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每年新发胃癌超40万人,占到全球新发总数42%,其中30岁以下的胃癌占7.6%,且发病年纪越小,恶性程度越高。
“十胃九病”,说的是十个人里面九个人都有胃病。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癌症中尤其是胃癌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但癌症的发生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更好的预防胃癌,我们首先要知道胃癌是怎么发生的: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

1994年WHO已将其列为第一类胃癌危险因子。HP本身的代谢可以产生一些毒性物质,如尿素、磷脂酶等,这些物质可以降低局部环境的酸性并导致上皮细胞损伤,引发炎症。
2-生活习惯和饮食不当
高盐饮食、饮食不规律、腌制和熏烤炸类食品、长期酗酒、抽烟、霉变食物等均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和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高有关。

3-遗传和基因
胃的癌变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得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出3倍。
4-精神因素
胃是情绪器官,心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情绪出现较大波动都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胃粘膜损伤。出现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暖气、恶心等胃肠道症状。长期身体不适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低下,胃癌危险性增加。
5-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使胃黏膜失去保护作用,从而使得胃溃疡的发生概率增加。
从胃病发展到胃癌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数几年的时间,但是从早期胃癌发展成晚期胃癌最快可能只要几个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胃癌,把握住每一个异常增生的节点,有效阻断细胞癌变的进程呢?

1-定期体检
对于有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来说,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是非常必要,因为胃镜检查是发现胃癌前病变和胃癌敏感和特异性的检查方法。
2-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
低盐饮食,少吃腌熏烤炸类食物,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食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戒烟限酒,少熬夜,规律作息并且适量运动。

3-保持心情舒畅
因为胃是情绪器官,因此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有效方式,也是保护胃黏膜的良方之一。
4-积极治疗胃病
当检查发现有胃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疾病时,遵从医嘱,认真对待并且积极治疗也是预防疾病发展的关键一步。