不同,采取的战术也就有所区别。对刘备最为不利的是持久战,最希望的是主力决战,一举击溃吴军,冲出山地,进入平原,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为此,刘备做了两次努力。
第一次,围点打援。
吴安东中郎将孙桓,是孙河的第三个儿子,一表人才,聪明机敏,博学强记,被孙权称为宗室颜渊。在前两年攻打关羽的战斗中,跟随孙权在华容追击关羽,诱叛关羽士兵五千多人,缴获了许多牛马器械。
孙桓此时二十五岁,年轻气盛,仗着自己是宗室子弟,不听陆逊的指令,率兵与刘备军前锋张南在夷道(今湖北省宜都市陆城)交战。刘备闻讯大喜,立即率重兵将孙桓团团围住。
刘备围而不打,是希望陆逊带兵来救。孙桓确实向陆逊求救,但陆逊不救。手下将领着急啊,孙桓是宗室子弟,怎么能不救呢?陆逊说:“孙桓很得将士人心,夷道城牢固,粮食充足,不用担心。等到时机成熟,我的计划得以实施,不用去救,危难会自然消除。”
后来果然如陆逊所言,孙桓之围不但自动消除,还歪打正着成为追击刘备的前锋。事后孙桓很坦率地告诉陆逊,最初对不发兵相救的事情怀有怨言,现在口服心服。
第二次,设伏诱敌。
刘备让将军吴班带几千人马在靠近吴军一方的地方扎营,引诱陆逊来攻打。吴军将领见吴班突前扎营,人数少,地势低,很容易攻打,纷纷向陆逊请战。陆逊仍然不答应,告诉诸将这里面必定有诈,诸将大多不信,有些还觉得是陆逊胆小不敢打。
几天之后,刘备见吴军始终不来,就带着埋伏在附近山谷中的八千伏兵撤出了埋伏阵地。吴军将领看到刘备伏军出来,才相信了陆逊的判断,对陆逊又多了一份敬重和信赖。
找不到和吴军主力决战的机会,刘备拖不下去了,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放弃水路,除留守船只的水军外全部上岸,集中兵力强攻猇亭。吴班本来是和陈式一起带领水军屯住夷陵,现在出现在山道上,表明水军只有陈式一部了。
陆逊一直坚守不出,就是在等这个机会,立即给孙权上疏,表示战胜刘备的机会已经到来。上疏中陆逊明言最初担心的就是刘备水陆俱进,现在刘备自己放弃水军,相当于自取灭亡。
第三阶段,猇亭决战,攻防易位。
陆逊下令诸将准备出击。诸将大为不解,提出异议,认为进攻刘备的最好时机应该是在刘备从秭归进入时,现在刘备已经深入五六百里,相持七八个月,所有的要害地区都有防守,这个时候进攻难以取胜。
陆逊解释说:“刘备非常狡猾,经验丰富,军队集结之初,思考周到,精力专注,不会受到任何干扰。现在时间长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将士疲惫,士气消沉,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起死回生,打败刘备,正在今日。”
陆逊先选择了一座军营来进攻,试探(蜀)汉军虚实,寻找合适的进攻方式。这也是陆逊聪明的地方,如果全线进攻,战事不利,被(蜀)汉军队缠住,后果难以预料。
结果真失败了,诸将都埋怨陆逊,认为白白损失了士兵,但陆逊却找到了(蜀)汉军阵地的弱点,发现主要是由树木构筑的。这是因为山上树木繁多,便于取材和搭建,与夯土为墙来修建阵地相比,更为方便和快速。因此陆逊安慰诸将说:“虽然损失了一些兵力,但我已经找到打败(蜀)汉军的办法了。”
陆逊下令全军出击,每个士兵带一把茅草,冲入(蜀)汉军阵地放火,攻破(蜀)汉军队四十多营,斩杀张南、冯习和沙摩柯等将,杜路、刘宁等投降。火烧连营,大获成功。
孙桓之围此时自然解除,正好成为前锋,奋勇杀敌,占据上兜道,截断刘备退路。刘备被迫登上马鞍山固守。被孙桓穷追猛打让刘备十分气愤,也十分感叹,说:“我以前到京口时,孙桓还是个黄口小儿,今天居然把我逼迫到如此地步!”
陆逊指挥各军从马鞍山四面进攻。(蜀)汉军土崩瓦解,伤亡过万。刘备乘夜逃跑,让民夫将挑担里的金铙(用于鸣金收兵的工具)、铠甲等物资堆积在路上燃烧,阻止追兵。
逃到秭归后,刘备已是身心俱疲,骑马都很困难,只好让士兵们赶紧做了一个简易的人力车,用蜀锦做缰绳拉车,进入白帝城。改白帝城所在的鱼复县为永安县,是希望(蜀)汉永远安宁吧?
(蜀)汉军的战船及其器械,水军、步军的辎重物资,全部丢失。死伤士兵无数,尸体漂流,塞江而下。刘备既惭愧又愤怒,说:“我竟然被陆逊折辱,这难道是天意吗!”
败逃途中,将军傅肜、从事祭酒程畿战死。傅肜面对吴军劝降,愤然说道:“吴狗,安有汉将军降者!”程畿沿江而退,追兵将至,士兵劝他弃船而行,他说:“我从军以来,从没败退过,何况这次是跟随天子出征,岂能让天子有危难!”镇北将军黄权在江北,道路隔绝,回不了益州,无奈之下,投降了魏国。马氏兄弟中最贤良的白眉马良也战死沙场。
前期引诱(蜀)汉军深入的东吴将军李异、刘阿等紧追刘备,在白帝城东北的南山上安营扎寨,一直呆到八月才撤回巫山。
夷陵之战就此结束,刘备为什么会失败呢?蜀汉、孙权、曹魏在这场战役中分别有什么得失呢?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