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这样做就能得到我父母的遗产?
可笑!
”这句尖锐的质问,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电话那头小姑子轻蔑的语气,像一根刺扎进我的心里。
我叫李雨,是一名杂志社编辑,月薪一万。
我的生活原本平静而幸福,直到婆婆突发脑梗住院,打破了这一切的宁静,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委屈和不解之中。
婆媳关系,自古便是难题,而我与小姑子的嫌隙,更如同潜伏的暗流,随时可能爆发。
这突如其来的疾病,会将我们推向何方?
这句充满敌意的问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婆媳关系的微妙与复杂,或许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
我与婆婆之间,虽谈不上亲如母女,但也相敬如宾。
小姑子陈蓉对我的态度,却始终带着一丝敌意。
她似乎认定,我是一个别有用心的女人,接近她的父母是为了图谋家产。
这份误解,像一道无形的墙,隔阂着我们之间的感情。
这一切,要从小姑子生孩子那年说起。
那一年,小姑子也刚生完孩子,坐月子期间,婆婆理所当然地去照顾她。
那时我也怀孕了,身体不适,需要人照顾。
我主动跟婆婆说,如果她想去照顾小姑子就去,不用担心我。
但婆婆却选择留下来照顾我,她说小姑子那边有月嫂和婆家人,不差她一个。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小姑子认定是我从中作梗,挑拨了她和母亲的关系,从此对我心存芥蒂。
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生活的平静。
丈夫陈明焦急地告诉我,婆婆突发脑梗住院了,他走不开,让我先去医院看看。
我二话没说,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刻赶往医院。
到达医院时,看到公公正手足无措地在走廊徘徊,双眼通红。
他告诉我,婆婆还在急诊室,情况不太好。
我心里一紧,连忙去办理住院手续,安顿好婆婆。
看到公公疲惫不堪的样子,我劝他先回家休息,这里由我来照顾。
安顿好一切后,我想起了小姑子陈蓉,便给她打了电话,告诉她婆婆住院的消息。
她的回答却让我心寒。
“哦,那你们照顾就行了,我这边还在牌局上。
”我再次强调婆婆昏迷不醒,希望她能来看看,但她却语气不善地说:“行了,少在这装好人。
我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不就是想讨好我爸妈吗?
”听到这番话,我苦笑着挂断了电话,心里五味杂陈。
这些年来,我一直努力扮演好儿媳的角色,孝敬公婆,照顾家庭。
可是,在小姑子眼里,我所做的一切都变成了另有目的的讨好。
难道月薪一万的我,真的就那么像一个贪图钱财的人吗?
夜深了,丈夫来到医院换班。
他告诉我,已经和小姑子沟通过了,她知道自己错了。
果然,没过多久,小姑子的道歉电话就来了。
“嫂子,对不起,我不该那样说你,谢谢你照顾我妈。
”听到这句迟来的道歉,我百感交集。
我告诉她,“没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放下电话,我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感慨万千。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有时就像这月光,即使被乌云遮蔽,也终会重现光明。
我握着婆婆的手,轻声说道:“妈,您要快点好起来啊。
”
亲情是这世间最珍贵的羁绊,却也最容易被误解所伤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婆婆的病,让我和小姑子之间的心结得以解开。
这或许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回过头来想想,如果当初我们能够多一些沟通和理解,是不是就能避免这些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