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纳兰唐儿
年少时看武打片,以为那个背着剑到处去寻找人比高低,并打得昏天地暗,最后胜出的人就是武林高手。但看到剧终才知道,原来高手是那个其貌不扬,甚至穿着打扮邋里邋遢的老头。他从来不拿剑不拿棍,只是微笑嘴巴轻启,看不清舌尖下飞出何物,远在几丈之外的对手已经倒下了。原来,真正的高手都是低调的,深藏而不漏的。《红楼梦》里也藏着一个这样的高人。
《红楼梦》里的小姐们个个才华阜比仙,又活跃,用辛弃疾的词来形容就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她们像烟花那么绚烂,但有一个人与大家格格不入,她温柔平和,沉默寡言,“从不问他人废与兴”,只有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她就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的李纨。
01.人生不幸
她才是正宗的金陵名宦之女,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子弟个个饱读诗书,李纨也是被文化浸润长大的,后嫁给荣国府长孙贾珠为妻,不幸贾珠早逝,幸存一子5岁的贾兰。
第4回对她的描写是:“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zhǐ诵读而已。”
她真的是黯淡无光,槁木死灰般的寡妇吗?非也,大家被她高超的演技给骗了。
在古代,女人是没有地位的,男人一死就被人看低、欺负。孤儿寡母的,为了顺坦地活下去,必须要收藏锋芒,在低谷时韬光养晦保存实力。因此她装疯卖傻,容忍退让,控制情绪尽量呈现出温和柔顺的一面。
红学专家胡文彬说:“她之所以事事退让,因为她是一个饱经世故、参透人情的人,深知贾府到了大厦将倾的时刻,实在是独木难撑,即使自己使大力气,作大施为也无法补天。”
点评精辟经典,说明李纨情商高,人情世故练达,有卓识远见,才能在侯门公府的缝隙里求生存。
按照贾家继承的顺序:荣国公第四代继承人是贾琏袭爵位,倘若贾珠不死则袭爵产,贾兰顺理成章是最后一代敕造荣国府的继承人。可惜贾珠一死,不能隔代传给贾兰,只能由贾宝玉顶替继承。
在古代,哪个女人不是从媳妇熬成婆。在没有修得正果之前,必须学会忍,倘若遇到厉害的婆婆,还必须装成白痴,蒙蔽对手,胜算才大。
王夫人的虐杀手段,大家是见识过的。李纨直接威胁到她的权力和财产,与黛玉晴雯对比,她才是一号敌人。
当年,孙膑为了蒙蔽庞涓,逃脱他的杀害,只好在关键时刻吃猪粪逃过此劫。
李纨虽然没有鬼谷子王诩这样的师父赠她锦囊妙计写着“装疯”,但饱读诗书的她当然明白。于是乎,假装忠心婆婆大人,假装欣赏薛宝钗,假装成菩萨,假装混淆是非……让全府众人误以为她弱智,无才干,无手段,兴不起风浪。
佛家讲究明心见性,只有笨的人看别人也笨。如苏轼心中装有大粪,所以看佛印也是大粪,结果又输给了佛印。
02.聪明能干
李纨何止是才学渊博,口才也极强。父亲是族长,从小潜移默化,她也擅长经营管理。前80回里若隐若现有写。
如在第42回里,众人协商惜春画年画儿请假的事情,林黛玉跟李纨开玩笑:“这是叫你带着我们做针线、教道班呢,你反倒来招我们大顽大笑……”。
李纨四两拨千斤轻轻地挡了回去,让林黛玉招架不住:
“你们听她这刁话……只保佑你明儿得一个厉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
还有,王熙凤不喜欢李纨,当李纨带着众人来找她要创办诗社的银子时,忍不住讥讽:
“亏你还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她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她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见第45回)
李纨并不恼羞成怒,她才思敏捷,擅长辞令,成功转移话题,笑道:
“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子市俗专会打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得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到狗肚子里去了?”凤姐被将军了,噎住说不出话来。
李纨也并非“一概不问不闻”,对府中之事清楚得很哩。
如:王熙凤很欣赏宝玉屋里的丫头小红,但她居然不晓得小红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但李纨却知道。何况,凤姐还是管家哩,又是四面玲珑、八面来风之人,似乎说不过去了。
如在第56回:贾探春改革大观园时,唯独李纨看出了怡红院和蘅芜苑的价值。
探春说:“可惜蘅芜苑和怡红院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
李纨笑道:“蘅芜苑更厉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料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
以上种种事例证明,李纨非等闲之辈。
03.韬光养晦保存实力
贾母活着,母子俩在贾府尚有一席之地,它日老太太驾鹤西去,母子俩的日子肯定过得凄苦悲凉,所以她必须要未雨绸缪。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李纨早早就对儿子的将来做了规划。注重对儿子的教育,严苛要求他,并陪儿子一块成长。
在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时,李纨清醒淡泊地活着,不被喧嚣繁华所扰,坚守本心。她的远见和智慧保全了母子的平安和幸福
风光无限、大权在握的王熙凤,贾府未败落时,活得那么张扬恣意。贾府衰败之后,家破人亡,下场很凄惨。
夫君早逝失去了管家权,丢了敕造荣国府的继承权,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高瞻远瞩,智慧过人。
“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贾府败亡后,死的死,被卖的被卖,出家的出家。只有她和儿子成了赢家。
痛苦本来就是生命的底色。所谓生活,就是扛着痛苦穿行于世间。在惨淡孤苦的岁月里,李纨用弱小的身躯和坚毅的性格,抵御了现实的泥沙俱下。不管何时何地处于何境况,她仍然眼里有光,心里有火,活得热气腾腾,心向阳光。她是所有女子的典范。
她是最成功的母亲,培养出唯一的科举人才。贾兰十年寒窗苦读,最后金榜题名,并步步高升,她获封诰命夫人,让衰败的贾府得以保留最后的尊严。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叹人生,美中不足今方信。贾珠早逝,无人与她分享成功与快乐了。
04.人生坎坷,依然笑对
曹公的旨意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所以李纨晚年也无法逃脱这个宿命。
曲子《晚韶华》早已告诉了结局: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古来征战几人回?贾兰最终命丧黄泉,李纨成了孤寡老人。她未能像贾母那样安享晚年,带珠冠披凤袄也只是风光一时,等待她的是无常性命。无常才是真实的人生。
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亲,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她已占了二样,令人无限同情。
可谁的人生不是晴雨交织,荣枯变幻?过往的繁荣喧闹,此时的寂静凄凉,李纨早已学会了看淡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生漫漫,岁月斑驳,前尘往事已随风飘逝。任凭世间风烟弥漫,她也能静静地细数光阴的淡定。
只要心中有火,便可抵抗漫长岁月;只要胸有悲悯情怀,便可渡人间薄凉。
时光缓缓,日子淡淡。即使独自一人,也要学会偷黄昏的酒,与晚霞举杯称友,邀皓月一醉方休,一杯消尽两眉展。敬余生初心依旧,愿人间安然无恙,山川静美,盛世长宁。
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 完稿
***********************
根据《红楼梦》前80回来解读和推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况这是一部残缺的小说。我有我的观点,你有你的读书感受,不必强求一致,请彼此尊重。请有涵养地留下你的看法,凡是谩骂和搅局的,举报并拉黑。
特别声明:所有的平台都叫纳兰唐儿。所有的作品系本人原创,若见相同的文章署上别的名字,一定是抄袭。从未授权给他人转载。若见这两种情况,请帮我举报。
本人痴迷文学,是靠古典诗词和戏曲滋养的女子,亦酷爱易经的六爻和喜欢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