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早已觉醒,比断供芯片更利害的,欧美研发团队前沿专家有些是华人

与小东一起探索科技 2022-11-24 07:42:23

华为作为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因为在5G领域技术领先全球,把老美甩在了后面,并且没有在美国上市,老美无法使用资本手段来间接控制华为,所以明面上的方法对华为就是无效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老美无可奈何,就直接把全球高端芯片市场供应商联合起来,断了华为的芯片采购,还有台积电也在断芯华为的队伍里。没有任何理由,就只有一个目的,把华为挤兑出局,这样就可以阻碍我国在5g领域的研发进程。

老美除了这个手段,还有他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在很多事务中对我国进行攻击,为了阻碍中国的高速发展,老美也是气急败坏,开始对我国各个领域实施重压。

华为这几年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芯片断供导致产能和营业额受到不少影响,手机业务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退出前三,研发资金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高端芯片断供之后,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生产呢?肯定是不行的,制造智能手机使用的是高端芯片,因为制造高端芯片必须7nm以下的EUV光刻机。荷兰ASML为全球EUV光刻机龙头企业,也在老美的长臂管辖之下对华限制出售光刻机。

因为华为被老美制裁的事件,也引发了另外一个更加震惊的消息,原来在芯片领域让欧美研发一路高歌的研发团队,居然有一部分是华人专家。对于在半导体领域高速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研发团队成员里值得注意的是杨培东,1971年出生,在国内上完大学以后,就留学到了美国,毕业之后留在美国工作。2016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美国半导体业界有很高的威望,因为这个原因,老美在以前就开始限制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进展。

不过这几年,中国在芯片行业的研发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才的流失也有了很大改善,这么明显的弱点,怎么就被老美轻易抓到呢?以前我们为什么没有重视芯片领域呢?

因为在20年前,手机行业悄然兴起,制造成本低,使它受到很多人的热捧,都以有一部手机而自豪,手机市场的庞大需求,反而加强了对芯片的需求,生产芯片的黄金时代来临。

90年到2001年前后却发生了几件大事,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产业的发展方向。1993年7月23日,老美直接断掉GPS导航系统在公海逼停我国银河号货轮,并且胁迫接受老美检查。

老美与伊拉克发生的精准化信息战争,美国以卫星通讯占据巨大优势,结果可想而知,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现状。

1999年老美的轰炸机B-2利用精准指导zha弹攻击了我国驻南联大使馆,三位记者当场牺牲,还有几十人受伤。

2001年我国的歼-8型战机被老美的一家EP-3电子侦察机撞损后坠机,飞行员失踪。

每一件件事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我国与老美在国防上相比相差很多,需要走很长的路。当时是发展综合性的军力国力重要?还是发展现今被打压的芯片重要?

答案肯定是前者,虽然国防军工需要芯片,但芯片不是全部,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一步步研发。一个小小的芯片怎么就会影响到国家产品的布局呢?

可别小瞧了小小的芯片,这可是一个烧钱的行业。2000年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发展有明显的提高,国力也增加很多,GDP更是突破10万亿大关。但国家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一个指甲大小的芯片有多烧钱呢?

芯片可以说越小越烧钱,7nm-5nm-4nm-3nm,而且研发周期很长,风险性极大,砸钱进去还不知道有没有结果,万一研发方向出错,砸的钱就打水漂了,烧钱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就拿EUV光刻机来说,荷兰ASML也是靠全球几十个国家的产业链,以及资金连续注入,才可以让设备迭代研发。2012年更是启动了“客户联合投资计划”,客户先以注资的形式做股东,才可以有优先订货权利。ASML就是这样把风险及资金压力转嫁给客户,谁都不知道要砸多少钱进去,还有时间。但客户为了产品升级,只好冒险一起陪ASML一路走下去。

这个计划ASML筹到了53亿欧元资金,在当时占中国国防预算7.4%。这只是前期投入,后续还要资金陆续追投。

如果我国也跟ASML一起发展,那我们的高铁、北斗以及民生项目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当时的国力只能选择一些近而有利的,而不是全面铺开,有些零部件只能采取分工的模式,甚至暂时受人牵制。

华为的崛起让世界任何人都意想不到,包括我们,华为一跃成为通讯领域的黑马,更是在5G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老美对于这个结果接受不了。美国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才是通讯领域的王者,没想到华为突然在他们眼前崛起,并且把老美甩到身后吃灰。

老美无法接受,直接对华为下手,想要再次阻碍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这几十年我国尖端科技的发展一路狂飙,到目前我们很多领域接近欧美,甚至有些领域远远强于欧美。

比如华为5G技术、一个前沿的科技更需要一个雄厚的产业链支撑,产业链的大概模式:原材料-粗加工-精加工-制造业-尖端科技。产业链应该是均匀的,但我国在尖端领域发展过快,忽视了精加工和制造业,导致两条产业链条相对较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精加工和制造业与高端科技需求是失衡的,这就是我们有求于欧美日本的地方,而缺失的两根链条就是我们发展高科技的弱点。

在电子集成电路方面,我们被拉细的关节是芯片制造业。这一点欧美早就清楚,所以这次制裁一下命中要害,攻击的正是我们痛而不亡的芯片领域。这次制裁是狠狠打醒了我们,却打不倒我们,更达不到阻碍我们芯片领域的发展。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相信,ASML公司制造的7nm芯片使用比较多的地方就是手机通讯,对国防方面来讲,并不存在卡脖子。老美当年引以自豪的外星科技F-22使用的芯片工艺只是微米级别,换算称纳米就是500nm工艺,老美畅销全球的神机芯片也就是45nm。

而我国现在已经由28nm进入14nm工艺,这一重要突破足以满足我们国防需求的芯片。其次老美对华为的制裁,确实打疼了华为,但大家可能都没有感觉到,因为市场上还有其他品牌的手机可选择。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国家在20年前衡利弊之后做的决策,是多么的正确,虽然当时很难抉择。在当时的国内环境下只能选择,对我们更重要的领域发展。

如果手机没有了华为,还有其他品牌手机让我们选择。但如果没有了北斗卫星,我们如何选择?如果我们的歼-20没有了,我们如何选择?如果高铁没了,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所以20年前选择国防、高铁、粮食、安全、航天,暂时的疼痛取舍全是对的,为了我们国土的完整不再受侵犯。

其实我们早就开始发力,我们要一直放弃半导体芯片领域吗?这是不可能的。

2018年4月16日,老美商务部表示: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向美企买核心技术产品,也就是拿中兴下了刀。

一年之后又开始瞄准华为,并且要痛下杀手毁掉华为,这一次我们不再忍气吞声。国家开始下场帮忙了,这是20年来欠芯片领域的,我们今天要还。

清华和西安科技大学设立了半导体学科,其他大学也在后续跟进,虽然现在在光刻机等方面,与全球巨头还有很大的差距,却在一步步的缩小距离。

我国从2009年开始,芯片领域开启了高速发展,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攻坚克难,国产第一套90nm高端光刻机已经研发成功。

2016年上海微电子表示,在21年-22年交付第一台28nm浸没式光刻机。这也说明我们国产光刻机工艺从以前的90nm突破到28nm,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虽然差距还很大,但我们会一路逆风追赶。

我们得弯道超车机会随时都会出现,因为我国光电所微细加工光学技术研发的SP光刻机,是全球第一台单次成像做到22nm。结合多种曝光技术,可以制造10nm以下的信息零部件。这是全球光学光刻上的一次大变革,也说明在光刻领域我们找到另一条便捷的生产工艺,周期和研发成本大幅降低。这将是我们抢到工业4.0第一赛道的机会。

虽然我们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已经看见了曙光。就像70年代西方对核技术的封锁,依然无法阻挠我们对原子dan的研发,还是在罗布泊上空炸响了蘑菇云。

十年前封锁高铁、盾构机技术,我们高铁和地铁的技术却成了全球一流。对于制造高端芯片,还会远吗?

我们对于半导体芯片及光刻机最大的支持,就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好好学习该学习的,将来为我国芯片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坚定信心,不被外部因素干扰了发展思路,不给国家添堵,我们就快成功了。

为什么这次受到老美的打压,我们不再忍受。这一切都是经济实力说了算。因为这两年除了疫情影响,我国GDP达到了101.6万亿,人均连续两年达到了6-7万元,是20年前的10倍。手里更有十几万亿左右的外汇储存,甚至比老美手里的现金都多,强盛的国力才是我们反击的底气,我们不是觉醒,而是一直在坐着看戏,看敌视我们的国家表演。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我喔!

0 阅读:4

与小东一起探索科技

简介:与科技为伍,向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