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以前,每一代三星旗舰手机就是默认的“安卓机皇”,不仅产品强,配置高,价格也贵的让人服气。
当年正是三星Galaxy Note系列率先打破了iPhone的神话。现在,Note系列直接消失了,在直板旗舰市场,三星在国内已被国产品牌全面压制。
在新兴的折叠屏手机领域,三星似乎正在重复自己早已踩过的坑。
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昨晚,三星在巴黎举行的发布会上,带来了多款新品,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新一代折叠屏手机三星Galaxy Z Fold6、三星Galaxy Z Flip6。
看完两款新机的介绍,有网友评论称:三星这是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为啥这样说?
在折叠屏手机这个新兴领域,三星是毫无争议的先驱。第一款商业化量产的折叠屏手机,就是2019年2月发布的三星Galaxy Fold。虽然国产柔宇科技更早发布了折叠屏手机,但并没有大规模商业化量产,成熟度不够。
作为折叠屏手机的先行者,又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手机产业链,经过多年迭代技术积累,按道理来讲,三星折叠屏手机的领先地位会越来越稳固,但现实并非如此。
先看全球市场。三星在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022年的83%(TrendForce报告),到2023年的66%(TrendForce报告),再到2024年一季度的23%(Counterpoint数据),连续下跌,并且跌幅巨大。
再看中国市场,三星折叠屏在国内的市场份额2022年为16.5%,排第二;2023年为11%,排第四;2024年一季度为5.9%,排第五。(IDC数据)
从市场份额的变化来看,三星确实是“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销量不佳都是因为价格贵?如果说三星折叠屏手机在国内市场份额不高,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其全球市场份额也持续大幅下跌,就不能不考虑可能与产品和战略层面有关了。
先看产品层面。我们以昨晚刚刚发布的Galaxy Z Fold6为例。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三星旗舰手机的做工和品质感依然是超一流水准,打眼一看满满的精致感。
Galaxy Z Fold6相比上一代的改进主要表现在:
外屏更宽,折叠后的手感更接近直板机,整体设计更加方正,表面更平直;更加纤薄;对于灰尘和颗粒物 (大于1mm) 的防护能力更强;铰链经过强化,能够更好地吸收冲击,并通过“增强层”技术减少了折叠屏的折痕。
但在很多参数和配置方面,三星Galaxy Z Fold6与国产新品相比已经没有优势。比如:
大折叠屏最影响体验的厚重上,国产折叠屏已经来到了10-11mm,甚至有的小于10mm。三星新机则为12.1mm。
影像方面,国产手机集体崛起,多主摄已成标配,在配置方面不落下风,甚至能实现反超。
续航组合方面,新一代vivo X Fold3系列已经来到了5500mAh+80W快充起步。折叠屏手机屏幕更大,电池理应比直板机更大。
系统方面,OneUI有其特色,有的功能非常好用,比如“日常程序”,可以自定义“编程”;AI功能里的“草图转图像”和“草图叠加图像”功能,可以利用生成式AI技术,帮助用户在现有照片上绘制物体,或将简单的草图转换为精美的渲染图。但在本地化适配方面,常被吐槽。
价格方面,差距就大了。国产折叠大屏手机早就普遍降到了万元以内,三星Galaxy Z Fold6的起售价14999元,至少高了50%。即使跟“一机难求”的华为Mate X3相比,同版本也贵了1000元。
三星折叠屏手机在缺少全面产品优势的情况下,定价过高,自然会影响最终的销量。
再来看战略层面。三星折叠屏手机的战略定位直接决定了产品策略。
三星折叠屏手机如果充当的是纯秀肌肉的形象产品,定价和销量就无所谓了。如果想要成为未来的主力产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性价比”就非常关键。
反面的例子有iPhone。当年iPhone Xs系列要走轻奢路线,定价过高直接遭遇了市场滑铁卢。这两年“618”期间iPhone的畅销,也更多是由降价优惠推动的。
正面的例子就是国产厂商了。摩托罗拉能够在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迅速崛起,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幅1473%,市场份额跃居第四,靠的就是性价比策略。再看国内市场,vivo X Fold3系列、荣耀Magic V3/Vs3,都采取了高低搭配的产品组合,目的就是降低大折叠屏手机的体验门槛,让更多的人买得起。
整体来讲,三星折叠屏手机在品质感和体验方面有其相对优势,但不再全面领先,当下要想在市场上扳回局面,定一个接地气的价格非常必要的。
Counterpoint分析师预测,三星将从2024年开始推出价格在600至700美元(约四五千元人民币)的入门级折叠屏手机,这一举措预计将引领平价折叠屏手机时代的到来。这样的价格定位有望使更多消费者接受折叠屏手机,从而增加市场份额。下半年会有平价版的三星折叠屏手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