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前言苹果园-新城墓葬群是国家五大文化遗产之一,于2001被国家列为国家五大文化遗产之一。墓葬分为东部和西部两部分,东部是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的果园墓群,西部是嘉峪关市新城墓葬群。
甘肃省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北20公里外的新城墓地,出土了1400余个从魏晋到唐朝的古墓。从一九七二年起,嘉峪关考古所共发现18处墓葬,包括单色砖墓葬10处,砖壁画8处,共发现760多件彩色画像砖。
嘉峪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为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型墓地,其墓的形式、构造及砖、壁画等主题均与之相似。
为了满足文物的保护与展览的需要,嘉峪关博物院选择了6号墓,其中6号墓是最具代表性的墓葬,七号是为了保护研究而开放,另外16间是封闭的,保留了完整的墓道。
七号墓与六号墓相隔500多米,七号墓经常与六号墓进行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其开启状况不同,规模、形制、建造技术、材料及赋存环境等方面比较相近。
由于对外开放的持续,以及前来游览的人越来越多,六号墓砖上的颜色已经变得很淡,而为了保存和研究而暂时对公众开放的7号墓,却依然保持着鲜艳的颜色。
嘉峪关六号墓葬在嘉峪关市的经济与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是当前我国考古工作者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六号墓基本情况六号墓是目前国内18个大型墓地中仅有的一处向公众开放的,平均每年有约18,000名访客进入。它的主要建筑有墓道、墓门、门楼、前室、中室、后室、甬道和耳室。
六号墓的土堆高度2.5m,长度30m,底部离地约10m,全部由青砖和干砖砌成,周围以碎石为主。在墓葬内发现132块彩色砖,包括前屋55张,中屋65张,后屋12张。
为了便于游人进入,在墓道、前室、中室和后室都设置了灯光,只有在游人进入的时候才打开。前中、后三个墓室都有砖块在重压下松动或掉落,与第一次发掘时拍摄的图片和7号墓穴中的砖图相比,颜色已经变得暗淡。
砖壁画颜料特征在嘉峪关的古城墙上,所使用的红漆以赭石为主。这种红色是自然的赭石色,也就是赤铁。赤铁矿分好几种,按照其形状,也有各种各样的名称。
比如,闪亮的钢灰色晶石,叫做镜铁,许多球状聚集在一块的,叫做肾铁,而纤维状者,叫做笔铁矿,而软土的,叫做赭石。
自然褐铁矿是一类无晶体结构、富含Fe2O%-60%的alpha类矿物,在光照条件下非常稳定。
嘉峪关彩绘中使用的黑漆以碳黑为主。在古代,人类燃烧动植物油脂,采集火熏后的黑灰,制成墨汁,称为“炱”,即最初的碳黑。
1821年,北美第一个利用天然气制取了炭黑,使其成为一种由气体或液体组成的非晶碳,由气体或液体组成,在缺少氧气的情况下,通过非晶物质的不充分燃烧或裂解而形成的非晶碳,呈疏松、重量轻、极细小的黑色粉体。
由于它的着色能力强,遮盖力强,耐高温,耐光照,故被视为最佳的黑漆,广泛用于砖画。
在嘉峪关彩绘中,使用的黄涂料以氯化膦为主。磷氯锰矿是一种含磷的磷矿,其主要成分为Pb5[PO4]3Cl。
成矿材料主要分布在矿区内的氧化带中,由水体中含有的磷酸盐与Pb等元素发生反应而形成。六角结晶,通常为六方柱、小桶状或针状,亦有的为晶簇状、球状、粒状、肾状聚合体,通常为黄绿色,也有的为棕色或橙色。
薛俊彦,卢燕玲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嘉峪关的魏碑壁画中,有9种不同颜色的白漆,其中以重晶石、方解石为主。重晶石是一种非金属矿物,其主要成份为硫酸钡。纯净的重晶石呈洁白、光亮。
重晶石是一种很好的白色颜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立德粉。方解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类具有三方晶系的自然碳酸钙,其结晶形态有颗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
敲打方解石能产生许多四四方方的碎片,因此得名。当碳酸钙遇水或CO2时,会分解,使涂料与涂料之间的结合力下降,造成瓷砖壁画的剥落。
六号墓砖壁画褪色原因褪色是由于油画涂料的不稳定性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微生物和尘埃等。
砖画中的水分减少是造成砖画颜色偏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嘉峪关6号、7号墓砖壁画的退色情况的研究,发现7号墓与常开园6号墓相比,7号墓砖画的退色明显低于6号墓。
作者推测,其原因在于7号墓葬的大气湿度全年均较平稳,并且比6号墓葬的大气湿度要高。
七号陵墓平日里不对外开放,大门紧闭,仅有一个10公分左右的通风口,通风速度很慢,由于周围岩石的水分传递,墓穴中的水分含量很高,加上里面的色素粒子含有丰富的晶体水,所以颜色很漂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六号墓是对外开放的,除了通风口之外,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通风通道也是经常开启的;
因此,墓内外的通风速度很快,再加上沙漠中的湿气,使得墓中的环境湿度降低,色素粒子失去了晶体水分,对光的折射能力降低,所以显得有些黯淡。
某些色素在被光照特别是紫外光辐射后,会改变其结构和色彩,例如,在光线的作用下,红色的六棱晶变成了黑色的单斜晶。
此外,紫外光照也会损坏粘合媒介,因涂料表层中各类色素与粘合媒介的热膨胀性差异,造成涂料表层因受热膨胀而脱落。
为了便于游人游览,六号墓在墓道和墓室中都安装了灯具,虽然这种灯具中的紫外光不如太阳中的紫外光那么强烈,但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下,对砖块式壁画的防护不利。
由于墓穴比较密闭,室内的二氧化碳、水气无法及时排出,极易引起室内二氧化碳及湿气的增加。
而随着游人的增多,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也会不断增加,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在水中的压力下,白色色素方解石会被分解,从而使色素微粒掉落。
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表面存在大量细菌和真菌,武发思等前辈研究表明:侵蚀六号墓砖壁画的细菌和真菌共有12类,其中细菌10类、真菌2类。
其中,以假诺卡氏菌菌群为主,所占比例为74%;其中以曲霉科为主要菌种,约为75%。这种细菌在壁画砖上增殖、代谢生成如有机酸等物质,会对其结晶形态产生一定的损伤,进而影响其内在的化学组成,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由于粉尘的存在,使得壁画上的颜色显得暗淡。六号墓是由一块干燥的砖头堆砌而成,在施工的时候没有使用过任何粘结剂,砖头与砖头之间都有很多细小的裂缝。
在重力的影响下,泥土中的细小颗粒和沙粒都会在重力的影响下从裂缝中渗透进来,再加上地震和游人的走动,这个速度就更快了。
另外,由于空气交换,游客也会把尘土带到墓穴里。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尘土都会和周围的水分混合在一起,落在了墙壁上,就像是一层很难清除的表皮,非常适合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再细小的灰尘容易变成水凝结的晶体,在高湿条件下,灰尘中的颜料会使瓷砖壁画受到更多的污染。
色彩保护措施一要对单个墓穴的参观人数进行严格的限制。实际情况是,10个人一起进去,已经很挤了,12个人以上,就会增加被人触摸到的几率。建议一次入墓人数不得超过10人。
二要严格控制持续参观墓葬的参观频率。根据刘洪丽等人在2011年7月对魏晋六号墓进行的游人游览对墓穴中CO2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游人进入和离开间隔约10余分钟,能显著减少墓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通过在该墓中设置相关的智能化控制装置,通过合理的人为介入,实现对墓中温度、光照、湿度、空气等的控制,保证其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特别是将墓穴中的湿度变化控制在最低限度。
结果显示,六号墓葬在游人游览过程中,其室内的湿度在62.2%到73.0%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墓葬中,由于大气湿度的突然改变,使得墓葬中的吸湿-放湿常伴有易溶盐类的溶解-结晶,从而引起了墓葬中的各种盐类的破坏。
李强和其他一些学者则提出,旅游活动会导致墓葬中的细菌种类增多,从而导致了这些新的细菌对墓葬中的壁画造成了危害。
西班牙卡斯塔纳德·伊博尔自然遗址于2003年开放以来,由于大量的游人将垃圾带入山洞,从而引发了卷枝霉和镰孢真菌的泛滥。很明显,游人进入墓葬是外来细菌进入墓葬的一种方式。
为阻断传播,参观人员及参观人员须经严格的细菌消毒,或穿上一次性无菌服装、鞋套及口罩入场。另外,也要避免鸟类和昆虫进入墓室,这是许多菌类的传播媒介。
根据6号墓的具体状况,一是要通过全息摄影、三维扫描、数码摄影等方法,对完整的墓室和砖画进行数字化收集。
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表面的失色、裂缝、划痕、污迹、缺失等进行了模拟恢复和修补,并将其存入电脑或者硬盘中,以档案数据的形式长期保存。
另外,还可以在墓的外部设置一个虚拟的陵寝游览体验,其关键在于引入和利用一个虚拟的陵寝导览系统来给游人进行深度的陈列,让游人在进入墓穴之前有一个虚拟的体验。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入墓过程中的停留时间,降低对墓葬内部的微环境的冲击;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人选择不去实地考察,减少了博物馆的接待工作,进而解决了墓室壁画陈列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结语嘉峪关新建成的魏晋南北朝墓葬群,被誉为中国的“地下画廊”、“百科全书”,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丰富、最具艺术特征的一批文物。
对于画家而言,这是一种精神的来源;对于从事科研的人而言,这是一座有待发掘的学问宝藏;对于所有人而言,这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共有的财产。
保护好和使用好这些历史遗迹,是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