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长安三万里

余仁 2023-11-06 21:17:02

餐时无事,看了遍《长安三万里》,在我这个岁数看动画也算是童心未泯吧,感叹于国漫的日新月异,现已脱出对日漫的高仿,回归国风原本(说到国风突然想到几个儿时动画至今记忆犹新:《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鲤鱼跳龙门》《渔童》等),感谢当代国漫人的不断努力。言归正传,说回这《长安三万里》,感觉里面塑造的李白既豪迈又敏感甚至有些许癫狂,黄鹤楼拜读崔颢诗,去苏家抢舞姬,胡姬酒肆横板奏乐,皈依道门,直至后来冒天下之大不韪投奔永王,点点滴滴流露出他的性格特征。历史上的李白果真如此吗?我们索性简单聊聊。

唐玄宗晚年时喜好享乐,又十分宠爱杨贵妃,为了讨杨贵妃的欢心,唐玄宗还将她的近亲都封了官。

杨贵妃也天天陪唐玄宗在宫中饮酒作乐,天长日久,宫里的一些旧曲子听腻了,唐玄宗便派人到宫外去找人填写新词。就这样,贺知章推荐了才华横溢的诗人李白进宫面圣。

李白,唐绵州彰明青莲乡人。他五岁时便能诵六甲,十岁时便博览诸子百家之书,曾寓居安陆,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齐鲁,还精通佛经、道书,放浪不羁,喜爱作诗文。

二十岁前后,李白遍游蜀中名胜古迹,并写出千古名篇《登锦城敬花楼》 《白头吟》 《登峨眉山》等。渐渐地,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李白为人襟怀宽广、又有魏晋名士的豪迈之气,多次凭吊古迹,他还颇有政治抱负,也想像历史上那些杰出人物一样,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虽想要建功立业,但是李白并不想像其他的读书人那样,走科举入仕之路,他更寄希望于依靠自己的学问、品德,获得高于世人的声誉,一举成名。

抱持着这样的理想,李白便开始了他的“遍访诸侯”之路。他出蜀十余年,几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虽然遇人无数,但是他的求仕之路并没有什么成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诗歌却越来越为人所熟知。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的磨难,使他了解世间百态。这段时间正是李白创作的巅峰期,所创诗歌让他名满天下。贺知章便利用这次机会推荐了李白,并向唐玄宗奏明李白的才学和建功立业的愿望。唐玄宗一直很欣赏李白,当即决定召见他。

公元742年,李白应召入宫。十余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唐玄宗一见李白,立即觉得此人气度不凡,居然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叫内侍给李白看座。唐玄宗与李白相谈甚欢,交谈之后,更觉得李白名副其实,便道:“先生的大作朕读过一些,今日相见,果然名不虚传,诗如其人。”随即唐玄宗便任命李白在翰林院供职。李白觉得自己的多年夙愿终于达成,心下十分感激唐玄宗对自己的赏识,便十分愉快地接受了任命。

李白爱饮酒,一有空闲便约上三五好友到野外饮酒作诗,世人便把李白、崔宗等八个人称作“酒中八仙”。除与朋友畅饮之外,李白也喜欢独酌,他常常独自跑到酒楼里痛饮,并且不醉不归。

李白为人豪迈,行为放浪,又蔑视权贵,终不适合官场。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杨贵妃等人虽然欣赏李白的才能,但是却十分不喜欢他的处事方式。他们常常在唐玄宗的面前讲李白如何狂傲、如何不守礼节、如何轻慢大臣等。虽然唐玄宗爱惜李白的才华,并多次想提拔重用李白,都因遭到这些人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日子久了,李白见唐玄宗并没有重用自己,便知道自己的满腔政治抱负不过是黄粱一梦,再加上他不满官场的黑暗,想要建功立业的热情渐渐冷却,便辞官回家。唐玄宗批准了李白的请求,临行前赐给李白一块金牌,凭着它,李白在大唐境内的任何地方都会受到当地官员的接待。

离开长安之后,李白又寄情于山水之间,游历大好山河,并写下了更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公元762年,李白病逝,终年六十二岁,完成了他作为诗人的一生。

李白年少志在出仕,怎奈性格使然加之出身卑微难于官场立足,纵酒过度虽有百篇之诗却难免酒多忘事,影片中曾两次邀约高适,均被李白所遗忘,虽为戏说却也在情理之中。即便李白所生今世,怕是也难堪大用,没有哪位领导或老板会将重要之事托付于嗜酒如命之人,况且此人豪放不羁难于听命。纵使他有鲲鹏之志,怕是也要折服于现实之中......

-本篇所用图片均截取于电影《长安三万里》

感谢您的收看,看完点个赞,阅读好习惯。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